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是好天气啊!”
“呃……嗯!是啊,真是阳光明媚,多云转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说了韩镇之后,几人实在是不知道接着还能说些什么了。
程宗如和张勇两人在一旁老神在在的想着自己的心思,想着张道的与众不同,想着张道能够成就的大业……
至于张辽,他就更加没有主动找话题的习惯。故此,他在一旁大眼瞪着小眼,好奇的看着张道和王召,好奇他们两人是怎么能够将没有一点营养的话题,说的如此津津有味。
对于王召而言,平日里,不论是任何场合,和任何人,只要说起他感兴趣之事,他都能侃侃而谈,如长江大河般滔滔不绝。但是,一旦如同此时的这种情况,指望他找什么话题,就有些不现实了。
说到底,他不适合找话题,他也不善于找话题。
倒是张道,能够偶尔说几句,提起几个话题,让着半个时辰的气氛,还算活泛。只是,张道心中毕竟还在担心那先行一步的二十二人的情形。故此,半个时辰的毫无营养的交谈之后,他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
王召或许是发现了张道的话题,也将要说完了,就想着也主动找一个话题来。
所以,就来了一句惨不忍睹的“今天真是好天气啊!”。
在王召记忆之中,自己严厉的父亲,在待客之时,时常就会聊一些天气之类的话题。往往能够达到气氛融洽,宾主尽欢。既不会冷场,又不会涉及到什么令人尴尬的问题,或是其他们干的不能宣之于口的话题。所以,在王召想来,天气,甚是一个救场的好话题。
可是,之所以要说王召的这一句话,是惨不忍睹的,就是因为王召忽略了一些东西。
至少,王召怕是忘了他父亲说这一句话时,必定是神色和煦,显得很是悠闲。在这个时候,才与他人如此谈笑风生,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往往能够达到活络气氛的效果。
而王召说这一句话时,是怎样神态啊!
正襟危坐,面色严肃的一塌糊涂……
却也没有任何铺垫的来了这么一句。令转折来的很是有些突兀。怪不得一向还算机灵的张道,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一句话的意思。幸好在上一世的记忆之中,有一句话却是描述天气的佳句:“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
当然,张道再是诧异于王召那一句颇显得怪异、甚至滑稽的闲谈之语,他也不会让自己的话,变得比王召更加滑稽。故此,那句上一世人人皆知的话中的今夜,就被张道机智的不着痕迹的抹去了。
至于接下来张道说的那两个出自上一世一位伟人之口的词语,却是连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鬼使神差的加上的。
所以,两人的对话,在怪异之中,终于显得稍微有些契合了。
“今天真是好天气啊!”
想象一下,王召此时正襟危坐,严肃而又认真的说了这一句话的情形。
“呃……是啊,真是阳光明媚,多云转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再想象一下,张道的愕然,机智的应对,以及以及前言不搭后语的一句话。
不知旁人是如何,总之,在场的张辽以及程宗如、张勇三人,是以巨大的毅力,才忍耐住了即将出口的笑声。
看着张辽三人嘴唇用力紧抿着,那一副略显怪异的神情,王召再如何,却也是知道,自己的话题找的看来是有些拙略!自己,怕是真的没有这种天赋了吧……
王召心中长叹一声,君子不器,不器。再是不器,也不是万能的啊!
罢了罢了……
“昨日午间的一场大雨,令得天地为之一清。在下原本就颇喜此处特有的北国风光,此时却更应该前去领略一二。如若今日不赶路,在下就在城内随处看一看,也不枉远行这一次。”
王召说的坦然,张道答得也真诚。
“嗯,仲升兄既是游历,合当如此。不过,上午定然是不赶路了,下午却仍不能确定……”
不待张道将话说完,王召就接了过来:“嗯,那在下,午间便回就是了!另外,可否……呃,还是烦请程先生,派遣两名勇士跟随在下左右吧。边境之地,不太平啊!在下一介书生,无缚鸡之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却是心中没底!”
王召提出这个要求,却就在张道几人的意料之外了。
自那日山谷中发现土豆之后,对于王召,张道就有了一丝提防。这之后,虽不至于限制王召的行动。但是,至少,对于王召平时的举止言行,张道是比以前更加上心了一些。
王召与他们同行之时,自然还好说,不用特意去注意。而若是王召离开客栈,离开他们的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就会有人跟在王召的后边。
当然,不至于光明正大的告诉王召,我们有人跟踪着你。但张道交代那些跟在王召后面的人,也并不用刻意去掩饰身形,更不用掩饰装饰。所以,这些天下来,王召心中自是已经明白了。身后那些显得很是业余的跟踪者,根本就没想着隐去身形,也没想着让王召摸不着头脑。
想来,就以王召的反跟踪的初级水准来说,若是张道他们派去的跟踪人,有心隐去身形的话,王召根本就不会发现分毫。
不过,没有可以为之,也就没有可以的恶意。如此一来,他们之间倒也显得心照不宣了。
张道顾忌王召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是又不愿真的和王召有了龃龉,故此才如此。而王召自然也明白这些,心中虽有些不情愿,但是,他也是睿智之人,也通事理人情。王召知道,张道能够如此估计两人之间的情分,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
若是换做旁人,自己身为天下顶尖的世家子,对于一名路上相遇的游历书生,哪里会这么客气。
派几人终日“看护”左右,都是最好的情形。直接关起来,等事后发落,也是可以有的。甚至于,因此被害了性命,也不是不可以想象的。
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子来说,一名路遇的书生的性命,的确不算什么太过重大的事。而张道既然仍旧如此顾忌他们投契的情分,已经甚是有血有肉的实诚之人了。
但是,被人跟踪,终究不是什么可以高兴的事,也有碍于两人的交情。所以,王召才也没有多说什么。
想来,若是被张道知道了,他的这种行为,居然还能得王召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实诚人的评价,他却是不知作何感想了。
这等结果,就是身份的好处了!
就如同上一世历史之中,有名的三顾茅庐的典故一般,其中有几个关键之处的因缘巧合,才令得此事成为了传世的美谈。
莫说别的,单单只说刘备的身份,就是其中很是关键的一点。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刘备贵为当朝皇叔,但却只有一个新野小县的地盘,兵少将寡,粮草不足。所以,在此情形之下,他的三顾茅庐,就会被人们忽略他的野心勃勃,却只被说成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若是刘备皇叔的身份之外,却如同刘景升之人那样,还有雄兵十万,一州之地,那么他如此屈尊枉驾的礼请一名甚为有名的谋士,就可能会被天下人指斥为有不臣之心!
而再若是,刘备只是一名普通的新野牧,没有皇叔的身份,那么他敢去请有卧龙之名的诸葛孔明出山,怕是会被耻笑为痴心妄想、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所以,身份之间的学问,简直妙不可言哪!
当然,张道并不知道王召的想法,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感慨。
此时,他却只是有些疑惑,王召为何要将此事挑明了。莫非,王召只是为了剖白自己,并无不利于张道他们的心思……
还是有其他什么自己没有想明白的缘由在其中……
张道想着这些,但也没耽误答复王召。毕竟,不论是谁都知道,王召名义上是问向程宗如的,但是却是在等着张道来回答的。
“嗯,如此甚好,在下也能安心一些。也不用麻烦程先生了,他手下之人,却是不适合随王先生出行的。勇大哥,从你那里,挑出两名府中之人吧!”
张道对程宗如和张勇两人交代之后,这才看向王召:“仲升兄即是我请来的客人,张道就断然不会让兄台有了闪失!仲升兄,且请放心游历幽州就是,其他繁琐之事,自有在下料理……”
看着张道真挚的神情,和差一点就捅破了窗户纸的话语,王召心中终于舒坦了一些。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只是点了点头,起身告辞离去了。
张勇随他一道出去,安排人手不提。
且还说屋中情形,却是有些压抑。
张道但只皱眉不语……
张辽看出了自己三弟对王召的看重,故此,自己心中也有些纠结。此时,却只想着,能够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而程宗如,就更不会在此时说什么了,只是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庆幸的。对待一个不知根底的读书人,张道都能如此看重,相处起来也是如此谨慎而又真挚。想来,张道是真的生性如此。礼贤下士,不孤高自赏,不崖岸自高……
张家幸甚,凉州幸甚,天下幸甚,又何尝不是自己幸甚!
待张勇回来,也只是点了点头,并不多说什么。
“那封信,他寄出去没?” 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