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袭黄金时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要不也在目前的来稿中发掘发掘?他皱了皱眉,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爱情题材小说,他有些头大。什么灰姑娘爱上白马王子,什么风尘女子恋上大学生,什么乱伦恋,什么三角恋,什么隔代恋,什么品貌俱佳的女中学生爱上流氓混混,倒也不能怪编辑眼光。放眼望去,整个出版界在活着的书籍中,好像也就只剩下爱情小说了。可对于这些书,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他自己都不感兴趣自然更不敢给读者推荐了。
他总觉得这只是一阵风而已,只是这个躁动的时代浮躁表现而已,早晚肯定会刮过去的。爱情这个题材被大家嚼烂后,该会有新的题材重新占领目前这个看起来遍地是套套的时代。这个新的题材会是什么呢?或者说新的主题会是什么呢?历史?西方文化正当其时,历史的风一时半会应该挂不过来。传奇?商战?官场?农村?农民?海外华人?乡愁?一个个题材过电影一般在艾森的脑海里浮现,但一一被否定。
他的思绪停留在乡愁上。在这个充满高度流动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而奔走他乡。夜深人静时,乡愁肯定会徘徊在那些身在异乡的中年人脑海里。他们也正是这个社会的顶梁柱,消费能力肯定没得说。一部好的乡愁小说应该能够抚慰他们寂寞的心灵。
按捺住内心的喜悦,他去了趟编辑部,让李编辑跟着他回到自己办公室。
李编辑一头雾水,问他有什么事。
艾森让他坐在沙发上,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编辑。李编辑听了后,仔细地思考了一阵,说:“乡愁市场肯定有,但是应该会更大些,不单单是中年男人。”
“李老师也觉得可行?”艾森听了李编辑的意见后,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毕竟真的按照这个方案落实的话,失败了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没问题,爱情这场风差不多也快要刮过去了。”李编辑点了点头说。
“要不咱们在内部再开个会讨论讨论?”艾森毕竟才来了两年,虽然是执行主编了,但是底气依然不足。
“小艾,这个固然好,可是——”李编辑停下了话头。
“李老师提醒的对,确实是该和东方主编沟通下。”艾森有些感激地说,上次就是因为自己冒失地越级找了老董事长。书虽然大卖,但东方主编也没少给他小鞋穿,不过他并没计较这些,见到东方主编时依然是客客气气的。
他让李编辑先在办公室里等着,自己去了主编室。
东方主编正在和人打着电话。
艾森便站在一旁等着。
终于,东方主编的电话打完了。
“小艾,有什么事?”他把听筒放到电话机上说。
艾森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东方主编。
东方主编点了点头,说:“你和编辑部再沟通沟通吧。”
艾森没想到会这样顺利,本来他已经做好了阻拦甚至是拒绝的准备。仅仅因为作家和他意见不同,便把作家的书打入冷宫,连李编辑也遭遇无妄之灾。这样的胸怀实在是让手下人胆战心惊。
“李老师,东方主编同意了。”艾森一进自己的办公室就对李编辑说道。
“同意了就好。”李编辑倒没流露出太多的表情。
“我们现在去和大家商量商量吧。”艾森说着就大步流星地朝编辑部走去。
李编辑跟在他后边,望着这个比他年轻不少的小伙子,心里有些欣慰。他自己没想到先前那个多少还有些生涩的小伙子现在居然能独当一方了,做事还这么干脆利索。
到了编辑部办公室后,艾森让李编辑走在前面。
大家都在做着下班的准备,倒茶根的倒茶根,收拾办公桌的收拾办公桌,说笑的说笑,并没人注意到艾森进来了。
李编辑咳嗽了一声,大家这才看到艾森来了,这才坐回各自座位。
“实在是抱歉,耽误大家一点时间。”艾森没有坐在李编辑替他拉过来的凳子上,而是站在那里首先倒了个歉。他其实能理解,好卖的书就是那几本,教辅也只需要学期开始前一两个月重新排序,补充或者调整下个别习题,这些事通常都外包给了中学的老师。他们也就是挑挑错别字,并没多少活可忙。教材这头大肥猪肯定是落不到他们头上的。上班无非就是聊聊天而已。
大家并没说话,沉默地坐在那里。
艾森于是把方才的计划又说了一遍,然后看向大家。但还是没有人吭声。
“也要下班了,这样,大家回家琢磨琢磨,如果觉得好,咱们日后就往这方面多使点劲,如果觉得方案有疏漏的地方,请各位前辈多提提意见。我先谢谢大家了。”艾森说着鞠了一躬。
“这个,艾主编,我们回去会好好想想的。”大家这才七嘴八舌地表着态。
“好,那我们明天早上继续讨论,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艾森这才转身离开了。
当晚,艾森又把自己关在屋内,反复地思考着那个方案,补充着细节,琢磨着该和那些作家发征稿函。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这才打着哈欠定了闹钟,爬上床睡觉了。
闹铃响起,艾森一骨碌坐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快速地洗漱完毕,向公交站台匆匆赶去。
公交车上,他拽着扶手,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方案。
办公室内,艾森烧开了水。一壶冒着水汽的茶正蹲在办公桌上。
办公桌后,艾森坐在办公椅上,手上正拿着一个在站台买的煎饼。下一刻,酥脆的煎饼便进了艾森的嘴巴。
此刻,艾森的脑袋依然没有闲着。没错,他还在想那个乡愁征稿。作家会按照他的思路来写吗?如何让作家相信乡愁可能就是下一个热点呢?他手头上的那些作家能写好吗?是公开征稿,还是内部沟通呢?公开征稿成本太高了,但是可能会有高质量的新人露头。内部征稿倒是保险些,成本自然也低,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稿子又该怎么办?他一时觉得茫无头绪。
攘外先安内吧,说不定那些编辑们有什么高招。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他在吃完最后一口煎饼时想到。
“各位前辈好。”艾森此时当然是在编辑办公室里了。
大家点了点头。
艾森并没有那种被轻视了的感觉,自己毕竟还年轻。在座的诸位年纪都比他要打不少,前辈自然当得。
“小艾主编,你昨天说的那个计划,我个人觉得很好。”李编辑首先开了口。
“谢谢李老师的支持,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艾森又把眼睛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都把眼睛看向地面。
“如果大家没有异议,那咱们就这么定下来。”艾森又扫了一遍诸位前辈。
诸位前辈还是把眼睛看向地面。只有李编辑向他微微地笑了一下,表示对他的支持。
“好,那咱们就定了下来。未来还需要诸位前辈共同努力,让我们公司更加辉煌,让我们的腰包更鼓。”艾森特意把最后一句话说的重了点。
大家这才露出点笑意。
于是艾森就走了。
走了以后的艾森在办公室内想好了按照先前的征稿流程,先在已有的作家资源里挖潜,实在不行然后再征稿。接下来是分工,他自己也有针对性地联系了一些作家,剩下的便都让其他编辑联系去了。
艾森挪过电话机,拿出电话本,拨出了一串号码。号码很快接通了,艾森现实寒暄了一阵,然后把话题转向征稿的事情上来。那个作家愣了下,没有接话,只说自己现在比较忙,正在赶一部小说。艾森只好挂了。一通电话打下来,并没有几个作家愿意来写稿,要么是赶稿,要么是准备转行,要么是改写中短篇去了。就是那个被自己挖掘出来的《破碎的时代》的作者也说自己正在写一部关于商战的小说,正好写到一半。他相信这个作者,因为上次和他聊天时,他曾经提到过他在写的小说。
他去了一趟编辑部,编辑们反馈来的消息和他的差不多,也是没人写。李编辑联系的一个作家倒是有些犹豫,但是名气不大。李编辑自己也拿捏不住。
艾森听了,把那个作家的电话要过来。
李编辑便把号码写给了他。
艾森回到办公室,用座机打通了那个作家的电话。
“你好,是南海文化出版公司么?”听筒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一荷,是你?”艾森没想到这个作家居然是党一荷。
“呵呵,自然是我,不会这么快就忘了老校友了吧。”党一荷开玩笑地说。
“哦,刚才李老师在电话上和你说了吧。”艾森没有接茬,直接把话题转了过来。
“嗯,李编辑方才联系我了。”话筒里,党一荷的声音有些不耐烦。
“怎么了?”艾森听出了她的语气。
“没,没什么事。”话筒里党一荷的声音有些犹豫。 逆袭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