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越三国之新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主公!在下以为,现在应当向董贼妥协,所有迅即消灭姜轼,张燕,凌操,潘远一系才是首要问题。”许攸如是说道。
“在下以为不然,虽然董贼一定不会伤害盟主,但是这保持现状,姜家军一定会有机会消化他们的地盘,这样长此以往,才是对我们的真正不利。现在姜家军最多时机控制千万人口。但是如果让姜家军在修养生息一会,那么姜家军就是一千五百万人口。姜家军多了五百万,我军少了五百万,这就是一千万的差距。我们应当乘此时机,猛攻姜家军阵地。”沮授如是说道。
“丰也认为如此,一旦战火平息,最后的受益者将会是姜家军。等姜家军缓过气来,那么他们就会有席卷天下的气势。”田丰附和沮授道。
听到这样的分析,许攸就冷笑起来,“那有如何?我们现在四面楚歌,投降还能活个一年半载,不投降,只要四面大军会合夹击,我军就是要倾覆。”
”所以现在我提议让董卓加入我们,董贼绝对不是一个不懂形势的人。他一定知道现在姜家军每战必克所代表的含义。所以我们现在应当立刻联系董卓,组建反姜家军联盟。“沮授如此说道。
”嘿嘿嘿,好在你也知道姜家军每战必克,这样我军即使有百万人马。现在又能耗得过姜家军?姜家军每过一个地方,就会搜刮世家财富,我们真的耗得过他们?不要开玩笑了。而且西凉董仲颖这个老匹夫,受了我们那么大气,万一气急了,不同意呢?”许攸继续反对。
“因为姜家军掠夺世家财富,所以我军一定会万众一心。而且大汉人口,十之六七可是在河北以及中原。他姜轼有一千五百万,我军加上世家的隐藏户口,有三千万,倒不是没有可能。这样我军还是耗得过姜轼的。”虽然这些数据都是黄巾之前的,但是现在参考一下,还是没有太大问题。好吧,仅仅只能参考一下。
“那天火怎么对付?那精兵怎么解决?那火枪怎么对抗?还有姜家军盔甲精良,我军如何战胜!“许攸立刻质问道。
”可是我们现在不打,以后也是必死的结局!“田丰立刻争锋相对,”不如乘着现在,姜家军还算是可以压制的时候,即使用人海战术填,也要把姜家军填死!据我所知,姜家军在黄巾战场上,面对黄巾的人海战术也是无能为力的。“
”至于那火枪!我军大不了用劲弩对抗。至于那火炮,大不了让工匠仿造。实在不行,就用幽州的马兵冲击。而且我们可以训练出姜轼一样的军队,现在我们就是不要让姜轼能够消化。“
”这更需要时间。“
”我们必须先拖住姜家军,不然我们即使有新军也没有什么用处!“
”你这是铤而走险!“
”你这是食古不化!“
……
最后袁绍实在有点忍不住了,道:”够了!“说完后袁绍就抱着脑袋,沉思一会,忽然,袁绍想起来一个好主意:”不如我们拥立刘虞当皇帝,最后让刘虞分封姜家军各派系为王,促使他们独立,如果能够为我所用,那么岂不美哉?”
“主公(盟主),万万不可。主公如此做董卓一定会恨不得杀了主公,刘虞一定会寻机自尽!请主公(盟主)三思!”大家这个时候虽然话语不同,但是意思相近。
袁绍听到这里也是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后袁绍开问道:“那么不如投降董卓,最后让小皇帝分封诸侯,最后要是拉拢到姜家军只要一个派系,那么就会非常舒服了。”
这个时候大家互相看看,虽然感觉这个计划有点奇怪,但是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白马之盟,异姓不得封王啊。”
“王莽都能受禅,什么异姓不得封王?现在汉室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行此权益之计有什么不对?不能封王,可以封公嘛。”虽然袁绍的话真的有点大逆不道的意思,但是反正他们都反董卓(汉)了,这种问题也不会怎么纠结。
但是封公,这真的让他们感觉有点微微不舒服。因为这些泥腿子都能封公了,那还得了。但是如果真的成功,以后卸磨杀驴倒也不是不可以。
公的爵位,在古代可是有资格建国的,建立公国。几乎和王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没有人反对,就让人和董卓交涉吧。”
……
”哦?你说现在你们愿意以我为尊,共同讨伐姜轼?“董卓听到这些还微微有点惊讶,最后听到对方的分析,了解姜轼的实力的时候,董卓也是微微惊讶了。
这天下的局势只有平衡的时候,他董卓的中央权力,才有足够的力量。现在姜家军只要再消化一下自己的力量,席卷天下就是时间问题,那么他董卓还玩个屁。
不过董卓也没有太过兴奋的表示,毕竟他要是一下子同意,那还有什么威严。人家想反抗就反抗,想投降,就投降,那他董卓不是很没有面子吗?
所以董卓最后提出要求道:”只要你们给我十万黄金,这事情就过去了。“董卓还能要啥?土地?他有大义的名分,随便任命官吏,为人民实际势力不大,还不是董卓缺少足够多忠于自己的官吏。
钱?洛阳真不缺这个东西。既然如此,董卓就随便意思意思了。
”所以说,你们想让我,分封张燕他们这些个姜家军支系为公,然后促使他们能够从姜家军分裂,最好还能向朝廷效忠?“董卓感觉这个手段有点意思。同时叹息,姜轼干什么不好,为什么喜欢搞那么多飞地,这样还怎么保证控制?
之后,董卓就说道:“你先回去,我以后给你答复。”
等那人走后,董卓问李儒道:“不知道文优怎么看?”
“答应他们,同时派遣使者,说只要愿意为朝廷效力,就封他们为王。而且只要分封他们之后,相信即使姜轼的心再大,也一定会猜忌这些被分封为王公的家伙。而这些王公知道前边高祖的故事,显然也绝对不会太过忠于姜轼了。只要姜轼的势力追求割据,甚至独立,那么这样,对我们的生存,就非常有利了。”李儒如是说道。
“文优说的是。”董卓也是感觉李儒说得差不多。现在姜家军的势力也是太过让人绝望了,所以必须给他们一刀。最好能够争取一点时间,把姜家军的装备仿造出来。
如果不是姜家军的武器,姜家军就不会有今天,这是一些保守势力的看法。
“文优,这件事,就给你负责吧。”董卓说道。
“遵命。”
我倒是有点好奇,这姜轼到底有没有手段迎接这一切。董卓在心里这样想。
嗯,董卓现在没有真正见识,姜家军的力量,所以董卓这个时候虽然害怕,但是有一种自己其实可以和姜家军较量的错觉。
随后没有多久,汉室朝廷宣布封张燕为晋公,潘远为吴公,凌操为齐公,姜义为越公,李靖为南公。命令他们听朝廷号令各自返回自己的封地。嗯,这里唯独没有封姜景轩为公。
于此同时,汉室朝廷的使者,也是不断地与这些国公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加入朝廷阵营,或者,中立。
接下来,于此同时,反董联军不仅仅没有返回各地,甚至反董联军,得到董卓地粮草支援。最后反董联军不向西,向东边徐州方向进军。 穿越三国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