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贞观风流

第二零五章吐谷浑的归属(上)

贞观风流 胡田六月即飞雪 5615 2021-04-07 04:3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贞观风流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六月八日辰时,伏俟城。

  几天前的那场动乱,带给吐谷浑人的是巨大的灾难。除了死伤不下五万人之外,城中六成房屋被焚毁,就连王宫也被烧毁一半。虽然动乱基本已经平息,尸体也被拖到城外掩埋,不过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以及地上大片黑色的血迹,无一不显示了动乱造成的惨烈后果。

  靠近王宫的大街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紧紧拉着母亲的手,跟随着人流缓缓向王宫的方向走去。街道两边站满了杀气腾腾的士兵,不时高声呵斥人群加快速度,和人群中大多数人一样,小女孩和母亲的脸上都充满了恐惧。

  拐过街口,看见四面八方涌过来的人群,小女孩抬起头问道:“娘亲,这么多人要做什么呢?”

  “我们要去拜见新的大王!”母亲声音很低,似乎怕别人听见。

  “娘亲,我们的大王不是河源郡王吗?怎么又出来一个新的大王?”小女孩十分不解。

  “嘘……”母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乱说话!等会到了王宫不许说话,跟着大家做就是。”

  小女孩懂事的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王宫。

  王宫大门紧闭,围墙上可以清楚看见刚刚修补过的痕迹,大门上也有几处乌黑,那是烧灼留下的印记。王宫前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一座高台,近千手握兵器的士兵将高台团团围住。人群到了高台前面十丈,这些士兵就被拦了下来,而在这块空地四周,足足有二万多手持兵器的士兵严阵以待。

  今天对于达延芒来说,是一个万分重要的大日子。一个时辰之后,在这座高台上会举办一场重大的仪式,达延芒要在这里成为吐谷浑王,而且是整个吐谷浑的王!

  动乱当晚,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双双遇难,威信王仓皇出逃。由于失去了首领,诺曷钵和威信王的手下很快就败下阵来,死忠于诺曷钵和威信王的四万多人被斩首,其他的大都选择了投降,向达延芒效忠。

  第二天清晨,达延芒和宣王基本控制了伏俟城,随后就开始封锁全城,严禁吐谷浑人出城。宣王还派出兵马,将威信王的族人一网打尽,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其他人全被带进了伏俟城。

  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宣王和达延芒向吐蕃派出信使,寻求吐蕃的帮助。

  达延芒攻占伏俟城,是一件极其错误的事情!如果是几年前,吐蕃肯定会全力支持他,占领伏俟城和大唐对抗。如今在松赞干布的主张之下,吐蕃全力和大唐亲近,即使禄东赞想要相助达延芒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做出抛弃达延芒的决策。

  自从宣王暗中和吐蕃接触之后,禄东赞就想要用宣王取代达延芒,控制亲近吐蕃的吐谷浑人。毕竟达延芒实力大减,而且时常自作主张,已经引起了禄东赞的极大不满。达延芒并不知道,宣王已经和禄东赞有些私下协议,只要宣王能将部众带去吐蕃,就会默认他吐谷浑王的身份。因为这个原因,宣王才十分积极的和达延芒接触,策划了这次动乱。在宣王眼中,伏俟城可有可无,重要的是兵马!

  可以说,达延芒高估了自己对吐蕃的价值,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变乱!

  禄东赞去长安之前,分别达延芒和宣王给写了回信。给达延芒的信中,禄东赞含糊其辞,暗示支持他接任吐谷浑王。禄东赞给宣王的信中,下达了一个简单的命令:随时准备干掉达延芒,带上部众前去吐蕃。

  收到回信的达延芒大喜过望,信心百倍的筹备登位大典,满心等着做吐谷浑王。宣王从头到尾都全力支持达延芒,似乎没有丝毫和他争王位的打算,而且事事都为达延芒考虑,完全获得了达他的信任。达延芒将全部事务都交给了宣王,自己一心一意扑在了登位大典上。即使阿达曷灰头土脸的回来,禀报说没有抓到张焕,也并没有影响达延芒的好心情,在他看来,自己那一箭肯定会致张焕于死地。

  巳时,从王宫里传出一阵鼓声,不久之后王宫大门洞开,从里面走出一群人来。领头一人正是达延芒,身穿黑色王袍,脸色虽然很严肃,不过眼中却一直带着得色。宣王紧跟着达延芒,脸色十分平静。

  “尔等速速参见大王!”见到达延芒出了大门,马上有人对着人群高声呼喝。

  “参见大王……”

  “大王万岁……”

  随着一阵乱七八糟的喊声,人群全都跪了下来。

  达延芒手按刀柄,四处看了一眼之后向高台走去,到了高台下面,宣王等人都停下了脚步。达延芒缓缓走上高台,看着下面跪着的十几万人,心中十分激动,许久之后才摆摆手让大家起来。

  “大王有令,尔等都起来吧!”

  “谢大王恩典……”

  又是一阵乱纷纷的谢恩声,人群都站了起来,没有一个人敢抬头向上看。

  见到百姓们对自己如此敬畏,达延芒满意的点点头,高声道:“想当年,我吐谷浑先祖何等勇武,征战四方战无不胜,打下了偌大的疆土!可惜后来屡起变故,我吐谷浑逐渐衰弱,诺曷钵更是倒向多年的宿敌大唐,出卖祖先留下的利益!如今本王和宣王联手,诛杀数典忘祖的诺曷钵,为的就是恢复我吐谷浑当年的荣耀!本王举行登位大典之后,就是整个吐谷浑的王者!本王向祖宗发誓,一定会让我吐谷浑重振当年的荣耀!”

  达延芒话音刚落,宣王就振臂高呼道:“跟随大王,重振荣耀!”

  “跟随大王,重振荣耀……”

  在宣王的带领下,十几万人七嘴八舌喊了起来,声势倒也显得不小。等到人群停止呼喊之后,宣王一声令下,登位大典正式举行。

  吐谷浑人的登位大典本来很是繁琐,不过达延芒哪有时间浪费在这件事上面,因此仪式过程一切从简。一个时辰之后,宣王手捧黄金王冠登上高台,为达延芒戴在头上,登位大典就算全部完成了。

  宣王抚胸行礼:“从即刻起,你就是整个吐谷浑的王了!”

  “哈哈,多亏王叔相助啊!王叔放心,我绝对不会亏待于你!”

  “那就多谢大王了!”宣王面带感激的再次行了一礼,“参见大王!”

  “参见大王……”全场再次跪下行礼。

  达延芒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心头得意之际,忽然放声大笑起来。宣王恭敬的低着头,嘴角却闪过一丝阴冷的笑容。

  登位大典结束之后,人群被下令各自回家,全城继续警戒,等候达延芒新的命令。

  “王叔,下一步该怎么办?”回到王宫,达延芒单独找来宣王询问对策。

  宣王态度十分谦逊:“大王有什么看法?”

  “本王以为,不出意外的话,大唐大军已经在路上了,应该将东边的五万人马调回来,加强伏俟城的防备!王叔以为如何?”

  宣王皱皱眉:“大王,以臣看来,当务之急有两件事,其一是征召百姓加固城防,其二是催促禄东赞赶紧派来援军。至于那五万大军,唐军来了再撤退也不迟。”

  “王叔所言有理!”达延芒点头赞同,不过也提出自己的疑问,“王叔认为,禄东赞会派兵前来吗?”

  “肯定不会派吐蕃人参战!不过派遣党项人或者羊同人前来援助,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就依照王叔所言,我这就写信给禄东赞”

  达延芒站起身来,走到桌前提笔就想写信。

  “大王,前方紧急军情!”正在这时,阿达曷在门外高声禀报。

  达延芒一愣,放下笔喝道:“进来说话!”

  阿达曷大步进来,脸色很是着急:“大王,宣王,前方来报,唐军从关内道调集了六万大军,加上兰州府兵三万人,一共九万大军,由兰州大都督李大亮率领,已经过了大通河!”

  “这么多人!”达延芒吃了一惊,“如此说来的话,最迟三天唐军就会抵达伏俟城下!”

  宣王接道:“大王所言极是,请速速写信给禄东赞,同时下令全城百姓一起加强城防。伏俟城粮草丰厚,足以据城坚守。”

  达延芒点点头,走到桌前迅速写好书信,让阿达曷派人快马送到吐蕃。

  阿达曷离去后,达延芒沉思道:“王叔,那五万人是否该调回来?”

  “大王所言极是,臣这就去传令!请大王下令,征召百姓加固城防!”

  “就麻烦王叔一并前去下令吧,稍后本王再去查看!”

  “臣遵命!”宣王答应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达延芒整整王冠,站在铜镜前面,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满意的笑了起来。

  宣王走出王宫的大门,阿达曷恰好在大门口,见到宣王赶紧走了过来。

  “见过宣王!”

  “阿达曷将军免礼!”宣王亲切的扶起阿达曷,“信送出去了?”

  “已经让阿穆柴用苍鹰送去了,估计晚上就会到达逻些。”

  “哈哈,那本王就放心了。阿达曷将军,本王要去给东边的五万大军传达命令,征召百姓加固城防的事就交给你了!这件事十分重要,大王稍后会亲自去查看。”

  “宣王放心,末将这就去办。”阿达曷不敢怠慢,赶紧带人去城中传令。

  目送阿达曷远去,宣王转头看看王宫的大门,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贞观风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