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并不是萧逸臣记忆中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导演,但是萧逸臣既然已经决定提前拍摄这部影片,那么他就不比循序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后世的大获成功在萧逸臣看来是原著小说的成功。原来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很聪明,他抓住了影片最大的观众来自原著小说的读者,但这一点也局限了整部影片的表现力,克里斯-哥伦布并不是一个充满大胆想象力的导演,而萧逸臣现在需要的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吕克-贝松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法国,《第五元素》很成功,但是成功之后吕克-贝松遭遇的是更多的争议,他感到很苦闷,因为在法国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的想法,他常常要飘洋过海去好莱坞寻觅知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小说在欧洲卖得火热,他自己也看过这部小说,他被其中新奇的创意所牢牢吸引,他脑子里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觉得这部小说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就在这个时候,派拉蒙宣布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但是他听说导演的人选已经初步敲定,所以他放弃了最初的想法。后来从好莱坞有传出导演的人选再次空缺,很多导演都在努力争取。制片方展开了一次导演大选拔,踢掉了诸如蒂姆-罗宾斯、沃夫冈-彼特森等多位知名导演,最后却一无所获。这些被踢掉的导演都准备将原著改编成美式风格的电影,但这样的想法在原著作者JK-罗琳那里遭到了否决。
随后派拉蒙主席萧逸臣在公开场合明确了制片方的态度,他们需要一位熟悉欧洲电影拍摄风格,并能够保持原著本土特色的导演,这样的要求将大多数的好莱坞导演都拒之门外。但对于吕克-贝松而言,这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他毛遂自荐的想法还没有付诸实践,萧逸臣的电话就直接打到了他的所住的公寓中。
萧逸臣在电话里也没和他饶弯子,他直接向吕克-贝松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派拉蒙准备邀请其担任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导演萧逸臣让吕克-贝松喜出望外,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但萧逸臣告诉他,要想成为影片的导演,光制片方点头还不行,吕克-贝松必须得取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著作者JK-罗琳的认可。
原本萧逸臣认为吕克-贝松在JK-罗琳那里会遇到一点小小的麻烦,但事实证明他完全是多虑了,JK-罗琳和吕克-贝松聊得很投机,吕克-贝松欧洲导演的身份和他提出的很多新奇的构想吸引了这位魔法妈妈。为了表示对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片的拍摄的支持,JK-罗琳还在最近的媒体采访中向读者们透露:她为影片的剧本加写了一些关于哈利-波特身世的情节,这些情节是她早就想出来但没有写进第一部书中的。这个消息显然是帮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卖了一个大关子,足够调起哈利-波特迷们的胃口的了。
4月初,萧逸臣和吕克-贝松开始了影片的前期准备工作,本着忠于原著的想法,吕克-贝松决定在影片中清一色的取用英国的演员,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主角哈利-波特的人选。在面试了所有选角导演推荐的人选之后,吕克-贝松决定在整个英国进行一次海选。
即便是拥有后世的记忆,但是在选角的问题上萧逸臣也帮不了吕克-贝松,原著中的哈利-波特是一个11岁的的小男孩,而丹尼尔-雷德克里弗出演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刚好11岁,但那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提前了2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时候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弗还仅仅只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而他的小伙伴,影片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这时候才刚刚8岁。萧逸臣很怀疑这时候的他们是否真的适合出演这部电影。
就这样,一场热闹的巫师争夺战在英国伦敦拉开了序幕,吕克-贝松的剧组规定,凡是年龄、外貌与小说中三位主角的相符的少年,无论之前是否有演艺经历,都可以参与到这次海选中。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吕克-贝松还放宽了选角的范围,不再强调演员一定要出自英国。
伦敦一下子变得了热闹了起来,所有怀揣着明星梦的适龄儿童都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这里,剧组每天要进行上百场面试,选角导演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三位主角都只剩下了10为候选人。剧组最后讨论决定采用公众投票外加评委打分的方式来选定最终的主角。作为评审之一,这三十个孩子的照片和资料出现在了萧逸臣的办公桌上。
在主角哈利-波特的候选人名单上,萧逸臣并没有见到他所熟悉的名字,但是在翻看照片的时候,他却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在主角哈利-波特的候选人中,一个长得酷似丹尼尔-雷德克里弗的男孩吸引了萧逸臣的注意,很凑巧,这个男孩也是姓雷德克里弗,但他名字却叫克里夫。
由于姓氏的相同,萧逸臣本能的想到了这个男孩是不是与丹尼尔-雷德克里弗有着某种联系,而翻开这个名叫克里夫-雷德克里弗的男孩的资料,萧逸臣颓然的发现,两人除了姓氏相同之外,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在把中意的演员名字圈出来的时候,萧逸臣还是本能的犹豫了一下,他知道从此以后,谈起哈利波特,人们就只会认识克里夫-雷德克里弗,而不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弗。
但萧逸臣感到意外的是另一位主角罗恩的候选人名单中,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鲁珀特-格林特,这位1988年出生的小演员现在刚好10岁。在BBC电视台节目《全球新闻》上看到了《哈利-波特》的选角启事之后,鲁伯特便参加了角色罗恩-韦斯莱的选角面试。当数以万计的英国男孩竞争哈利波特的角色的时候,他以一段为罗恩-韦斯莱量身定做的rap征服了评委。而在此之前,他仅仅参加过一次学校舞台剧演出,但他还是勇敢地参加了这部他非常喜欢的电影的试镜,最后他脱颖而出。
鲁珀特-格林特的年龄刚好合适,而且从相片上看,他发育得要比同龄人早一些,脸上有几个明显的雀斑,整个给人的形象,就是小说中活生生的罗恩。能够见到这样一个熟悉的演员,萧逸臣感到历史还没有在他的手中偏离的太远,在鲁珀特-格林特的名字上,他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萧逸臣最后翻开的是赫敏-格兰杰的候选人名单,尽管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赫敏-格兰杰一直都只是哈利-波特的好朋友而非女友,但这并不影响在影片中她作为女主角的地位。从这份名单资料中,萧逸臣明显的看出了吕克-贝松的私心,因为在这份名单中,候选人几乎都是法国籍的女孩。
英国的媒体对这份名单提出了质疑,但吕克-贝松为自己的做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他宣称这么做完全是忠于原著的行为。因为在小说里,赫敏-格兰杰确实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孩。拿出来原著作为挡箭牌,媒体对吕克-贝松的这种做法也不好再说什么。
对于赫敏-格兰杰的人选,萧逸臣并没有太明确的意见,因为在他看来几位候选人都很合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吕克-贝松找的这几个女孩都过于漂亮了许多,小说中的赫敏-格兰杰是一个尖子生,但样貌却只是平平。在这一点上,吕克-贝松显然没有很好的忠于原著,但没有任何的人会抓住这一点不放。相比于小说,电影的表现更为直接,出现在电影的面孔,除非是那种刻意的丑角,女演员当然是越漂亮越好。电影嘛,赏心悦目才是关键。
虽然是海选,但萧逸臣作为制片方的态度对影片主演名单的最终敲定依旧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他特意勾选出来的克里夫-雷德克里弗和鲁珀特-格林特获得了评审一致的通过。
最后的媒体投票结果也印证了萧逸臣的判断,不久之后罗琳收到了克里夫的照片,她随后在媒体上公开表示:“看到他的照片。我感觉和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重逢了!”显然克里夫-雷德克里弗也得到了这位魔法妈妈的认同。
赫敏-格兰杰最后由一个名为凯蒂-奈特尔的法国女孩出演,这个女孩出生在法国,之后更随父母移居英国,或许正是她法国籍的出身让导演吕克-贝松对她青睐有加。
影片中其他的角色,都是由英国演艺界一流表演艺术家,制片方还邀请曾经创作了《MyHeartWillGoOn》的詹姆斯-霍纳和威尔-杰宁两位大师制作影片的主题曲。
派拉蒙最后公布了该片的预算成本为1.5亿美元,业内人士预测该片的总票房至少会和《星球大战》一样,达到3亿至4亿美元,而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
(二更奉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摩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