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汉第三帝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诸君上次集会,使皇甫公得到赦免,可见诸君的力量已经能够影响朝局。”
刘曜先阐述了一下事实,然后借此告诉他们,洛阳的太学生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若离开滇池,贪官污吏定会卷土重来,那时‘汉夷’矛盾再起,西南地区的吏治必将败坏!到时候百姓怎么办?谁来替他们做主?”
刘曜虽然用的是反问句,但答案再明显不过。
张俭等人的书可不是白读的,脑子转的不慢,很快就明白了刘曜话里的意思。
再联想到刘曜已经举家搬来滇池,用行动表明了他打算留在滇池治理边境的决心。
若张俭再“叽叽歪歪”,那就太不懂事了!
张俭见刘曜决心留下,也不再强劝。
他想到未来的黑暗,忍不住感叹道:“宦官专权,败坏民政,这样下去,国将不国!我已四十有八(虚岁),不知还能活几年,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见到宦官的覆灭,还天下一个太平!”
张俭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刘曜看着两鬓泛白的张俭,不忍心见他悲伤难过,于是开口道:“其实,若想天下太平,倒不一定非要消灭宦官。”
“刘景升,你莫不是与朝中阉人有故,为何替他等辩解?”忽然有人厉声指责道。
众人寻声看去,发现说话的是蜀郡张氏子弟张俞。
张俞字升济,看起来年龄也不大,估计和刘曜差不了几岁。
或许他与宦官有深仇,听不得别人说宦官的好。
但问题是刘曜刚才压根就没说一句宦官的好,只是表达了他的观点而已。
众人对于张俞的过激反应大惑不解!
张俞发现众人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脑子一转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太莽撞了,于是不好意思的道:“因家父遭阉人陷害而死,故在下对阉人过于敏感。并非有意打断刘使君,实为是在下之过!在下之过!”
刘曜不愿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他顿了顿,接着道:“请问诸君,国朝世祖在位后期,天下难道不太平么?”
他话中的“国朝世祖”指的是开创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
众人默不作声,等于是认同刘秀在位后期天下是太平的。
刘曜又接着道:“章、明两位陛下在位时,天下难道不太平么?”
他的话音刚落,众人之中的聪明者已经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见,‘天下太平’与朝中有没有宦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刘曜话锋一转,忽然问道:“那诸君认为‘天下太平’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张俭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有明君在位!”
“诸君也如此认为么?”刘曜看了其他人一眼。
见众人并无异议,刘曜接着又问道:“那当今陛下难道不是明君?”
“这?”
众人说不出话来了,就连张俭也陷入了沉思。
张俞却道:“是阉人欺下瞒上!”
他这话说的似乎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
所谓明君,应该是知人善用,亲贤臣,远小人。
按照张俭的所言,既宦官欺下瞒上,那就是皇帝用人之过错。
一个分辨不了贤臣与小人的皇帝,怎么能算是明君?
因此,张俞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细细一想,觉得自己又说错了话。
他红着脸道:“愿闻刘使君高论!”
刘曜道:“高论不敢当,只是一点愚见。”
顿了顿,他继续道:“陛下之对错,在下身为汉室宗亲,不好议论。”
“但在下既然是汉室宗亲,自不愿见到汉室江山日渐衰败。”
“在下认为,若想天下太平,只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那就是朝中一半以上的掌权者,皆为清流!”
刘曜说的其实就是一句废话,谁都知道吏治清明的时候,老百姓能过好日子,天下自然太平。
“明君亲贤臣,故朝中多为贤臣,贤臣使吏治清明,而至天下太平。”
“没错,正是此理!”
众人顺着刘曜的逻辑仔细一想,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贤臣在哪里?在我等士人之中!”
刘曜此言一出,现场众人皆点头称是。
“因此,只要天下官吏之一半以上皆为清流士人,何愁天下不太平?”
“正该如此!”张俭第一个附和道。
“就该如此!”岑晊第二个附和道。
“是此理!”王章第三个附和道。
“是这样......”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刘曜看着众人的反应,忽然有点忍不住想笑。
他穿越之前从小学读到大学,整整十几年的岁月都在读书,怎可能不知道大部分读书人脑子里想的什么!
“我若当太守,会怎样怎样怎样......”
“我若做县令,会怎样怎样怎样......”
“我若.......,会......”
一言以蔽之,士人想掌权治天下!
在众多士人之中,必存在着真心为民请命,一心造福百姓,毫无私心的圣贤!
但就目前的大环境下,想要造福百姓,除了做官,还有别的途径吗?
答案是没有!
益州郡的百姓集团是刘曜整出来的“国中之国”,形式上取代了当地官府的职能,本质还是牧民的“官”!
“既然诸君认同在下的观点,那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便可实现天下太平的目的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天下一半以上的官吏成为清流士人!”
刘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搞科举制。
想在这个知识被强宗世宦所垄断的年代搞科举,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刘曜已经掌握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而且早在两年前就秘密建立了造纸厂和印刷厂。
但他不可能傻乎乎的把造纸厂和印刷厂拿出来,然后告诉众人他能在一年之内印刷上百万册图书!
他若真那么做了,等于是在找死!
强宗世宦必定会想尽办法干掉他!
因此,刘曜不愿再多言,他需要让张俭等人自行思考。
只有众人先拿出各自想出来的办法,进行交流,最后选出大家都认为可行的那个办法,才是真正有说服力的。 汉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