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顽固的尼古拉认栽了
普鲁士确实很急切的需要结束东线的战争,好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来发动对法军的全面进攻。然而,现在,仅仅是西线也不是法国一家了。英国随着海战失利,将赌注重新压向了陆地。只有确保一个稳定的后方,才能整合整个欧洲的力量,来共同应对新华夏与大明的东方力量。
如此,面对英国与法国,普鲁士并没有胜算,甚至是处于劣势的。
1835年初西线战场,得到喘息之机的法军也在英国的物资支援下,以溃军为基础,整编了近百万军队,虽然军事素质不高,但有道是蚁多咬死象,终于将普军赶出了巴黎,并进行了有效的反攻。
然而,普军毕竟精锐,凭借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就将几十万的法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不过,普军也明白,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对普鲁士抵抗最为坚决,倒是没有继续进军巴黎,在巴黎东面大约六十公里出的一个小镇谢尔西驻扎了下来。这个小镇扼守巴黎东面的主干道,控制了这里,就阻止了法军东进的可能,就可以保证普鲁士对法国东北的实际控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只是,法军的反扑,也代表着普鲁士再无吞并法国的可能,让普鲁士苦苦寻觅,转机在哪里。
此时,新华夏坦克与飞机的横空出现,直接改变了北美战场与巴拿马运河的海战结果,举世震惊。普鲁士自认为找到了制胜之机,为此向新华夏寻求技术援助。
新华夏此时已经清楚,有了日本的泄密,再想保密已经难上加难,既然如此,那就公平竞争,看各自的综合实力好了。
此时,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工业实力十分强劲,总的生产力事实上还要超过新华夏。与新华夏算是一个梯队的。
第二梯队原本只有一个法国,可惜法国命运多舛,自从爆发了大革命,就几乎一直处于战争与改朝换代之中,极大的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很快就被后起的普鲁士赶上了。而且,普鲁士还与绝大多数的工厂都是小型的手工工场的法国不同,虽然工场不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大,且以重工业为主,这样看来普鲁士的工业实力其实还要强于法国,第二梯队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大明,在新华夏的支持下,以军火为代表的重工业首先在大明落地生根,甚至后来居上的超过普鲁士与法国的规模。没办法,大明的体量在哪里,只要前进一小步就是别人的一大步。
奥地利与沙俄就是第三梯队了,新华夏甚至都没有太多考虑。
所以,论起联盟总实力的比拼,新华夏自认为自己一方还是更有优势的。因此,不仅将飞机坦克的技术以无偿援助的方式交给了大明,还同时交给了普鲁士。
然而,新华夏还同时再次强调得到新华夏技术的前提,那就是,同盟一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单独与敌对国的一方或者多方进行谈判,除非获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新华夏还留了一手,内燃机技术还是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新华夏的借口是,内燃机加工技术要求较高,只有新华夏生产才能满足需求;而且,开采石油的设备还要来自新华夏,甚至石油的勘探都需要新华夏来支援。
如此的种种限制,让普鲁士根本就不可能单独与老毛子媾和。
甚至,在新华夏的要求下,还试探性的联合奥地利与土耳其对东线的老毛子发动了一次进攻,吓得原本打算继续从(沙俄的)南线抽调兵力东进的老毛子好一阵哆嗦,只能再次苦守南线。
这样,处于中亚的大明军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几乎是以一天三十公里的速度疯狂的向着中亚内陆挺进。甚至,就连作为东线分战场的酋长国军队也是进军迅速,直接抵达了沙俄在西伯利亚的另一条重要河流,叶赛河畔。
沙俄再也坐不住了,要求英法必须在西线发动对普鲁士的进攻,以减轻沙俄南线的压力。否则,沙俄将单独与东方战线和谈,退出战斗。
英法迫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发动对普军的进攻。
然而,英法联军虽然数量更多,几乎是普军的2倍,但普军凭借犀利的火炮,素质更高的士兵,更有坚固的防御工事,硬生生的一步未退,就守住了阵地。
沙皇还想继续硬撑着,然而国内的局势却不容他硬撑了。
随着饥荒的继续,叛军的势力滚雪球般壮大,甚至许多平叛的军队都直接加入了叛军,让叛军的势力越来越强,沙皇国内的军队已经无法镇压叛乱。
甚至到了35年春,叛军还攻克了沙俄紧邻欧洲的亚洲一个重要城市,叶卡捷琳堡。叶卡捷琳堡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处于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上,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1667公里。1723年,彼得大帝在该地兴建了俄罗斯第一家冶炼厂,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以叶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工业城市——叶卡捷琳堡。19世纪上半叶,冶金业带动了叶卡捷琳堡的迅速发展。叶卡捷琳堡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
叛军一旦长期占领叶卡捷琳堡,必然导致沙俄对亚洲领土的控制力削减,亚洲地区直接脱离沙俄的掌控也很有可能。
尼古拉一世再次召开了御前会议。话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御前会议的次数,甚至超出了尼古拉之前自从执政以来所有的御前会议总和。说实话,尼古拉在能力方面也就是一般人,最多是阴谋诡计稍微多些,但这对于治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强大一个国家,靠的是治国的才干,而不是阴谋诡计。他之所以能够多年牢牢的掌控大局,凭借的无非是绝对的军事实力,以及对国内的高压统治。一旦国内形势突变,自己倚重的军队也无能为力了,他也就只能翻翻白眼了。
虽然有极少数亲西方的贵族依然在叫嚣着与英法联手,首先解决掉西面的威胁,绝大部分的传统贵族还是想要首先稳定国内的局势,毕竟国内的领地才是他们的根基。如果领地都失去了,国外的战争就是胜利了,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顾虑与沙皇的顾虑是一致的,攘外必选内,更何况,攘外看样子也实现不了。
内外交困之下,尼古拉一世再也顾不上自己的盟友,从西线再次抽调20万兵力回国意图平叛。却被普鲁士抓住机会,纠结盟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反攻。
俄军惨败,一路丢盔弃甲,直接退回到了后世的摩尔多瓦境内,相当于撤退到了自己战前的领土内。
一战大败,尼古拉终于坐不住了,再次要求与普鲁士展开和谈,这时候也知道单独谈判不现实,拉上了新华夏与大明。
新华夏倒也没有落下自己的小兄弟,将远东酋长国也拉入谈判。
新华夏等国提出的谈判要求很简单,沙俄在西南方向,退出巴尔干地区,将之交给奥地利。在西面,将波兰转交给普鲁士;南亚方向,允许哈萨克斯坦地区独立,至于哈萨克斯坦以南及以东地区,归属大明;北亚方向,以鄂毕河为界,西面归属俄罗斯,冬面归属远东。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一向视土地如命的老毛子自然是不答应。
老毛子的要求很简单,一切以战前边界为准,恢复战前领土。
新华夏一方同样是不会答应,打生打死,你还要继续维持自己的领土,我们图个什么?
俄罗斯的南线与东线战事再起。然而,对于主力已经遭遇惨败的沙俄来说,真是举步维艰,一路败退。病急乱投医的沙皇打算再次从国内征兵,却更加计划了国内矛盾,导致起义军更加壮大。
沙皇不得已只能再次派出代表来到谈判桌前。
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除了与远东酋长国的领土边界从鄂毕河移到了叶赛河,其余地方改变很小。
1835年6月,沙俄不顾英法的反对,宣布退出英法等国的联盟,与新华夏一方议和,结束国外战争后,开始全力镇压国内叛乱。
然而,沙俄虽然投降,对于西线的战局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
普鲁士虽然获得了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领土相当于扩大了一倍。然而时间紧迫,根本不能将新获得的土地加以吞并、融合以壮大自己,实力其实并没有直接获得提升,最对也就是将东线的兵力抽调到了西线,得以全力经营西线战场。
不过,此时的战争,主流的打法已经是阵地战,对于进攻方来说,除非拥有极大优势,否则是很难获得战果的。而此时,普军的主力本来就在西线,即使加上从东线调来的十几万普军,其实也没有扭转自己的战略劣势。
双方不约而同的将能够胜利的筹码放在了新技术上。
双方都在跟时间赛跑,不过,时间稍微对普鲁士有利。因为新华夏直接向普鲁士提供了坦克与飞机制造技术。而英法两国还要自己研究一番,尤其是坦克。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