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军位置上,仅能看到辽军的部分旗帜,根本无法目睹全景,更无法体会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他丝毫没有考虑,决然道:“太尉,下官愿去前锋观阵,不知太尉能否应准?”
李继隆一怔,王璇在他军中已不方便,把他放在身边,是看在皇帝侍臣的面子上。要去秦翰的前军,万一有失,怎么向皇帝交代?当下急促地道:“直阁就在本帅身边妥当,前方不久就要激战。”
王璇知李继隆担忧他的安全,但他并不认为李继隆担心的是他个人,而是他的皇帝侍从文官身份。
在稍稍迟疑后,道:“下官奉旨观兵,呆在中军怎能如愿,还望太尉行个方便,下官必然不会让太尉为难。再说下官虽然是文官,但亦是精通射御,比不得禁军将校,却也是能够自保。”
李继隆自知王璇在威虏军的事,但还是摇头,道:“王直阁乃官家侍臣,断不上军前造次。不然,本帅不好在官家面前说话。”
既然人家把话挑明白,王璇再强求就是难为人了,但他却认为能够参加这场大战委实不易,要不是王旦仓促回京,恐怕自己还是御营中,打发无聊时光。
心下主意定后,决然道:“太尉,下官就到张环的床子弩队中,想来也不会影响秦太尉典兵,还望太尉行个方便,下官感激不尽。”
李继隆见王璇一再坚持,他有些为难地动摇了,该劝说的已说完了,看来王璇主意已定,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侍从文臣,又十分的知趣,他可不愿意得罪。
想想,既然张环的床子弩在军阵之中,外层有几道重装步军构成的屏障,想来也不会有意外发生,逐道:“也好,那就由本帅的卫队调一什护卫,王直阁一切小心,切不可擅自前移军锋。”
“太尉放心,下官一切听从秦太尉安排。”既然李继隆应允了,王璇自是大为高兴,反正到了前面,李继隆也约束不了他,怎样观察军情,还不是由他了嘛!
当王璇去后,李继隆正在进行最后的调拨部队,却见内侍周文质骑马赶来,不觉道:“阁长前来何事?”
周文质勒住战马之后,急切地问道:“太尉,王直阁何在?”
“已去了前阵。”
“太尉怎可如此鲁莽?”周文质大吃一惊,他不待李继隆说完话,就急的变了脸色,道:“两军交战、刀剑无眼,太尉怎可让官家侍臣上前,咱家是奉了官家旨意,宣王直阁回到御营,这可如何是好?”
原来,冯拯前来奏事时,听说王璇去了前方,大为吃惊,劝谏道:“陛下,王公回京身负监国大任,岂可以王璇在前方涉险,再说王璇是陛下的内臣,万一有事怎生得了!”
赵恒这才醒悟过来,立即传召负责澶州西北防务的内侍周文质,前去宣王璇回来。
李继隆大为懊悔,早知道宁愿得罪王璇,也要坚持到底,彷徨无措间道:“两军交战在即,恐怕。”
“太尉先派人寻王直阁,把他带到中军。”周文质也算是一位知名的宦官,与秦翰一样在军中任职,在两军即将开战的时刻,拉个屁人啊!先把王璇请回中军再说。
只要王璇回来,一切都好办了,但他的话也没有说完,对面契丹军的战鼓敲响了。
此时,王璇也在十名卫士的保护下,到了东面的床子弩阵地,在这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对面契丹军庞大的队列。
那一道道由骑兵构成的马军横队,比起宋军的严密军阵,显的有些零散。
但那一列列高大的战马,一道道如同铁林般地马队,给宋军步军极大的压迫感,使等待契丹军进攻的宋军将士,神经都蹦到了极限。
这种庞大的场景,让他想到了当年在威虏军的铁林军。
李继隆在军情大好之下,也忘记了王璇存在,契丹马队已经和他打了两天,绝对是强弩之末。
再加上石保吉主力不断渗透,契丹后卫部队已经无法支援前方主力,战机稍纵即逝。
正是击溃契丹前锋主力大好时机,即命发兵进行反击,周文质也是明白人,更是节制澶州西北方面的内官,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果断的敛口不言。
当主帅进攻的军令传来后,前方节制部队的秦翰立即组织兵力进攻,整个宋军军阵有三支部队向对面的契丹军发动袭击,中间的是由数千人持有长枪大牌重装步军部队构成,这些隶属宣武军的重步兵,整齐步伐前进的气势非常壮观。
左右出动的都是来广锐军骑兵,在广锐军之后各有千余名轻装步军跟进,形成两道壮观的钢铁洪流。
如果说重重步兵推进,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城墙,那几千名广锐骑兵组成的两翼马队,就是两道钢铁旋风,足以摧毁一切敢于抵挡他们的力量。
广锐军自不必说,后面出战的各有六个指挥振武军,他们在河北历次战斗中,都是和来自河东的广锐军相互配合,可以说是老搭档了。
师宣臣的八千殿前司骑兵,在重装步军之后,做好了冲击的准备,这一仗广锐军负责两翼,他们负责突击。
对面的契丹军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契丹军军阵也很庞大,有数以万计的马军和步军将士,但宋军的战壕和辎重车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各部队难以展开,更无法大方向迂回。在宋军的反击中,显露出混乱的趋势。
随着宋军马步军不断接近,他们使自己的马军优势被化解的荡然无存。
王璇当此大战,面对契丹新一代的统帅,心情非常激动,振臂高呼道:“有哪个愿意随本官出战?”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百余名宋军将士的响应,但张环却不愿意了,厉声道:“大人是官家身边的人,岂能再向前去。”
王璇稍稍愕然,却不以为然地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意沙场,本官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大措,有何不能上战场的?” 大宋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