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学有两个大学堂,一个是八岁以下孩子蒙学的学堂,另一个就是张道所在的大一些孩子学习经史子集的学堂。这个时候朱夫子还没有创造理学,也就没有规定四书五经之类的必修范畴。
族学讲的大多是儒家义理,历史,以及礼仪。儒家义理使人明理且勤奋,历史让人明辨得失,礼仪则是世家子弟必备的,更何况凉州的张家自留侯遣子居凉以来,一直是以“美丰仪,门风清正”闻名天下,族学对后辈的学业很是尽心。有三叔公这个在后世堪称敬业模范的院长,族学就已经让有些小子望而生畏了!
来到学堂,还没有人先到。拿出易经看了起来。前世的张道曾经看过易经,可是一头雾水,当时文言功底不行,也不理解书中的行文方式。来到这里,不指望能看出什么名堂,权当课外书了。上一世不理解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阅读,读书那么舒服吗?现在张道终于明白了,在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的时候,读书的确是一种难得的消遣!
陆续有大大小小的族中后辈来到学堂,“老三,又看书,书里有朵花?”这是大伯父家的二子,上边有一个兄长,都比张道年岁大。大哥张进,字宗兴,已经成婚,娶的是京城曹家的千金。老二就是这个了,张辽,比张道大两岁。大伯父偏重于文,就连出仕的大哥张进也是文官路子,就只有张辽喜欢舞枪弄棒,一看见书简就和霜打的茄子似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说得好,十几岁,有此见识,殊为不易。”三叔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学堂门前。张辽赶紧回到座位上,随众鞠躬问好。
“嗯,张道九岁之前因身体虚弱,耽误了学业,如今不仅身体愈发康健,学业也已经直追在座诸位,诸位共勉吧!”这一句话放在九岁那年,即使以张道二十几岁的心理年龄也听不出别的意思,可现在却不一样了,这是表扬自己,批评其他人,而且对于严谨过度刻板无双的三叔公,这种表扬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足以令父亲开怀一笑了。
还未到讲学时间,三叔公说了话之后,就向小孩子蒙学的那个屋子走去。
“二哥,老四呢?”老四张达是二伯父家的公子,二伯父两女一子,儿子是最小的,今年九岁了,小儿子总是惹人喜爱,不知是二伯父两人宠溺过度还是身子弱,张达经常生病,进学的日子和养病的日子,不相上下。今天莫非又生病了!
“我去叫他进学,他却说身体不适,赖着不来进学。谁不知道是他姨丈来了,又给他讲军营的事儿……”张辽嘟囔着。
张达的姨丈李和李平之是陇西郡都尉,总揽陇西郡军事。骁勇善战,曾经以三百骑兵和上千匈奴骑兵短兵相接,一次冲锋使匈奴兵大乱,李平之回头杀了一阵全身而退,深得二伯父欣赏,加之有此亲戚关系,所以做得凉州九郡之一的军事长官这等高位。
接着三叔公就开始讲史。
“当年楚国开国皇帝兵败于垓下,渡乌江而去。自此,痛恶前非,发誓改过,从谏如流,轻徭薄赋,与民休养。今后你们立业,也要如此。有过则改,善莫大焉!”
三叔公讲史,不单讲史,更注重对后辈的教导。张道第一次听他讲课,感觉古人对后代的教育如果都是如此,那就很不简单了,难怪能出现这么许多英雄人物。可是,当时九岁的张道听三叔公讲课讲到最后……唉!
“但是,楚国毕竟有此大败,虽有项羽仁政,也仅是勉强立国。幸而汉朝有匈奴大患,不敢尽情攻伐,才有百年楚国……”
已经讲了快一个时辰了,三叔公丝毫没有要歇息的意思!对于好动的少年,坐着一个时辰不动,简直是煎熬。即使是张道,第一次听三叔公课的时候,到最后也如坐针毡。加之那个,呵呵,人有三急,啊,哈哈……
“另外,有六世齐王的韩家掣肘。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韩家因为抗击楚国而兴,六世富贵已极。一旦楚国灭亡,韩家势不可保全。”
刚来的时候,听各位教授讲课,让张道很是惊讶。就如同三叔公讲的这些一样,在这个时候,可称为是大逆不道。而且,张家对于楚汉之争,一直是处于旁观者的姿态。时间长了,张道也就明白了。凉州张家,美丰仪,门风清正,而且,这世间只有一个张家能如此评天下英雄,论天下大事!
“三年前,楚国先帝驾崩,九龙夺嫡,内乱不止。汉朝觑准时机,十万境内州军,并从抵抗匈奴前线抽调三万边军,兴兵伐楚,虽只十三万,但是诸位切记,兵贵精而不贵多。果不其然,仅仅五月有余,即攻克楚国全境。兄弟反目,遂至外敌入侵,尔等切记,我张家断不可有此行径!”
将近两个时辰了!
“楚汉对峙,经年不休,我华夏国力全耗于此,匈奴趁机坐大,汉朝居然要下嫁公主,以求和平,耻辱已甚!以妇人之弱质,断不可求来几分和平,匈奴年年入侵边关即为明证!唯有如我张家一般,铮铮铁骨,方能保境安民,御敌于外……”
果不其然,三叔公毫不停歇的讲了两个半时辰。可怜的孩子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张道愈发喜欢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了,打骨子里尊师重教。想想天朝的学生……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师长的敬意,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不是用自由开放做幌子就能丢开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双亲的孝敬。
终于下课了!看多少人在向三叔公鞠躬行礼之后飞快的奔向如厕之所。
张家的族学里,下午就热闹多了,八岁之下的孩子继续上课,而张道他们就得练武了。凉州张家先祖,留侯张良,当年兴建族学的时候,就在门前立一石碑,文以安邦,武以保民,所以族学文武皆习。普通的族人子侄就在族学里跟上过战场的老兵习武,学一些战场上常见的技击之术。而张道张辽这样嫡房长房子侄,或是在凉州军政有所作为的族人的子侄,都有自己的武学师父,学的就是高深一点的武功,有形有意,有拳有气。
张道练了一下午五禽戏,运气稍感熟练,傍晚便叫上张辽回家。走到二伯父所居庭院前,看见老四张达在院中秋千之上!
“哈哈哈,老四,你多大了,还坐这个,哈哈哈哈哈哈哈”
“啊,二哥,三哥”张达正在发呆,险些被吓着。
张道很喜欢这个弟弟,原来的张道身体虚弱,经常一个人无事,张达身体也不好,两人倒有时间待一块,本来感情就好。后来张道练了五禽戏之后,身体逐渐健康,就不顾师父警告五禽戏不准外传,将之传给了张达。因为这个,张道被师父罚了三个时辰马桩。张达急的求祖父,求他父亲,为张道说情。祖父和二伯父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管教他是应该的!因为这个,张达四五天没和他父亲说话,晨昏定省也之磕头不说话。
“可爱的汉朝男孩!”张道心中想着。可惜四弟五禽戏进境太慢,即使后来张道恳求师傅将运气之法也传给了老四,还是效果不显。只是张达的身体的确在好转,吃药的次数明显少了许多。用师父的话就是,“五禽戏,本就重在养生,他身体好转实属正常。但未能和你一样,身体好转,并且健壮超于普通少年,练出了武学的境界,呵呵,这个要靠悟性的。”
“你在这里干什么,听说姨丈来了?”张道问他
“哼,姨丈来了就找父亲说话,说了一上午,下午又把大哥叫来说话。”张达仿佛有些小气愤。他想让姨丈给他讲军中故事,的确是有些失望。
三兄弟又说了一会话,张道特意逗张达开心,果然,小孩子总是容易忘记,忘记不好的回忆,重现笑脸。见二伯父和李和以及大哥他们还在书房,张道和张辽就没去打扰,各自回家。
回家的路上,张道总感觉肯定是出事了。李和是陇西郡都尉,陇西郡郡守是张家子弟。既然如此陇西郡不会有大事,以至于李和专程走一趟,而且和二伯父以及大哥商议这么长时间。不是陇西郡,难道是刘家汉廷有事? 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