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好天气,皑皑白雪融化殆尽,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草原的雄鹰在摩天关前驻足徘徊。冒顿伫马于距离摩天关不足两里的一个大土丘之上,冷眼观瞧这漫漫雄关,豁儿赤带领三十名侍卫,随在身侧。冒顿身形壮大,面貌清爽,一双虎目射出冷峻的目光,仿佛能将人的心思看穿一般,广阔的草原上罕有人敢与冒顿的眼睛对视。这草原的雄鹰,草原的太阳,统兵征南,正是雄鹰高飞,艳阳高照之时。
摩天关建城已有一千年之久,大城依山而建,紧扼呼兰南下牧马的咽喉要道,为大宋北方门户。关极高,约几百丈,与白云相邻;城极大,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人口五十万,驻军近十万。进关的唯一通道宽约十丈,青石铺路,依山势缓慢上升,直至山顶的关口,恢弘气派,雄关漫漫,天朝上国的气度显露无疑。据说,路面的青石上黯黑的血迹随处可见,那是建设者的鲜血,那是勇士的热血。斑斑血迹,见证着岁月的无情,历史的沧桑。道路两旁皆为笔直的峭壁,猿猴难渡。这是一座骄傲的关隘,它从未被征服过,它是人类的神话。
呼兰人南下有三条路:一曰跨越摩天关,经晋州平原,直取大宋京城汴梁城,直线距离仅三百里,实为最佳选择,前提是必须拿下摩天关;二曰经云顶寨,进入燕京郡,越泰山、麟州、晋州三郡,饮马汴梁城。只是云顶寨亦为有名的雄关,大宋开国五大国公之一的护国公曹彬和他的后人世代镇守于此。大宋立国之初,护国公曹彬战功卓著,光耀山河,高祖武皇帝赵奢将燕京郡蓟辽府四县15000户赐给曹彬作为封地,爵位世袭罔替,令其子孙与大宋同寿。护国公驻节云顶寨,总领边关事宜。曹彬和他的子孙在云顶寨经营三百年,云顶寨富可敌国,谷物钱帛可用十年,城池极坚固,令人望而生惧。现任护国公曹爽,时年三十有余,体恤百姓,恩赏士卒,威望极高,志不在校六年前即大宋307年爆发于燕京郡的钟相起义,护国公封地内的百姓无一人从贼,可见曹爽是多么的受百姓爱戴。这第二条路也是难走的很。三曰翻越祁连山脉,跨越西域十几个国家,才能进入大宋。
“对面有什么动静吗?”冒顿用马鞭指着远处的摩天关,问道。
豁儿赤好象早预料到冒顿有此一问,从容答道:“一个月前,禁卫将军慕容楷被任命为摩天关总领,帅号称大宋最精锐的四万禁卫军入驻摩天关。原来摩天关驻军有差不多六万人,这么算,他们的总兵力达到十万。慕容楷一到,便下达了封关的命令,并派出小股精干部队封锁了小道,因此,近一个月内没有收到任何新的情报。”
冒顿微微颔首,道:“看来,慕容楷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说呢?”
豁儿赤五短身材,象粗木桩子似的,一张如刀刻过的大脸,看着不过是一名有勇无谋的武夫而已。事实上,豁儿赤外表虽粗陋,内怀锦绣千层,精明着呢。豁儿赤接过话茬,道:“大王所言极是。慕容楷出身官宦世家,其父为大宋左丞相,少年得志,成名于五年前的和朔府会战,为大宋青年将领中的佼佼者。他与年玄龙、年玄虎、闽王赵楠并称为大宋四虎将。没交过手,深浅没法估量。平原作战,我呼兰铁骑所向披靡,只是……况且……”
冒顿明白最好朋友的意思,呼兰铁骑纵然骁勇善战,可是与这高耸入云的雄关对撞,结果如何,实是难料;此次呼兰共出兵二十万,呼韩邪单于派长子冒顿率十万大军攻击摩天关,派最宠爱的儿子脱沃邻也是率十万军队作为冒顿的后援。如果冒顿攻关不下,再由脱沃邻继之,双方互不统属。同样的儿子,待遇是天壤之别啊!如果不是诸王、大臣的激烈反对,恐怕父亲早已立脱沃邻为储君了。冒顿当然知道本次出兵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立下大功还好,假如让脱沃邻拣了便宜,就不用指望大单于之位了。形势如此,冒顿早有计较,只是计将安出呢?
忽然冒顿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在马上栽了两载晃不两晃,最终还是摔落马下。豁儿赤和侍卫们吓坏了,手忙脚乱地一顿忙活,带着昏迷不醒的冒顿,向大营狂弛而去。
从军营回来后,尤半城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济州郡地图,发呆。最会使唤人的尤半城早已任命许褚为侍卫队长,给员额一百。队长有了,没有兵,那也叫事儿,可以招嘛!许褚从应募的人中千挑万选,最后选定一百名精壮的汉子。侍卫队的第一项任务是把王念孙家人腾出的房子清理一下,以作为尤半城等人的住处。住在客栈总归不是长久之计。倒不是尤半城假公济私,王念孙的房子就在太守衙门后身,实在是方便。上官云霓哪受得了尤半城的面壁独坐,和一个闷葫芦在一起委实无趣,便和莲儿一起跟随许褚他们去了。先下手为强的道理谁都懂,上官云霓怎么也要为自己选一处好一点的地方。
尤半城坐困愁城,束手无策。尤半城不能确定倭寇的登陆地点,以及进军路线。但是,倭寇将进攻济州城他是有把握的。理由嘛,也有几条:
第一,限于国力,倭寇倾国远征,利于速战。济州城为全郡的根本。如果倭寇能快速拿下济州城,则将处于进可功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第二,纵使小鬼子不再狂妄,变得聪明了,对大宋领土没有野心,不过想趁火打劫,捞点便宜。那么,济州城全城六十万人口,为济州郡最富庶的大城,也将成为倭寇的首选目标。
第三,尽管东瀛人有这样那样的劣根性,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无论是谁都不能抹杀了的。那就是团结。尤半城将济州城的三千多东瀛人都抓了起来,这么多的人质,不怕小鬼子不来。
第四,东瀛人狭隘、报复心极强。他们不懂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因为他们不是君子。尤半城在玄武城灭了鬼子的五千先头部队,又在济州城残害他们的同胞,是小鬼子最痛恨的人,而且尤半城满世界的嚷嚷,惟恐别人不知道一般,他们又怎能不来呢?
可是,如何能让敌人尽快到济州城来,使百姓少受些损失,为一难点;倭寇来了,敌众我寡,这仗如何来打为另一难点。围绕着这两个难题,尤半城绞尽脑汁,设想了多种方案,只是没有一种能令自己满意的。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尤半城一直认为自己还有些自知之明的。面临即将到来的战争,作为领导者的尤半城、年玄妙、陆小凤和岳旷等人无一不是菜鸟。玄武城的胜利,侥幸成分居多,是为特例,能够总结的成功经验委实有限。拿不出大家都满意的方案,胜利的希望实在是渺茫的很。过了多长的时间,尤半城无暇理会,整个人限于黑暗中而不能自拔。 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