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歪门斜道

第十三章 任命锦衣卫军师

歪门斜道 水云山人 3724 2021-04-07 03:05

  听到天启帝准许打手心,群臣心里一阵惊悚,如此辱没大臣,他们不少人产生归隐之心,当官额俸禄并不能让他们富裕,真正富裕的只有那些见不得人的收入,现在天启帝刚刚即位没多久就开始查贪官,而且查得力度还真不是盖的。

  只是官都当了这么久,回到故里他们能干什么?种田?

  此刻心中那些官的心里只有一个苦字。

  洪武二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了官员的工资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从二品,四十八石;正三品,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一十六石;从五品,一十四石;正六品,一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七石五斗;从七品,七石;正八品,六石五斗;从八品,六石;正九品,五石五斗;从九品五石。这个规定,用粮食作为俸禄的计量单位,除了粮食以外,也按照品级给官员发一定数量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但只是一种补充而已。一直到明朝灭亡,数值都基本不变。

  其实,如果真按照朱元璋规定的这个标准来计算,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比前代低多少。即便是县官,每月领取七石大米,也是足够开销的。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永乐年间,虽然纸面上的俸禄没变,但官员们的实际工资却大大减少。其原因就是大明迁都之后拿不出那么多粮食发工资了!所以,只好通过“折色”(把粮食折算成同等价格的宝钞)这种手段,来发放俸禄。

  本来明朝的首都是南京,紧靠着江南鱼米之乡,国家的赋税重地,粮食充足,自然可以发俸禄。但是迁到北京之后,大批人马都跟着去了。北方生产不出那么多粮食,只好靠大运河的漕运,从南方往北京运粮食。长途运输,损耗不小,这么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京师人口的口粮,已是捉襟见肘,又哪来那么多粮食发工资?

  到了永乐皇帝哪里更绝,春夏折钞,秋冬折苏木、胡椒。

  把苏木、胡椒之类的香料当作工资发给官员了!苏木,胡椒自然是西洋番国进贡的,后来郑和下西洋,又带了一大堆回来。可是这些玩意,既不能吃,又卖不出去,官员们拿在手里,都是面面相觑,恨得咬牙切齿,心中骂皇帝十八代祖宗。

  再说那大明宝钞,也就是纸币更是坑爹。

  弘治年间,一贯(一千钱)宝钞,“仅直银三厘、钱二文”;到了万历年间,即使是数百贯宝钞,也“不值数十文钱”,老百姓根本不承认这货,还比不上钱庄里的银票。

  一个国家搞出来的国家钱庄发行出来的货币都贬值得民间不承认,也不得不说大明的配套法律与大明经济调控问题很大。

  因此大明官员的薪资实际上到手并不多,可以说一个清官真的是穷得叮当响,为了解决生活上得问题,大明的官恨很多都有灰色收入,比如嘉靖朝内阁首辅徐阶,就是当时江南最大的地主,家族田产二十多万亩,“产业之多,令人骇异”。加上其他行贿索贿、人情往来,在明朝想做个生活滋润的官,其实也容易得很。至于那工资有没有都不重要,所以很多读书人削尖脑袋来当官。

  杨博士打了当官得三棒,现在也改回敬一下这些当官的,于是他埋下一课税改*:“皇上,草民有一个提议,自太祖定下官员俸禄之后直到现在没有任何变动,到了永乐皇帝哪里,官员的俸禄折色太严重,以至于很多当官的都无法考俸禄维持开支,所以草民斗胆请皇上与大臣们深入研究与商议一下俸禄发放问题,否则在俸禄上没有彻底解决官员的温饱,贪污腐败一样会滋生!”

  杨博士的话实在是说到当官者的心窝里,这时居然没有当官的走出来反对,天启帝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那群像鹌鹑一样的官,看见杨博士居然为这些狗日的出头,气得够呛:“你们多少人是万历年代的官?知道朕的爷爷为何不上朝吗?你们不是很会治国吗?跟朕谈什么薪资?”

  天启帝再度把头上的皇冠再次砸向那些臣子:“粮食短缺,国库空虚,营收不配入不敷出,朕的国家居然欠私人钱庄的钱到现在还没还上,谈到薪资你们一个个不出来反对,谈到税收就生怕动到你们家族的利益,这种混账思想也配当一个官!”

  天启帝站起来臭骂:“说啊,你们这群庸臣,整天窝里斗,今天参这个,明天参那个,有心思为何不想想如何解决工资发不起的问题呀,清官瘦贪官肥,看看你们这些肚腩鼓起来的蠢货,看看叶首辅瘦得皮包骨,你们叶好意思谈爱国?”

  杨博士站在仿佛叶感受到了大臣的憋屈,龙逸辰亦感受到了这个少年皇帝的抱负。

  臭骂还在继续,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朕自亲政以来,一直想有所作为,改变现状,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每每想出一条主意,你们这些老顽固就动不动就说社稷动荡,危及国本,只是说到现在,你们这些进士,状元,翰林院的老学究,弄出什么来了,这不行,那不行,朕养你们这些官有何用?”

  “红丸案至今半年过去,整天吵来吵去,吵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结果,你们这些当官的能把凶手吵出来吗?朕找到一个奇人来你们想方设法的抵制刁难,看看现在,要不要朕将你们这些赌输的人拉出去砍腿?你们还有脸谈俸禄?”

  天启帝一番话抽得这些臣子脸上火辣辣的,经过断腿威胁到再被抽耳光,这个该死的杨博士将这些王公大臣弄得满身是伤,一只只像鹌鹑一样低头不语。

  “现在朕委任杨博士为锦衣卫军师,持金腰牌,直属皇姑指挥,即日起调查红丸案。”天启帝问朱暄雅:“皇姑,龙逸辰归入锦衣卫你看如何。”

  朱暄雅冷冰冰的说:“郭大人这么看得起龙逸辰,倘若归本宫锦衣卫,大理寺卿岂不是怨恨于本宫?依本宫之见皇上还是让龙逸辰跟着郭大人混吧,锦衣卫都是江湖中人,都是不靠谱,上不了台面之辈,本宫这群窝囊废队伍养不了这尊忠臣名将之后。”

  天启帝无奈:“那么龙逸辰就归大理石,龙逸辰有心参与红丸案,就回去准备一下,组建你自己的队伍,明天进宫于杨博士一道开展调查,叶首辅,立即着手拟旨颁布,午后你们几位内阁大臣来朕御书房,退朝!”

  喷大臣喷爽之后天启帝容光满面站起啦说:“皇姑,杨博士,随朕来!”

  御书房。

  天启再度诘问杨博士对税收改革的办法:“大明税收一直被前几任皇帝诟病,这也是万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之一,对于税收改革朕以为要势在必行”

  杨博士道:“税收是大明朝的病根之一,要改变很难。”

  天启帝道:“现在这里只有你、皇姑与朕,皇姑是朕最信任的人,你且说说你对税收改革难得原因。”

  杨博士拱手道:“启奏皇上,税收改革之难根本原因就是大臣思想僵化,若是皇上一意孤行,强行下旨税改,恐怕执行起来十分难,得不到大臣得拥护强行改革必然会受到大臣得抵触,怠慢,皇上不如和几位首辅大臣好好商议,让几位首辅大臣知道厉害之后得到几位首辅大臣的支持,实施起来就好得多。”

  要说服几个首辅大臣,天启帝自问还不是这种料:“杨博士,朕认命你为朕的顾问大学士,以后有什么政事议论,你都来参与。”

  杨博士连忙推辞:“皇上,现在臣正在办理红丸案,需要一心一意,需要时间去思考案情,分析案情,不宜分心啊。”

  天启帝想想也是,结束红丸案是重中之重,不能分心:“那么关于税收问题,下午朕该如何让几只老顽固明白税改的重要性?”

  杨博士想了想,将脑中的知识简略后道:“大明朝的社会矛盾最基本之一就是贫富矛盾,贫富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来源于温饱解决不了,富人为富不仁,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引起,税收其实就是解决这几个矛盾的手段之一,若是税收把握不好就无法调节矛盾还可能激化这个矛盾。太祖皇帝的税收就是如此,这是一种一刀切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结果皇上已经看到,其实税收应该根据社会制造的财富比来调节税收比,最好的方式就是富人交收税,穷人应该少交或者不交,为了能增加税收,皇上应该为穷人开拓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刺激穷人开创更多财富,这样皇上的税收也就可以增加。”

  其实关于税收的知识还有很多,杨博士知识片面的说出一些,乍听起来似乎也就那么一点东西,其实个中学问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歪门斜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