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江山一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此时又变成了襄城之战最初的格局,不过双方的实力却是天翻地覆了。最开始的时候汉军四千人,黄巾军三万多人,现在汉军二千人,黄巾军还有三千多。
按照之前的战略现在应该是去颖阳或者长社调派援军,不过没想到鱼尺山一战会有这么大的收获,以现在两千官军对三千黄巾已经稳胜不败了,就算张梁剩下这三千黄巾全部都有敢死药酒许康也不怕了,大局已定,现在主要考虑的是怎么尽快破城,而且还不能让张梁跑了。
其实张梁已经是后悔莫及了,本来鱼尺山战败之后他就应该逃跑,毕竟襄城城小肯定无法久守。可是当时只顾着收拢残军,等到随着三千多残兵退到城中才发现,原来城外的官军已经四面围城了。
汉军大营,魏和对着程昱拱手谢道:“若非先生妙计,若真让张梁胜了这一仗,颖川郡肯定又是生灵涂炭了。”
程昱道:“将军廖赞了,张梁张宝无根之鬼罢了,败亡是早晚的事,即使没有昱出谋划策想必这襄城之战最终还是将军大胜。”
许康道:“先生不必过谦,若非先生献计,即使我军最后能赢了张梁想必也是伤亡惨重。不过眼下黄巾贼虽败却据城而守,而且贼酋张梁还没有授首,不知先生可有计策?”
程昱想了想道:“张梁若当时在鱼尺山战败之后立刻逃跑说不定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不过既然已经退到襄城就成了瓮中之鳖。以现在两军的兵力对比,即使我们不调援军一样可以战而胜之。”顿了顿,程昱接着说道:“不过襄城虽小却有城墙,想来我军还要加紧赶制一批云梯才是,等到云梯造好之时围三缺一,从南门北门和东门攻打,却留下西门不管,于西门外埋伏好精兵等张梁自投罗网。”
魏和道:“先生此计未免简单了些,围三缺一是古来惯用的攻城手法,张梁万一看出来西门陷阱不去若何?”
程昱笑道:“将军多虑了,此计非为阴谋实乃阳谋,就算张梁看出来西门是陷阱他也要去,毕竟城中三千黄巾只能算是流民罢了,以三千黄巾不可能正面冲击我军,所以西门是张梁逃跑的唯一选择。”
商议既定,魏和带人四面围城,而许康却带人去赶制云梯。五日后,城中黄巾已经隐隐有突围的想法了,不过看到城外官军川流不息军威凌凌,到底没有冲出来。
第六日,许康受命监造的云梯已经造好。魏和听到云梯造好的消息当即便下令道:“传我军令,南门北门和东门各去三百人攻城,长弓手留下一百五十人分作三队协助攻城,其余的随我到西门埋伏。”
这次攻城事宜魏和已经全部交给许康,自己带着数百长弓手和几十个自己的亲卫前去西门埋伏。
襄城南门,这里是战事最为激烈的地方。围三缺一只是更容易生擒张梁的计策罢了,这次攻城即使张梁不逃跑也能硬攻下来。
攻城已经开始有段时间了,经过最初的试探与防守,许康选定的突破点就在南门。
汉军阵营中,刀盾手一手持盾一手攀着云梯往上爬,大多数人都将钢刀咬在口中。最开始的时候,城上黄巾还能用滚木擂石限制一下,不过汉军长弓手出现之后城上的火力明显被压制住了。按说攻城的时候以城下的火力很难压制城上,毕竟居高临下的攻击方式占有先天优势。可是第一襄城城墙不高,城楼上的黄巾完全在城下汉军长弓手的射程之内,第二就是城中黄巾根本没有成建制的弓箭手,自然无法压制汉军远程力量。
此时,黄巾阵中,张梁在众护卫的保护下又打退了一批攻上城墙的汉军,不过很明显城上的黄巾已经越来越少了,除了张梁亲自督战的南门,北门和东门已经出现了逃兵,不出意外最多一盏茶的功夫汉军就能破城而入了。
张梁正趁着这会空隙坐在城楼上休息恢复体力,忽然斥候来报道:“启禀二将军,北门和东门已经快要顶不住了,只有西门没有汉军,这襄城恐怕是守不住了,还望将军早做决断。”
这些斥候以及亲卫都是黄巾起事时候就跟着张梁的老人了,从广宗到青州再到豫州,这些亲卫已经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而且他们对张梁忠心耿耿,所以南门有张梁坐镇的情况下才能打退攻上城墙的汉军。
张梁恨恨的咬了咬牙,低喝道:“撤,往西门方向。”
“二将军,汉军三面围城只留西门无兵,是不是城外有埋伏?还望将军三思。”
“顾不了那么多了,东南北三门我们肯定无法正面突破,只能去西门,到时候只要出了城大家分头逃命,有大贤良师庇佑,咱们未必不能逃出生天。”
此时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张梁也不继续废话,说完这些就带人下了城楼亡命的往西门逃去,军中有几十匹收刮来的马匹,虽然说都不是什么好马,不过逃命的时候肯定比人跑得快,吩咐身边的亲卫将那些马匹赶来,张梁跳上看起来最健壮的一匹,往马屁股上狠狠的挥了几鞭,然后向着西门狼狈而逃。看到张梁已经跑路,众护卫各自抢了一匹跟在张梁身后往西门跑去,至于那些没抢到马匹的只好撒开腿跟在后面。
此时正是秋季,官道两旁的草丛已经十分茂密了,张梁跑出西门三五里之后才敢停下,回头往身后看了看,能跟着自己逃出来的只剩下二十多骑。
还没等张梁来得及感慨下,路旁的草丛中忽然飞出无数支羽箭,其中大多数都是冲着张梁射的。一阵咻咻的弓箭声过后,这二十多骑已经成了刺猬,其中以张良身上中箭最多。
主要是魏和没有特别提出要抓活的,毕竟张梁张宝都是张角的亲兄弟,对于他们三个即使能活捉也免不了死路一条,所以抓不抓活的反倒是不重要了。
至此,襄城之战终于算是圆满结束了,颖川郡也算是彻底平定了。这一战杀敌一万余,还有两万多黄巾伤兵都成了俘虏,而贼酋张梁张宝已经授首。
太守朱丹已经写好奏章送往京城,估计灵帝看到了又是一番赏赐。
而此时许康却在琢磨着怎么收服程昱,从鱼尺山一战不难看出此人胸中有丘壑,难得的是张梁死守襄城之后此人没有为了立功而继续献上什么奇计,反而选择了最稳妥的围三缺一攻城法,这样一来就能看出此人奇正相辅,倒是难得的人才。
襄城之战已经落幕,接下来魏和自回颖阳,而许康自然带人继续回长社,如果大军班师之前再不搞定的话就没有机会了。许康想了想终于还是决定去招揽,就算成不了至少也试过。
许康来到程昱帐中的时候程昱还没休息,正在油灯下看书,看到许康放下书本拱手道:“不知许将军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许康直言道:“鱼尺山一战康对于先生用计十分欣赏,想请先生到军中为军师祭酒,也好日夜聆听教诲,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程昱不答反问道:“以将军只见,这天下大势如何?”
许康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大汉朝自光武中兴到如今已经又到了合久必分的时候了,朝堂之上内有宦官作乱,外有外戚干权,而天下,多的是听调不听喧的郡守县令。”
“既如此,不知将军志向若何?”
“本将军自然想青史留名挽狂澜于既到,不过既然先生有问康便据实而言。这天下若能辅则辅之,若不能辅吾可取而代之。”
“如此,昱参见主公。”听完许康的话,程昱整了整衣冠对着许康一揖到底。 江山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