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殿以伏羲之名,道家以三清之名,天庭以玉帝之名,一月内各自新入弟子近千名,唯独不见佛家有任何举动。
这一千名修炼者大半从凡间飞升,也有不少本身修为就是仙人境,不过是死后在冥府修行,化为鬼仙,其实也是散仙中一支。
白皓早于地藏贤者做过商定,这些鬼仙能够进入天界都要靠地藏贤者渡化戾气,解去心魔,虽然进入仙界后成为人族新晋仙人,它日若在人道相争中博取气运,也会算到鬼道之上,
鬼仙飞升,难度比妖族还要高,普通人族修炼者是九道天雷,妖族十二道,鬼仙达到了十八道,因此能够飞升仙界的鬼仙都是惊才艳艳之辈,其中不乏在上古时期鼎鼎有名的练气士,或在末法时代期间飞升失败魂魄侥幸得以进入冥府继续修行的修炼者,这些人,更是各道之间争夺的主要目标。
秉承有教无类的思想,白皓并没有像玉帝与三清一般分主次,只要人品心性过关,一概收入。只不过,玉帝和三清雄踞仙界数万年,手中所拥有的宝贝多不胜数,只要肯加入,当即便赐下一件灵器和几百块仙石,这等手笔却不是如今的逍遥道能够负担得起的。
白皓虽然会炼器,可是也不可能一下练出千八百件赐给刚入仙界的人,何况逍遥道刚立不久,就算有心炼制也不可能拿来那么多材料。蓬莱六层天处于诸天之下,仙灵气的浓度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没有千年沉淀,别想收获什么珍贵的宝贝。
要知道,逍遥道内许多蓬莱的土著仙人至今都还没有一件趁手的兵器。
三清和玉帝依靠强大的底蕴,在拉拢中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夜幕渐深。
蓬莱与凡间的缺口逐渐闭合。
六目娘娘与三元道人飞上蓬莱一层天逍遥殿,站在白皓背后。白皓的背影给他们一种玄妙莫测的感觉。白皓虽然没有刻意产生威压,但半圣一境,举手投足都有天地法则在暗暗涌动,两人躬着身,仿佛站在一座无边深渊之前,不出半刻,额头上便落满了豆大的汗珠。
白皓不说话,他们一句话也不敢说。
那道凌风而立的身影犹如一座大山竖立在前方,连满天星辰也在此间失去了颜色。
白皓看了很久,看见了许多熟悉的背影,如苗不语、无刀、赵清雅、东方双珠、黄小毛等人都看到了,唯独没有看到内心深处朝思暮想的身影。
但是白皓却没有与他们叙旧的打算,现在的他是半圣,是执棋者,诸道之间已立下规矩,那便要遵守。一切法随缘,一切天注定,一切事人而行,该见面时自然会见。
当年为求天道,白皓只能忍痛割爱弃她们而去,奠定妖族大势,为人族崛起竖立根基,如今他终于入圣,一切仙道法则都无法将他束缚,也是时候,该给她们一个交代了。
男儿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弃有所不弃,有时候舍得是为了更好的捡起。
现在,正是重拾往昔情愿之时。
他屈指而算,天道朦胧一片,不见小妖狐与顾允儿的下落,只见后五百年三界大致走势。这次人道与鬼道修炼者共同飞升仙界,乃是除佛家之外,诸道联手的一次大手笔,顺承天意重立人道,再行争夺。
在他的预算中,此刻应该是与两位佳人见面之时。
白皓心情沉重,从推算中醒来,轻声问道:“招纳结果如何?”
见白皓终于说话,两人松了口气,六目娘娘连忙说道:“回教主,一天下来,逍遥宗共收一千多名弟子,其中有大部分乃是教主先前于凡间布道时已定下的,其余一两层天资稍有不足,乃是”
白皓摆摆手:“修行一道,先天资质固然重要,后天努力亦不可缺少。这些人以微薄天资飞升仙界本来就是了不起的事,足见其心智坚定。只要品性可靠,勤加教导,他日未必会比别人差。”
“教主高见。”三元老道惭愧道:“道家与天庭底蕴深厚,各自收了近两千人,都是天资上乘的仙人,且人手赐下宝器,长此以往,弟子担心宗门中有些贪慕虚荣之辈生出二心。”
白皓凝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逍遥宗收徒,先看品性后看天资,若是蝇头小利便让这些人生出异心,此等见利忘义之徒,留之何用?你且下去传我旨意,逍遥宗不会强人所难,凡觉得逍遥宗不如天庭与道家者,一月之内尽可离去,我们不会强人所难。”
“弟子领命!”三元老道与六目娘娘欲言又止,却不敢顶撞,只能点头应下。
白皓转身望着两人,笑道:“你们尽可放心,很快,我们就会拥有任何人都眼红的宝贝。但是,逍遥宗的宝贝只会赏给真正的逍遥门徒。”
“弟子明白!”两人大喜,心头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神兵利器不如人心所向。”白皓叹了口气。
声音悠悠从身后传来,刚转身离去的三元老道与六目娘娘身形一僵,知道白皓这是在敲打自己,再不敢多做停留,匆匆离去。
“你们到底在哪?”白皓朝空中拂袖,星光汇聚而下,凝成两张巧笑嫣然的俏脸,旋即随着他的叹息一点一点消散。
蓬莱五年,人间五十年。
这五十年凡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华夏在新任龙王上官语润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一跃成为凡间最为强盛的国家,并于华夏纪元2637年一统天下,并设逍遥道为国教。
忽如起来的充裕灵气造就了凡间的修炼大势。修炼一道再次鼎盛,就算不能做到人人飞升,但普通人借修炼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却轻而易举。
于此同时,故老相传的仙界不再是传说。
数千人飞升的盛举被华夏千百家媒体争相报导,人人心驰神往。修炼深浅,甚至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
而今蓬莱与凡间屏障被打开,人们借助最先进的望眼镜看向天际,在某些特殊的时辰,凡间与仙界运行的轨迹重合一致时,便能看见仙界之中云烟缥缈,来去洒脱的仙人,数不胜数连绵不见尽头的琼楼玉宇屹立云端。
人们这才意识到,仙人其实也是由凡人修炼而来。
人们对仙人依旧保持着敬畏,却不再觉得他们高不可攀。
白皓的神识透过蓬莱飘飞而下。
他来到顾家,那里的房子早已变迁,顾宅别墅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寺庙。白皓曾诛杀佛道,却没有赶尽杀绝,时隔五十年,佛道两家凭借其深厚的底蕴再次于凡间崛起。
听着寺庙中嘹亮传出的佛音,白皓神魂所化的虚体不由蹙眉,他感应到了庙中有一股熟悉的气息,但在佛音当中,却并不多明显。他神魂虽能遨游他太虚,但却受到诸多限制,尤其在凡间,如果动用神通,极可能导致凡间空间崩坏。
在不能使用妖眼的情况下,白皓想了片刻,只能附身于一块顽石上,稍稍动心念,便成为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走进庙中。
一个扫地的小尼姑走过来,双手合十:“施主,您是来捐香火还是求签?”
白皓摇头道:“我来找人。”
“施主找谁?”
“我找的人在那里!”白皓指着寺庙深处。
小尼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摇头说道:“监寺师叔参悟佛法中,不见客。”
“故人来访,还请小师傅通传一声。”
“施主,师叔已经十年不见客了。”
“只因没遇到该见之人。”
小尼姑仰起脸蛋,眉宇间浮现出一丝不耐烦:“施主,师叔修为通天,若是知道有故人来访,必然提前知会。佛门清净地,还请施主自重。”
白皓露出一丝笑容:“你师叔要是料事如神,更应该见我。”
“请施主离开!”小尼姑的声音大了几分,从庙中走出一名手持拂尘的老尼姑,不悦喝道:“清觉,何事喧哗?”
小尼姑清觉连忙指着白皓告状:“这位施主非要见师叔。”
正是术法大昌时期,老尼姑作为一庙住持,没有飞升机遇,却也自然有天道巅峰的修为,年逾过百,阅人无数。
五十年前白皓飞升,掀动凡间修炼狂潮,那时老尼姑尘慧不过也才十三岁。逍遥道从那时崛起,后被立为国教,而逍遥道初代教主更是被龙王追封国师,打破千年以来仙凡界限,天下修炼者无不敬仰,称之为千古一人。
每个修炼者都以白皓为目标,登临仙界,超凡脱俗。尘慧自然也在此列,只可惜资质有限,她寿元将尽,再也没有时间实现自己的目标了。
清觉不过十五六岁,极少出寺,没见过多少世面。尘慧看了白皓一眼,顿时便有种熟悉感扑面而来。
“不对,国师早已入仙,怎么会在凡间出现。”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仙人手段以神魂遨游太虚应该不在话下,更别提区区凡俗。”尘慧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惊骇交加。传言国师在尘世时有不少红颜知己,如东方剑宗的两位剑仙子,北堂家的太上长老,都曾与国师有过不解之缘。
这些都是世间传言,可信与否尘慧并不确认,可在后堂闭关的那位,尘慧却再清楚不过。当初国师封杀佛道,若非这位入佛门,看在她与国师的关系上,当代龙王和逍遥道早就把佛门取缔了,也绝不会有佛家今日的辉煌。
而她之所以加入佛门,与国师也有理不清的关系。
现在是术法大昌的时代,人们亲眼目睹了飞升壮景,仙人显灵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此人与国师很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她已飞升无望,肩上却还背负着住持的责任,行事素来谨慎,当代宗门世家多不胜数,而佛门早已失去原先举足轻重的地位,绝对不能平白竖敌,让好不容易挨过大难方才复辟的佛门再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尘慧念及此处,开口说道:“清觉不得无礼。”然后转身向白皓低身行了一礼,道:“我与监视师妹相交多年,对她之事也大概知道一些。请施主报上名号,若真与师妹是故交,贫尼自然会让人通报。”
白皓点头道:“我姓白,单名一个皓字。”
尘慧心中一颤,虽然早做好心理准备,但白皓亲口说出来还是让她心神巨震,当年她十岁出头,白皓已成为修炼界万人敬仰的存在,时隔五十年,她垂垂老矣,白皓依然神采奕奕,岁月丝毫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
仙人驻容有术,倒是我着相了。
尘慧略有苦涩,她知道自己那位名义上的师妹可以不见任何人,此人一定会见的。 极品猎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