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江山一统

第三十七章泰山贼(二)

江山一统 浣青衣 4459 2021-04-07 04:3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江山一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果然,下午时候纪灵带着昌豨首级和一百多名俘虏赶到泰安县,如此一来泰安县终于暂时稳定下来了。本来昌豨部逃走的一共有四五百人,不过泰安县临近泰山,泰山贼又都是熟悉山路的,虽然昌豨没逃掉,剩下的数百人确实已经逃入山中追之不及了。

  本来许康的想法是暂时不惹这些泰山贼,等到青州全部平定之后只要坚壁清野,这些山贼一旦断粮早晚要下山的,到时候只要下了山可就是自己主场了。

  不过眼下看来泰山贼果然不是易于之辈,就是其中最没有口碑的昌豨部居然都有这等战力,看到官军突然杀出冲击己阵,若是黄巾军想必早就溃败了,可是昌豨手下的泰山贼居然还敢上前拦截。如此一来许康倒是担心起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万一自己率军征战的时候这群山贼忽然从山上跑下来在泰山郡扫荡一番,那自己辛苦经营的大后方可就全完了。于是许康在泰安县召集众将,准备商议如何平定全部泰山贼。

  看到大厅之中众将已经到齐,许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太史慈开口道:“主公所言极是,眼下泰山郡虽然稍平,不过整个青州却没有没有平定,尤其是琅琊东海和下邳等地,万一我军出征之时后方大乱确实危急。”

  许康略一点头,然后对着贾诩问道:“这泰山贼如何平定,文和可有高见?”

  贾诩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主公,其实先前我们打算等青州平定再对付泰山贼看来是过于想当然了。”顿了顿,贾诩继续说道:“若是两军对阵,诩自信我军此时已不输于泰山贼,今者为难之处在于泰山贼啸聚山中,进有几十条出山之路,退有泰山天险可守,胜其一阵两阵并无大用,只要泰山不崩,泰山贼就会生生不息,剿灭一波复出一波。”

  程昱接着道:“文和之言是也,眼下泰山贼要紧之处在于如何一战而定,否则令其积怨回山,只怕泰山郡可就少有宁日了。”这次来泰安县驰援,许康将孙乾带着一部分青州营留守巨平城,所以程昱此时也跟着随军参赞。

  许康皱眉道:“难道这泰山贼就只能任其发展,我等不管不问了么?”

  贾诩道:“主公勿忧,诩有一计或许可以试行之。”

  周仓喜道:“军师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贾诩道:“主公,泰山贼眼下大部有孙观、吴敦、尹礼和臧霸等部,其中臧霸部人数最多,若以黄巾军论之,这臧霸就是泰山贼的大督帅。臧霸其人素来多豪勇,重情义,所以孙观吴敦之辈皆视其为魁首,主公要平泰山贼,臧霸此人当是关键人物。”

  许康道:“计将安出?”

  贾诩接着道:“无他,抛砖引玉,然后擒贼先擒王。”

  此话一出,程昱略一思索便目露喜色,太史慈同样略一思索之后暗自点头,周仓急叫道:“军师说话还是忒多弯弯绕绕,俺老周听着太别扭,还是直接说出来吧。”

  贾诩微微一笑,然后缓缓说道:“所谓抛砖引玉,其实是为了达到擒贼擒王的目的,泰山贼既然以臧霸为魁首,主公只要能收服臧霸即可。不过臧霸久居山中,轻易不会下山,这抛砖引玉之法就是为了将臧霸引出山。”

  太史慈正色道:“不知军师有何妙计,能将臧霸引至山外?”

  贾诩道:“主公可命数百军士上山剿匪,不过要多带粮草以作出准备与其长期对峙的态势,如此一来泰山贼欺我军兵少必然相侵,届时我军若与之战只可败不可胜,败走之后记得留下粮草。泰山贼眼下缺粮否则昌豨也不会率众出山,我等轻易败退便留下粮草,泰山贼必然大喜,之后主公再派兵士进山,作出一雪前耻之态。这一次同样要带足粮草,不过却令大股军士于外埋伏,再与泰山贼战,然后将其众引至埋伏之地,伏兵尽出活捉这群泰山贼,活捉他们之后令一人进山报信,就说主公想与臧霸面谈,如此一来想必臧霸必然出山。”

  纪灵皱眉道:“军师此计是否过于兵行险招?若是泰山贼得我等粮草缩进山中再不出来,岂不是白白送其粮草。而且就算是抓住一群泰山贼俘虏,万一臧霸不肯出山如何是好?”

  贾诩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山贼之性,若是尝到了甜头定然还会继续,而且臧霸素来仗义,此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也。若臧霸不出山,则其在泰山众贼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若其果真出山,则抛砖引玉之计可成矣。”

  周仓闷声道:“军师,眼下咱们军中不是正好有一千多的泰山贼降卒么,想要引诱臧霸出山直接放几个降卒回去就是了,何必再费那么大力气去抓什么俘虏。”

  程昱苦笑道:“元福有所不知,这些泰山贼是从泰山上下来不假,不过这些人都是昌豨部众,臧霸此前曾经将昌豨逐出其地,然后昌豨自立山头,也就是说,昌豨部和其余的泰山贼其实是两条道上的,所以用这些人是威胁不了臧霸的。”

  许康同样有些犹豫,纪灵说的未尝不是,前面一条抓些泰山贼俘虏想必问题不大,不过仅凭着一些俘虏能不能将臧霸引出山自己可就不好判断了。

  看到许康略显忧郁,程昱拱手道:“主公,臧霸年少时其父曾为官军所扣,霸虽欲救父,无奈孤身一人而事不可行,幸得孙观吴敦等人相助,这才在官军手中救得父亲性命,因此臧霸与孙观吴敦等人素来义气相交。而且泰山虽大,其实山中又能住得下几人?昌豨部因为时常出山劫掠,而且多首流亡所以才有三千多人,反倒是臧霸手下最多不过一千多人,至于孙观吴敦和尹礼,其实每部只有数百人而已。也就是说,无论是抓了其中哪一部,都是臧霸等人不得不救之人,盖因此等山贼虽然不服王化,不过对所谓义气却是看得比较重,正如文和所言,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也。”

  许康听完程昱的分析,终于下定决定开始实施计划,反正泰山贼强攻肯定是不行,眼下也只能赌一赌这臧霸到底是不是真义士了。

  太史慈听到臧霸年少时父亲曾被官军所扣,略带犹豫道“程先生方才曾有言臧霸年少时其父被官军所扣,此人真能投效主公否?”

  程昱摆手道:“不然,臧霸之父被抓是因其好勇斗狠杀伤人命,所以官府按律押之,臧霸劫走其父虽是一片孝心却与法不容,届时主公只要以大义相责,此事反倒是其人投效我军的助力。

  商议既定,许康开口道:“既如此,文和以为这抛砖引玉之计何人可当?”

  贾诩笑道:“非子义将军不足以当此任也,其一子义将军本就是青州人士,泰山想必去不少次吧?”看到太史慈点头,贾诩继续道:“其二曰子义将军年少,泰山贼若见一少年领兵定然轻视之,其三曰子义将军虽然年少却思虑周全,有此三者,此计定然可成矣。”

  太史慈也不矫情,听到贾诩属意自己前去,对着许康一抱拳道:“还望主公下令,慈定然不负所托。”

  于是大军休整一夜,第二天一早,太史慈带着大批量草和二百青州营赶往山中,因为贾诩定计第一次进山肯定是只能败不许生,所以带人不能太多,否则要是泰山贼只出来几十号人自己数百人却扔下粮草逃跑做的也太假了。

  进山之后,太史慈假装肆意对手下军士呼来喝去,做足了不学无术却想要进山讨贼的二世祖的态势,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麻痹泰山贼的斥候而已。

  果然,进山数里之后,太史慈身边的小校低声对着太史慈道:“将军,咱们已经被泰山贼的斥候缀上了,不过暂时还不知道是泰山贼哪一部,想必是他们此地人手较少,所以只是留下几个人先缀着,派人回去报信去了。”

  太史慈暗自点头,然后却故意将小校一把推倒,然后大喝道:“什么不要深入山中,本少爷此次就是来泰山抓贼的,你要是敢怯战,少爷就先斩了你祭旗。”

  果然,远处泰山贼的斥候听到太史慈故意喝骂小校,忍不住又对这群官军轻蔑了几分,想必是泰山郡那个县令的公子不学无术却又想立大功,所以这才进山送死来了。不过观其人数不多粮草却带了不少,想必定然是泰山郡西南方面较为殷富的县里出来的。

  看到这里,带队的斥候再不犹豫,留下两个人沿路做着记号,自己先一路奔回大寨通传消息。斥候队长本是泰山贼尹礼部,之所以急着赶回去,是害怕尹礼担心官军有诈不敢派兵,要真是如此,等这伙官军再往前走可就是孙观的地盘了,虽然孙观和大头领交情不错,不过眼下大家都缺粮可不能白白便宜了孙观,想到这里,斥候队长又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江山一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