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看着手里的战报又惊又喜:“奉先拿下了襄城?”
“是。”孙邵点点头,小心的看着孙权:“至尊,他们看起来势如破竹,可是现在徐晃重新夺回了樊城,切断了南北的联系,后将军和关羽面临着几路大军的合围,形势不妙啊。”
孙权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夏侯惇只是守成之人,他不是关羽的对手。曹操要从汉中撤出来,不可能及时赶到,至于邺城,我估计曹丕不敢轻离。关羽要对付的只是徐晃这一路人马而已,只要让奉先赶回襄阳就没事了。只是,他们现在的战线拉得太多,兵力可些有不足了。”
孙邵不吭声,他担心的也正是这个,按常理说,江东此刻应该出兵支援,但是孙权本人在东线一点进展也没有,孙绍和关羽这对翁婿却连战连胜,孙权这个时候会是什么想法,他实在摸不清楚,所以只能装糊涂,等孙权自己说。
孙权思索了片刻:“立刻命令鲁肃增援襄阳,同时六百里加急,传令步骘取道桂阳,进入长沙。”
孙邵明白了,大声说道:“至尊圣明。”
孙权走到地图面前,一口气下达了几道命令:“命令吕蒙、蒋钦抓紧进攻,命令吕范进入江夏,命令……”孙邵不敢怠慢,一一记下。孙权最后语重心长的说道:“长绪,这一仗打好了,我们就可以和老贼鼎足而立了。”
孙邵连连点头,匆匆的走了出去。孙权直起身子,看着屋外灿烂的阳光,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心情无比畅快。谁也没想到,孙绍和关羽居然这么顺利,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不仅拿下了樊城、宛城,全取了南阳郡,而且还夺到了襄城这个大粮仓。有了这个粮仓,关羽和孙绍完全可以搅得曹操不得安生,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攻克许县,夺到了天子,那么曹操曾经最大的倚仗就会成为他的噩梦。
动辄以天子为号召的曹操这下子要变成真正的汉贼了吧?
孙权一想到这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就忍不住的想笑。不管怎么说,从曹操手里夺回天子,他和刘备的身份就可以洗白了,再也不需要通过讨好曹操来获得什么名份。他对这个车骑将军早就不满了,如果这次能够夺得天子,他能做什么?至少要比车骑将军更贵重吧?
那是不是应该把天子接到江东来?孙权念头一动,随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向天子要官爵是一回事,真正尊奉天子又是一回事。他又不想真正勤王,何必在自己头上套一个绳索,这种事让真正的皇亲刘备去办吧。这个老滑头,一直想着自己称王称帝,如果真正的天子到了他的地盘上,看他能怎么办。他一定会象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吧?可惜,他没有曹操那样的实力,从他手里发出来的诏书能不能起作用,要看这份诏书是不是别人愿意接受的。
或许,这反而替曹操解开了一个难题。
孙权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有趣。他憧憬着未来,憧憬着夺得江淮之后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的构想,他看到了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的机会。他在考虑是不是应该适当的和曹操沟通一下了,毕竟刘备那个人背信弃义惯了的,万一他拿着天子的诏书让自己称臣怎么办?仗打到这个程度,下面也许该谈判了。
天下的大势要变了。
“仲山,你收拾一下,准备到去一趟邺城。”孙权转过身,对跟在身后的沈珩说道。
沈珩躬身受命。
……
孙绍成功的说服了曹仁,内患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可是外忧却依然如故。襄阳城里只有五千多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关羽和孙绍都疏忽了,没有想到曹操会派徐晃从汉中出兵,直捣襄阳,在他们看来,曹军没有水师,不应该出这样的险招,可是事出意外,徐晃就用了这样的险招,一下子击中了关羽的软肋,截断了粮道。要不是孙绍夺下了襄城,现在关羽大概要崩溃了。
除了五千多老弱之外,还有孙绍刚带回来的摧锋营,但现在的催锋营不能摧锋,只能吹牛了。连续两天骑在马上赶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磨破了大腿,别说打仗,走路都成罗圈腿了,当他们一个个叉着腿在襄阳城里经过的时候,差点没把那些平时不敢正眼看他们的人笑得岔气。
所以孙皎和麋芳的心情还是很紧张,他们看着孙绍,沉默不语。孙绍却镇定自若,毫不在意的对他们说:“你们也累了,早点休息吧。对了,阿叔,你的伤怎么样?”
孙皎苦笑着摇摇头,他捅了曹仁一刀,曹仁到现在还没能走路,可是曹仁也没便宜他,一刀在他胸口划开了一道大口子,连肋骨都断了两根,本来休息了一个多月,伤口已经收口了,徐晃一来,他带病出征,几乎伤口又裂了,这两天明显的感觉有些支撑不住。
“你好好休息吧。”孙绍叹了口气:“这次要不是阿叔,我们要阴沟里翻船了。”
孙皎心里有了些安慰,淡淡的笑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徐晃素以持重出名,没想到他敢用民船下汉水。也是我们知道得太迟了,如果早点迎上去,未尝不会又是一次大捷。”
孙绍笑笑,心道徐晃和于禁虽然都名列五子良将,但是于禁以严苛见长,而徐晃却是谨慎,这两种风格看起来很相似,其实里面区别很大。
“奉先,你准备怎么打樊城?”一直坐在一旁不吭声的麋芳问道。
“不打。”孙绍摇摇头:“暂时不打。”
“不打?”孙皎和麋芳互相看看,都有些不解:“不打的话,我们和关将军之间的联系可就被切断了,他孤军奋战,会不会……”
“不会。”孙绍胸有成竹的摇摇头:“关公部下现在有近五万人,又有充足的粮草,他没什么后顾之忧。就算不敌夏侯惇,他也能退回宛城,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而徐晃虽然占了樊城,但是他没有水师,不会轻易攻击襄阳,说实在的,他在樊城的作用有限。”
麋芳想了想,觉得孙绍说的有理,关羽既然不愁粮草,那么徐晃的作用就有限了,他又没有水师,想要越过汉水来攻击襄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襄阳虽然兵少,但有汉水掩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更何况很快就会有援军来,到了那时再和徐晃开战也不迟。
他们安心的去休息了,孙绍却没有闲着,他写了一封信,让人给徐晃送去。
樊城南门,徐晃背着手,慢慢的在城头踱着步,丞相主簿司马懿、议郎赵俨和平难将军殷署等人跟在后面。关羽拿下樊城之后,樊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所以他并没有让人重新修城,只是简单的清理了一下,被打烂的城楼干脆拆掉了,被水泡得有些松软的城墙到处可见坍塌的痕迹,城墙顶上依稀还能看到被石弹和巨弩打出的圆坑的深洞,暗红色的血迹随处可见,一只只的苍蝇嗡嗡的飞着。
“仲达,你能相信,孙绍只用半个时辰就攻下了樊城吗?”徐晃抬起头,看着汉水对面的襄阳城,语气平静的说道。站在他身后的司马懿抿着嘴,笑了一声:“我觉得有些夸大其辞了。如果是突袭,没有防备,那还有可能,但是曹征南已经和关羽厮杀了那么久,怎么可能疏忽大意?再说了,关羽打了那么久都没能拿下樊城,孙绍半个时辰就能破城?他们不仅是盟军,还是翁婿呢。”
“你是说,这不过是以讹传讹?”徐晃嘴角一挑,一丝笑容一闪而没,扭过身子打量了一眼司马懿。曹操派他出汉中,他本来是打算走山路的,是司马懿建议用民船运兵,又快又省力气。这个办法很好,徐晃只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就突然出现在樊城西,打了孙皎一个措手不及。应该说,这个效果是很理想的,徐晃因此对司马懿的印象非常好,觉得这个书生有用兵的天赋。
当然了,他也知道,司马懿作为丞相府的主簿,跟他来打仗,绝对不是参谋军事这么简单。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司马懿笑了,温和而又不让人觉得谄媚,稳重而又不拘谨,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对徐晃这样的宿将的尊敬。他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因为他觉得这件事和士人之中互相吹捧并无二致,关羽为了替孙绍扬名,完全有可能这么做,只是他觉得关羽做得太笨了,这样做看起来效果不错,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孙绍是孙权的肉中刺,他的名声越大,越是容易引起孙权的猜忌。孙绍和关羽这么做,在他看来是标准武夫式的愚蠢。
他的神情虽然掩饰得很好,但是眼角的那丝不屑却没能逃过徐晃的注意。徐晃不动声色的转过身,沉思不语。昨天斥候来报,孙绍带着一千多骑兵赶回了襄阳,看样子关羽已经知道樊城失守的事情,但是他没有回来,只是派孙绍赶回襄阳主持战事。徐晃和关羽的交情不错,他知道关羽为人傲气,却不是个轻重不分的人,他既然派孙绍回来,就说明他是相信孙绍的能力的,那么樊城之战,也有可能是真的——虽然听起来很离谱。
“仲达,你说孙绍会主动进攻樊城吗?”徐晃又随口问了一句。
司马懿摇摇头:“我觉得不会。”
“为什么?”
“襄阳没有多少人马,他们能够占优势的只是水师,而现在水已经退了,战船根本不可能再象两个月前那样直到城前。如果下船步战攻城,哼哼,他们岂不是自寻死路?”司马懿走到城边,指着不远的安静如处子的汉水说道:“我估计,他们会利用水师护送粮草,从淯水北上。另外……”司马懿摇了摇头,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应该不会,襄城离宛城近千里之遥,还有近万的屯田兵,他们想要偷袭成功,机会实在太小了。”
徐晃点点头,他本来也有些担心断粮之后的关羽会去攻击襄城,后来一想,宛城和襄城隔着一千多里呢,千里奔袭,只有全是骑兵才有可能,而关羽和孙绍没有这么多的骑兵,如果以步卒进行长途急行军,大概天下只有夏侯渊会这么做。
这么说,孙绍应该很快就会猛攻樊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打通粮道,保证关羽大军的粮食供给。他回过头看了司马懿一眼:“加紧修理城防,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
司马懿躬身施礼。他的想法和徐晃差不多,既然没有足够的水师去攻打襄阳,那就等孙绍来攻吧,反正着急的是孙绍不是他们。两人一前一后,沿着城墙向东走去,刚走了没多远。一个亲卫按着刀快步走了过来,躬身施礼:“将军,孙绍有使者到。”
“孙绍的使者?”徐晃有些诧异,他和司马懿交换了一下眼神,抬手让人把使者叫了过来。
石苞站在徐晃的面前,双手奉上孙绍的亲笔书札。徐晃打量了他一眼,接过书札却没有拆:“你是何人?听你的口音,怎么象是北人?”
石苞微微一笑:“将军明察,苞本是渤海人,现在是孙将军身边的一个亲卫。”
“渤海人?”徐晃一边拆开书札,一边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到江东去的?”
“三天之前。”石苞淡淡一笑,俊俏的脸上露出一分得意和讥讽:“苞本是典农中郎将属下的一个部民,三天前孙将军攻破襄城,不嫌苞卑陋,让我做了亲卫。”
“什么?”司马懿大吃一惊,一个箭步冲了上来,一把揪住石苞的衣领:“孙绍攻破了襄城?”
石苞一声不吭的看着司马懿的手,司马懿愣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的失态,他抽了一下眼角,放开了石苞。按说他性格深沉,遇到什么事也不至于太冲动,可是孙绍居然拿下了襄城,这不仅太让人出乎意料,还让他们的计划全部落空,不由得他不上火。
徐晃迅速在书札扫了一眼书札,眼角不由自主的抽了两下,犹豫了一下,将书札交给司马懿。司马懿顾不上多想,接过来浏览了一遍,也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孙绍说,他已经拿下了襄城,关羽现在有大量的粮食可用,根本无需担心后路,他正率领四万大军攻击许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许县城外。他还说,襄阳城里只有四五千人,多是老弱,不可能是徐晃的对手,他已经向孙权和刘备派出求援的信使,大概半个月之外,援军就会到达,徐晃如果想战,就要抓紧时间。不过他提醒徐晃说,襄阳城里除了近万降卒之外,还有不少包括曹仁、满宠、庞德等人在内的高级将领,如果徐晃要攻击襄阳,那么他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先把曹仁等人一律斩杀,然后再和徐晃决一死战。
司马懿看完书札,心情和徐晃一样复杂。孙绍这样做很实在,实在得有些无耻。他很诚实的告诉徐晃,我就这么多人,你要来你就来,但是到时候曹仁这些人都会因你而死,曹操找你算帐,你可别怪我。你要不打,那么半个月之后我的援军就到了。
狠狠的一拳,却打在了空处,然后又被人恶心了一把。这就是徐晃和司马懿现在共同的感觉。
打?且不说能不能打得下襄阳,就说曹仁一条命你都赔不起。不打?不打他们到这儿来干什么,就这么和孙绍隔水对望?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的粮草有限,孙绍有水师,他肯定会封锁汉水,想从汉中运粮来,那是千难万难了。徐晃只带了两个月的粮,现在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原本指望能从襄城方向运粮来的,可是现在襄城已经易手了,关羽的危机解除了,徐晃却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襄城的意外失守,把徐晃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将军,我们已经成了孤军,不宜再在此停留。”平难将军殷署小心的说道。
徐晃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他原本手下只有两千多人,这次曹操让他攻击襄樊,特地另外调了五六外将军、近万人马暂时归他指挥,殷署就是其中一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殷署等人和他是平等的,是并不是做他的手下,只是目前听他的命令而已,仗一打完,他们的上下级关系就会解除。现在形势逆转,殷署他们有了怯意,要求离开樊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司马懿摇了摇头,他也明白殷署等人的心思,这个时候正是他这个丞相主簿起作用的时候。他挥挥手,让石苞离开。石苞也不多说,施了个礼,站到一边等回复。
“不可。”司马懿手一挥,打断了还要劝说的殷署,面色沉郁的说道:“有我们在樊城,孙绍就不敢轻离襄阳,关羽虽然有粮,但是他后路被截,不可能一点也不顾忌。至于江东和益州的援军,且不说他们会不会来,就算来,也至少要十天半个月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有足够的优势,没有危险。”
殷署等人互相看看,都点了点头,他们可以不把徐晃放在眼里,但是不能不听司马懿的,他在这里代表着丞相府,代表着曹操。
“出发之前,丞相已经下令伏波将军向西移动,副丞相也会率大军从邺城赶来,关羽虽然号称四五万人,但是他的人马大多是乱民,是乌合之众,一旦被围,就会不战而溃。关羽败退是必然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卡住他的退路,配合伏波将军和副丞相把他歼灭在南阳之内。”
徐晃看着侃侃而谈的司马懿,暗自佩服。这个年轻人口才好,他用全歼关羽的功劳把这些不坚定的将军们全给套住了,没几个人能看出他的私心。不错,关羽虽然现在没什么危险,但是他很快就会面临着从邺城赶来的曹丕和从合肥赶来的夏侯惇的夹击,说不定还有其他方向的曹军,他的败退是必然的,就算拿下了许县,他也守不住。如果他们死死的守在樊城,那么关羽就无法安全的回到汉水以南,夏侯惇是曹丕的人,这一仗最大的功臣就是曹丕,至于他们这些人在关羽和孙绍的夹击之下还有多少能活下来,那就不是司马懿要考虑的问题了。
徐晃虽然明白这些,但是他并不反对,他的出发点虽然和司马懿有所区别,但是他想立功的心思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五子良将,乐进死之前是右将军,于禁降之前是左将军,剩下的三个人都是降将,张辽现在是征东将军,这是建安二十年那一战换来的,张郃和他都只是个杂号将军,他今年已经六十了,能征战的机会不多了,如果再不抓住机会立功名,他大概终身只能做一个杂号将军了。
“那……我们怎么办?守城?”将军徐商不自信的问道。
“不能守城。”司马懿放缓口气,转过身对徐晃施了一礼:“将军,懿以为,樊城残破,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而且离汉水太近,不如向北撤,如果孙绍不追,我们就去威胁关羽的后路,和伏波将军、副丞相一起合围关羽,如果孙绍来追,我们正好可以反过来吃掉他。”他自信的一笑:“要论步骑野战,江东人又如何是诸位将军的对手。”
徐商等人笑了起来,笑得十分得意。司马懿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他们心眼里了,要论打水战,他们肯定不是江东人的对手,樊城离汉水太近,江东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他们很被动,可是向北就不一样了,孙绍如果追,他就要和他们在平野之处交手,如果不追,他们可以大摇大摆的直奔宛城,和夏侯惇、曹丕靠得更近。
一进一退,被动就变成了主动。
徐晃见诸将的表情,知道他们都没有什么意见,便点了点头道:“此策甚妙,诸君以为如何?”
一直没吭声的议郎赵俨第一个赞同:“应该如此。”
司马懿看了赵俨一眼,感激的点了点头。赵俨是曹操的亲信,别看他只是个议郎,可是他多次以监军或类似的身份督战,在诸将的心目中,赵俨比他更有份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三国大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