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北大唐帝国

第142章 长芦晒盐坊

南北大唐帝国 星辰皇族 5007 2021-04-07 0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南北大唐帝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咚咚……”

  一支由数十辆马车和数百骑马队组成的队伍沿着沧州与幽州交界的漳水向东行驶。

  正月,正值河北百姓播种时节。

  河岸边的田野里农夫们在田野里赶着耕牛犁着一块块平整的方形田地,年长的小孩和家中妇女也在田地里帮工。

  当这支衣着不凡的队伍经过时,着实吸引了田野里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平民百姓,一个个撑起劳累的腰身注视从眼前经过的车马,对着那一辆辆装饰不凡的大马车滋滋称奇。

  “娘,那些马车怎么四个轮子啊?”从未见过四轮马车的孩童寻问着自家娘亲。

  可他们的娘亲活了几十年也同样没见过,也没从长辈或远方的相邻那听说过,只得含笑对着自家孩子糊弄道:“可能是那些贵人们嫌两轮马车不好看,就装了四个轮的。”

  乡人们好奇的打量这只穿着不凡的车马队伍,心想着这是城里哪家的豪门家眷到乡下来游玩了。

  李煜也甚为好奇的打量着田野里忙作的乡民们,观他们的衣着,不论男女老幼都打着补丁,小孩的脸也是蜡黄色,能一眼找到瘦高个却找不到一个微胖的汉子。

  无奈中一声叹息,这里毕竟不是一千三百多年后的环渤海经济圈,又不像东南沿海物产丰富拥有大量优质海港可以发展海外贸易。

  北方的沿海就代表着穷乡僻壤,此地方圆上百里无一县治只有乡村就可见一般。

  要知道,这里可是后世的天津啊!

  后世的京津门户天津市现在只能找到一片沿河而居的乡村,流经天津的海河现在叫漳水。

  没有繁华的天津港口,只在入海口处矗立着一座近三年新建的燕王府幽州造船坊。

  杨诗雁坐在马车上呼呼大睡,自从四轮马车造出来后她就喜欢上了这种马车。跑起来一点都不像那些两轮马车那么颠簸,简直就是出门在外安享路途的必备神器。

  为了自个往后在路上能有个安稳的日子,杨诗雁找上李煜死缠烂打硬生生不花一文钱定做了一辆做为自己的车驾。这大冬天的,坐在舒适的马车里,舒舒服服的睡一觉醒来说不定就到目的地了。再也没有了以前路途上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煎熬。

  “诗雁姐醒醒啦!”

  李采灵晃着杨诗雁的胳膊道。

  出于对遥远的安东好奇之心,不想在家中受到太多拘束的李采灵说服闺蜜杨诗雁,在离开长安时俏俏的将她带上了马车混在了李煜返回安东的车队里。直到登上渭河船只入黄河了李煜才发现队伍里多出了这么一号小娘。

  最终在李采灵楚楚可怜的眼神攻势下,杨诗雁一旁说好话,李煜只得答应带上她。

  “何事?”杨诗雁揉着睡眼松松的媚眼道。

  “四郞不是先返回幽州中待数日再经辽西去安东吗?怎么沿着漳水向东行驶了啊?这向东可是去大海了啊!”李采灵疑惑的问道。

  杨诗雁拉开窗帘看下,窗外还真是一条大河,颇为慵懒的倒头蒙上貂皮披风就睡,貂皮衣里传来嗡嗡声道:“四郞应该是去看他在漳河入海口处的幽州造船坊,这条河的尽头也就那够他挂恋了。”

  “哦!”李采灵堵气的撅着小嘴望着窗外,心里埋怨着诗雁姐就知道睡,一个人坐在马车里多无聊啊,也不陪陪我。

  李煜本可以按去年回长安的路线返回安东,但考虑到幽州可还是归自己这个幽州大都督管,不回去看下可说不通。便决定饶道幽州,视察下幽州情况再返回平壤。

  只是进入沧州地界后李煜突然想到一个前世中学地理上介绍的名字-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那可是后世Z国产量最大的盐场,其产量约**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可了不得。

  李煜突然发现自己这几年忙碌的竟把海盐这种大杀器给忘了,在后世长芦盐场边上只造了座不大不小的造船场,真是暴殄天物!

  懊恼不已的李煜调转方向直奔幽州造船坊,一纸书信将赶回幽州主持商务的崔玄召来。

  当队伍到达幽州造船坊,坊主安排歇息场所时,崔玄也到了。

  李煜急冲冲的召他来就是商议在幽州造船坊边上的海边搞一个晒海盐的晒盐坊出来。

  唐朝的盐来源分三种,井盐、池盐、海盐。除了池盐可直接从盐池取用不必煎煮外,如河东解盐,井盐、海盐都需要铁锅煎煮得来。

  池盐遍数大唐也没几座盐池,产量也不可能供应得了数千万人口之需。

  应此,大唐食盐供应来源形成了西北主要是池盐,西南主要是井盐,山东、江南、岭南地区就是海盐的格局。

  大唐大部分人口恰恰集中在山东、江南两地,李煜要是把盐田晒盐法搞出来,生产大量廉价的海盐,恐怕连西北、西南的池盐、井盐都会受到冲击。

  前世李煜也是看了不少穿越小说的,哪个主角穿到清前不是在海边搞盐田晒盐法,盐一晒出就日进斗金。

  从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开始走上称王争霸一统天下,不对,一统世界的伟大征程。

  YY过头了,一统世界跟本不现实,李煜摇摇脑袋呵呵一笑。

  地球虽不大,可对于没进入现代科技文明的人类来说还是不小的,想统一世界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为此,李煜不得不隔着一千三百多年的时空对那些小说作者伸出一根中指:你爽就爽嘛,你他娘的爽过头看着有个毛意思。

  李煜将准备晒海盐的想法向崔玄提了下。

  崔玄倒是没意见,只是丈二和尚摸着脑袋不明所以的问道:“这海盐咋晒的?”

  “怎么晒的?让吾想想!”

  李煜也有些迷糊,脑子一时灵光想起了晒盐,可具体怎么做的也就一个映像。

  “这盐田好像是先在海边整片滩涂,分成方块田即为盐田,再将海不引入盐田中,经历风吹日晒,水份蒸发,盐田里就留下海盐啦!”

  李煜高高兴兴的将想起来的盐田晒盐法对着崔玄讲道。

  崔玄虽有些吃惊李煜是如何想到直接晒海水得盐的,不过一下就想到关键性的问题,“就这么晒出来的盐能吃吗?”

  “哦?好像还不能吃。”李煜呵呵的有些尴尬道。

  海水里晒出来的盐可不是是盐就能吃,里面可有好多种盐,是能吃死人的,应此必需是食盐-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才行。

  “好像还要制卤,这个过程好像就是将一个盐田里的海水晒一个一两天后再转到另一个盐田里,依次转几个盐田这卤好像就制好了。”

  李煜翻腾着脑子不确定道,希望自己前世看的那篇晒盐法没记错,不然就太丢面子啦!

  崔玄则满脑门黑线,心中呐道:什么叫好像?殿下你能确定点吗?

  “对了,还有个结晶这一步骤。”

  李煜一喜,暗自庆幸自己又想起了一步。

  “殿下,咱们还是老方法,招几个制海盐的老师傅来试验殿下的方法,从中摸索门道怎样?”

  崔玄不得不笑着提出这个实验检验真理的笨方法出来,就如几年前李煜霸气的对陷入技术难题的匠人们说的:几个能工巧匠不行,那就招十个,十个不行那就招百个千个;一年不行就两年……

  李煜甚为欣赏的拍了拍崔玄的肩膀道:“这个方法不错,不愧本王将产业交给汝打理,速速组织人手把盐田弄出来,争取早日出盐。”

  “请殿下佳候某的好消息……”

  崔玄回到幽州后就马不停蹄的派人四出重金招揽制盐匠人,十日后就带着一帮盐工再次回幽州造船坊勘选盐田位置,最后选定幽州造船坊北岸的大片滩涂,整理起了盐田试验摸索李煜的晒盐法。

  也许历史就是那么巧,崔玄等人选定的恰恰就是一千多年后长芦盐场所在地。

  上报李煜赐名时,李煜直接用了后世的长芦二字,长芦晒盐坊就此诞生。 南北大唐帝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