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瑗番外——解密她的过去
闫瑗从未想过,她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包括记忆,也是被篡改过的。而面前的这个长得和她一模一样,生活却截然不同的女孩,把她丢失而错位的记忆,改了过来。
在外看来,闫瑗一直是个幸福感指数相当高的人,她的幸福指数的来源是有据可查的。作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她的外貌清秀耐看,是家里的独生女,家庭成员简单且关系和睦,父母都是国家单位的退休员工,对她好得没话说。这些硬件条件造就了闫瑗开朗幽默的性格,总是能够迅速的吸引大批喜欢她的人主动贴近并且分享她的幸福感,无论男女。
在外人眼中,闫瑗这样儿的女孩,只能幸福,稍微有点烦恼简直就是矫情。其实闫瑗自己也这么认为,人生实在不能更加幸运,长到这么大,一直顺风顺水,什么挫折都不曾遇到。在周围朋友羡慕的咋舌里,她总是淡淡的笑笑。
其实闫瑗不是不知道这些人的羡慕是很有道理的,只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们,她没有办法忘记她的那一年,忘记她无法示人却刻骨铭心的那些日子。那一年,她人生道路发生巨大转折的一年,那一年,她正好上初三。
春节的鞭炮从小年的那一天正式开响,在余城这样的小城市,过春节依然是一件大事儿,那一年的寒假和往常一样从一月下旬开始,这得益于一个大胆的同学勇敢向当地教育局举报了老师们本来打算给广大毕业生们寒假补课的计划。其实,现在的闫瑗想起来,当时放不放假压根儿是一回事,父母管得很严,尤其是她的母亲,对于自己的独生女儿有着殷切的希望。
那时的闫瑗,是个乖得不能更乖的女孩儿,只能在母亲的威压下,一张接一张的做着《中考冲刺》之类的卷子,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稍稍轻松一下。闫瑗清楚的记得,那时大年初一的中午,一大家子人聚在外婆家吃团圆饭,闫瑗家的成员很多,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聚齐在外婆家聚餐,每年的这个时候,闫瑗其实是很开心的,她很喜欢热闹,但她只会默默的喜欢,不能说出来。
桌上,几个男人喝高了,舅舅高举着杯子,和爸爸在说话,爸爸平时是不喝酒的,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喝上几杯,倒不是他不爱喝,相反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是喝酒抽烟什么都来的,后来迫于妻子的威压,戒了。喝酒总是能让男人变得兴奋起来,闫瑗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时也比较张扬,喝了酒更加肆无忌惮,他随口说到:
“读书多累啊,要我说,这个女儿,就该去读统招生。”
统招生是余城这个小城市特有的一种招生模式,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然后进行职业定向培训,再将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分发至社会所需要的地方,给予这些工作者国家编制和五险一金的待遇。当时的闫瑗并不能理解一个固定工作和固定待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年轻女孩心中总是充满着对这个社会的无限好奇和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她总是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女强人,所向披靡的驰骋在一线城市的职场上。
这样远大的梦想使得虽然闫瑗对于父亲的半玩笑话生出了怒意,母亲看出来女儿的不满,制住了似乎要当众顶嘴发作的女儿,将丈夫拉至客厅,低声说道:
“你说话注意点,女儿是一定要上高中的,她自己也不会愿意的,以后不要在我家说这种话了,他们就是群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
闫瑗站在客厅门口,看着母亲不好的脸色,父亲也意识到自己话语的不妥,只是连连点头答应着,过了一会儿回到桌上,果然不再提统招生的事儿了。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父亲是随口那么一说,虽然他一直不赞同母亲对于自己必须要考大学出省的想法,这个不惑之年的生活老手认为所谓的上进心就是个虚得不能再虚得物什,女孩子不要拼搏得太累,只要有个稳定的工作,高兴快乐就好,但屈于女儿和妻子的坚持,还是只能打消自己曾有过的撺掇女儿去考统招的念头。
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中考前的一段时间,毕业班的教室里无时无刻充满着一种夏天的燥热与学习的繁忙并存,粗鄙的脏话与老师的叫骂齐飞的诡异场景,闫瑗感觉得到,这样的生活枯燥无趣得令她无法承受,母亲近来管她管得更严,有时坐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四五个钟头,晚上严重的睡眠不足令她很暴躁,这种压抑与混乱的情绪使她喘不过气来,她感觉到她开始烦,烦不时停留在她面前的一只苍蝇,烦不慎打落了她铅笔盒的同桌,烦喋喋不休的化学老师,烦马路上高声按喇叭的的士司机,她觉得她快要疯了。
她开始回忆她的不长不短的十几年的人生,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就像行驶在一条笔直笔直的主干道上,周围没有一辆别的车,连刹车都不用,一眼就看到了尽头。
下午,秃头的班主任拿来了一叠中考志愿书,要求每个人都要在三点之前填好再收上来,闫瑗看着一张张煞白的纸张和同桌两眼放光野心勃勃的勾选了重点中学的那一栏,再转过眼,看着志愿选择里的最后一栏——统招学校,突然心里就是一突,鬼使神差的在这栏的最后面划下了一个大大的勾。
晚上回到家里,母亲照例在厨房忙忙碌碌,厨房传来一阵带着海鲜固有的咸香,母亲这是又在蒸小虾了,闫瑗很不爱吃虾啊,蟹啊这类东西,但母亲就是要照着《家庭医生》上的“临考食谱”每隔三天就要给她来一顿清淡海鲜餐,据说是可以补钙补脑。
闫瑗扔下书包,转身走到厨房,看着锅里被和着蒜扔进锅里的小虾,随着母亲锅铲的翻动溢出阵阵带着蒜香的咸甜。闫瑗打开水龙头,将手放入冰冷的水中,心里阵阵发紧。母亲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异样,
“瑗瑗,怎么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跟我说说吧?”
闫瑗转头看着母亲,她总是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她的一切,不论是身体还是心里,只要有一点儿不对劲儿就是一阵软性逼问,让她透不过气。突然心里就鼓起一阵戾气,转头看向一脸紧张的母亲,
“我不想告诉你,不行吗?”
看着一张万分错愕的脸,心里莫名就有了一阵报复的快感。从那天开始,母亲就变得沉默了,也不太过问她心情的事,只要她还是在学习,母亲也就不说什么了。闫瑗却在心里阵阵坏笑。是啊,一个月之后,将会有一份更大的“惊喜”送到母亲手上。
中考在一个异常闷热的早上开始,她只是随随便便的勾选了几个选择题,接着就是一阵乱糊的判断题简答题。旁边的同学看着她这么随便的做题,还以为她是多么有能力的学霸,就别有用心的拼命往这边挪着桌子。
考试结束,她也有些百无聊赖的拿起自己的包出了教室,既然第一门也这样糊过去了,后面的考试随随便便的应付一下,也能拿个差不多的成绩,考不上高中,统招生也是没问题的吧。
既然这么想了,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就真的这么做了。后面的考试成绩真的不高,但也没有低到哪儿去。
终于,就在一个下着雨的下午,父亲果然心血来潮的拿着她的准考证开始在网上查询考试成绩。但就在打开网页的一瞬间,他和母亲就看见了您已成功录取统招某某学校的表格。母亲那时候的表情,闫瑗想,她这辈子都不会忘怀了。
九月份的时候,不论怎么样,闫瑗还是背起书包,拉上行李箱来到了自己被分配好的统招学校。学校的日子是枯燥的,枯燥的生活和千篇一律的人际关系也渐渐的让闫瑗的心里的激情被一再放大和反叛。
可就在这个契机,她偶然就看见了网上的一则广告,s市某某歌唱比赛。在那个年份,这种招聘式全民性质的歌唱比赛总是能给那些有着激情梦想和演员歌手向往的女孩儿以她们所盼望的机会。
生活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改变,和那所谓的诡异的契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被带进了他们所从未想过的轮盘里。就在这个夏天,闫瑗站上了她所梦想的舞台,唱起了属于她青春的赞歌。大赛主般方好像特别欣赏她的风格,有好几个工作室表示要签约她。
闫瑗真的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她好像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但,她从未想过,就在这个夏天,她被恶魔看进了眼里,她的生命走进了她所无法想象的噩梦里。她的青春,没有了未来和明天。 翟先生的爱情白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