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江山一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虽然董卓同意函谷关驻军后撤,不过此时青州军尚在关外,自然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撤完,否则青州军不用继续负土,直接可以越过雄关了。
商议既定,董卓立即传令给吕布,命其所部各自打点好行装,等到关外的青州军即将破关之时准备后撤。至于李儒建议联合曹操之事,董卓沉思一番之后还是决定让李儒亲自到汉中走一遭,务必说服曹军同意联合之策。
李儒领命之后在长安城稍做休息,立即动身赶往汉中。
长安与汉中之间有大山相隔,山路崎岖之下并不易于行军,李儒虽然动身较早,还是在大山之中耽搁了数日才到达汉中。
汉中郡治所在南郑城,曹操吞并汉中之后张鲁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曹操暂时并未对其下手,不过还是将其安置到了阆中城,此时南郑城依然尽皆在曹操的掌握之下了。
为了防止联合之策被青州军斥候探到,李儒这一路上乃是乔装打扮而来,到了南郑城中之后,李儒径直往太守府门前而去,然后将董卓书信呈给守门将士。
刺史府中,曹操此时正与众将商议事务,典韦忽然入厅禀报道:“主公,董卓那厮派了使者前来,想要与我军商议军务。”
曹操皱眉道:“董卓此时不在函谷关与许康相持,却命使者前来汉中作何打算?”
荀彧开口道:“无论如何,主公一见使者便知。”
曹操点头,然后示意典韦去将使者带入府中。
不一时,李儒跟随典韦到了大厅之中。
看到董卓麾下头号谋士李儒亲自前来,曹操皱眉道:“不知使者此来所为何事啊?”
李儒拱手道:“儒此番受丞相之命,特来与曹将军商议联合对付许康之事。”
听到李儒言及联合之势,曹操虽然心中一动,口中却开口道:“使者莫非说笑乎?当初洛阳之战操也曾在联军大营之中,眼下使者却来与某商议联合之策?”
李儒开口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洛阳之战曹将军与许康也曾是友军,眼下曹将军之所以弃守豫州以及洛阳等地,还不是被青州军所逼?眼下我军与青州军在函谷关相拒,丞相已然设下计策对付一众青州军,只是此事尚需曹将军援手而已。”
所谓谈判,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再自然不过。此时虽然是董卓有求于曹操,不过李儒却也不能坠了己方士气,如果自己将函谷关的事情尽数托出,只怕曹操敢不敢出兵可就另当别论了。
郭嘉开口道:“眼下青州军势大,我军远在汉中,不知丞相有何妙计能够对付青州军?”
李儒道:“函谷关虽然险峻,不过青州军兵精粮足,早晚必被其所破,是以丞相此番设下计策,主动命令众军撤出关城,然后却于长安城中固守。届时青州军一路高歌猛进之下必然会围困长安城,曹将军只需在此时率军出子午谷,然后与我军内外夹击之下青州军必然大败。”
汉中距离函谷关还是太远了,曹操麾下斥候虽然探得青州军与凉州军在函谷关相持不下,不过对于双方具体的进展却并不清楚。
听到李儒开口说西凉军会主动撤出函谷关,郭嘉皱眉道:“函谷关天险一下,从洛阳到长安再无险峻可守,丞相大人此番果真舍得主动撤军?”
李儒开口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许康此番亲自率领大军攻略长安,行军布阵之间必然力求无所差错,为了寻得青州军破绽,我军眼下也只有舍了函谷关以为诱饵了。”
听罢李儒此言,郭嘉心中忍不住冷笑起来。按照董卓的设计,无非是想要等到青州军攻略长安之时再与己方联手对付许康。不过函谷毕竟是天险所在,西凉军占有地利之便,双方相持越久青州军的损失自然也就越大。郭嘉虽然不知道董卓为何会主动下令西凉军后撤,不过肯定不是如李儒所说为了合击青州军创造机会。
想到这里,郭嘉开口道:“西凉军此前与我等尚处于敌对状态,眼下却忽然来求,焉知董丞相此番是不是想要将我军诱出汉中,然后围而歼之?”从兵力上来说,董卓此时还是要比曹操多上不少,所以郭嘉有此一问倒也说的过去。
听到郭嘉此语,李儒却摇头道:“人言郭奉孝向来多智,却也不过尔尔。”
郭嘉佯怒道:“还请使者明言。”
李儒道:“此时天下大势已然清清楚楚,许康自从扫平冀州与幽州之后放眼天下谁能与之相抗?若是此番我军在长安受挫必然撤往凉州,而丞相大人在凉州向来威望颇高,届时就算我军不能收复长安等地,至少能凭着一州之力与许康相持。不过我军撤往凉州之后,想必许康下一个目标就是汉中了吧?以汉中郡眼下的实力,将如何抵挡许康所领的十余万青州军?”
西凉军此时毕竟还有数万大军,若是董卓铁了心想要逃命,撤往凉州方面还是能够做到的。
果然,听到李儒此话一出,郭嘉笑道:“使者切勿发怒,嘉之前言不过相试耳。”
既然双方已经初步达成意向,接下来再谈就方便多了。
双方重新落座之后,郭嘉率先开口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眼下我军困守汉中,却不知许康此番前来到底有兵多少?而董丞相麾下可用之兵尚有几何?”
李儒道:“青州军此番在函谷关外至少驻扎了十五万大军左右,而我军眼下真正可用之兵尚有七八万人。”董卓在凉州虽然还有些郡国兵,不过这兵士战力太低,根本就无法与许康所领的青州军相抗衡。而且凉州比邻漠北,董卓将一种郡国兵留在老巢也是为了防备鲜卑人或者乌桓人趁虚而入。
郭嘉沉思一番,然后开口到:“十五万大军之数属实否?”
李儒道:“十五万大军非虚数也,许康未曾平定河北之前麾下大军就已经超过十万人,平定河北之后又得了幽州、冀州和张燕的黑山军,此番若不是其另遣一路兵马前往并州,只怕函谷外的青州军还要再加上数万人。”
听到许康麾下兵力如此之多,曹操皱眉道:“汉中郡眼下可用之兵不过五万余人,就算是加上丞相麾下的西凉军,从兵力上来说与青州军也不过是在伯仲之间而已,看来此战尚需多做打算啊。”
郭嘉指着案上地图开口道:“青州军十余万大军人吃马嚼并非易事,许康为了保障粮草无失,围攻长安之时必然会将粮草囤放在函谷关中。从函谷关到长安之间尚有数百里,以嘉之见,我军此番破敌当在此处了。”
李儒道:“奉孝言下之意,莫非是想要在青州军从函谷关前往长安城运送粮草之时断其粮道?”曹阳县一战吕布损兵折将之事李儒可是心有余悸,此时听到郭嘉想要偷袭青州军粮草,李儒忍不住皱起眉头。
郭嘉道:“许康此番若是将大军粮草尽皆屯放在函谷关中,取用之时自然要名人前往函谷关押送,如此一来我军只要在函谷关到长安城的一路上设下埋伏,自然能够将许康押送的粮草尽数毁去。”
李儒皱眉道:“然则青州军此番十余万大军在此,偷袭粮草之事我等最多得手一次,得手之后许康必然会调派大军前去押送,如此一来却该如何?”十余万大军的粮草不是小数目,许康既然将粮草存放在函谷关中,自然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运送到长安城,也只有在长安大营粮草将尽之时才会命人前去取用。
听到李儒此言,郭嘉却笑道:“若是许康果真调派大军前去押送粮草,此战我等得胜之机就到了。”
看到众人还是略带迷惑之色,郭嘉继续道:“青州军此番人多势众,若是我等一开始就施行文优之计里外夹攻,胜负也不过是在五五之数罢了。然则我军只需派出小股军兵前去偷袭青州军粮道,只要许康果真调派大军前去押送粮草,长安大营之中的青州军必然有所减少,届时我军再实行里应外合之计,得胜之机必然有所提高。”
郭嘉此计不过是调虎离山的翻版而已,先是将以粮道威胁许康,许康为了保证粮道安全必然会调派大军前去护送,而长安城能够驻扎的兵力毕竟有限,若是许康果真调派大军前去,围困长安城的兵力自然就会有所减少。
听到郭嘉这一番解释,荀彧率先开口道:“主公,彧以为奉孝此计大善。”
曹操与李儒各自沉思一番之后,同样觉得郭嘉此计可行度还是比较高的。
想到此处,曹操开口道:“然则长安城一旦被困,以青州军的兵力足以将长安城围个水泄不通,届时想要施行里应外合之计,我等却该如何传递消息?”长安城虽然是曾经的都城,不过此番青州军十余万大军也不是小数目,许康围定长安之后自然不可能再让曹操将消息送入城中。
李儒想了想开口道:“还请曹将军动手之时在城外放起一把大火,届时我军眼见火气,自然会从城中杀出前去接应。”举火为号的手段虽然有些老套,不过在此时却还是比较靠谱的。曹操率领汉中军攻略许康必然会选择夜间突袭,届时在突刺之处燃起一把大火自然能够让城头上的西凉军看到。 江山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