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道眼前的土豆已经有上百袋了,装了满满的十三车。对于陈希仁办事的周到,张道不得不在心中暗赞一番。
原本,对于土豆的产量,张道是拿不准的。故此,张道凭借心中预估,在交代陈希仁之时,只说让他从雁门郡带来数十只麻袋,和几辆驮物用的马车。在张道想来,这一片土豆,看着只有十几亩,还是这一世较小的亩,大概四亩才相当于后世的一亩。如此计较,数十只麻袋,数量马车足矣。
谁知,山谷之中,这眼前十几亩土豆的产量,却远远超出了张道地预估。
除了赞叹陈希仁之外,张道心中的狂喜却再难抑制。
一旁的张辽,也咧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
昨夜,张道跟他说这东西十分高产,亩产料想能过十石时,张辽心中既有狂喜,也有一丝担忧。他倒不是不相信张道,认为张道是信口开河,张辽只是不敢相信罢了。
须知,在这个年代,没有后世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培育而出的优良品种,也没有后世增产效果甚为明显的化肥。在如今这有些贫瘠的土地上,只凭借农家一年攒下来的土粪,种子更是上一年收获的粮食中挑选出来的……
品种不优良,土地不肥沃,即便是风调雨顺之年,亩产一石粮,已经是难得的高产了。可张道却……
想着张道跟他诉说此事时的严肃与认真,张辽心中难免会担心,一旦此物不能如张道所说那么高产,定然会令张道失望至极。
回想起昨晚张道双手刀剑相击,口中大呼“披甲”之时激动不已的情形,张道却更加担心了。毕竟,十几年来,他与张道从小一起长大,也还未曾见过张道因为什么如此失态的。
由此可以想见,张道对这一片土豆的期待有多么的大。
可是,期望越大之时,一旦事有不谐,失望就只会越大!
直到此时,见这满满十几车的土豆,张辽仍然觉得难以相信。待确定眼前并非虚幻,张道怎能不在狂喜之余,心中松下那一口气。
张辽却不知,比他更加惊讶的,是一旁的其他众人。
张辽心中忧虑的,只是张道或许会有的失望,但终究从张道那里听到了土豆惊人的产量。此时,只不过是再次证明张道所说的正确性而已。故此,张辽的喜悦少于惊讶。
可其他人,却是首次被这眼前的土豆赤裸裸的冲击了。惊讶之情难以自制,心中思虑万千。
谁不知道三少爷昨晚的失态,就是因为这个土豆。若说这土豆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堪大用,自然是谁也不信。可若是印证了人们心中隐约之间所想,这土豆可以食用,那这个产量可就有些惊世骇俗了……
众人不论对农桑之事了解的是多是少,却也都看出了彼此眼中对于此物产量的惊讶。
他们不敢再想下去!
至于王召、张勇、程宗如、楚伯钧、陈希仁几个,他们要么是对张道了解的多一些的人,要么是心思转得比较快的人。此时,他们比旁人少了几分不敢确定,心中却几乎已经肯定了土豆的食用性。
若非如此,张道哪里会如此失态,如此小心翼翼。更何况张道已经将此物命名为土豆。
豆者,古时食肉之器也。
如此,自然就和食用有了关系。
除此之外,在王召心中,却想起来一段鲜为人知的旧闻。那是数十年前之事了,武皇帝之时,博望侯张骞数次出使西域,先后从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与鸵鸟蛋等物,以及其他一些利国利民的技艺。在这些东西和技艺之中,有一样可以食用的作物,却先后更名为胡豆、川豆、罗豆……这其中可就没有离开过豆字。由此可知,以豆来命名田地作物,一是有先例可循。
只是,因为这种胡豆的产量低,食用起来口感也很差。故此,种植面积很小,知道此物的人更加少见。而这一段旧闻,夹杂在博望侯张骞辉煌灿烂的一生之中,就更加显得不显眼了。王召也是多年来的遍览群书,才悉知此事的。对此,王召很是有些自豪的。
但是眼下如此一想,王召就有些惊异的看向了张道。莫非眼前这个才十几岁的少年,也已经读了这么多书籍经典,从中得知这一段旧闻。还是,张道只是恰巧读到了载有此事的一部书。或者,这一切只是巧合,张道与博望侯只是所见略同。
王召心思百转,却很难有定见。至于其他几个通透之人,何尝不是如此。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他们的通透,心思转得比旁人较快,所以,他们却更加惊讶,较之旁人想的就更多。
惊讶于土豆的高产,惊讶于土豆这个超出了他们认知范围的高产。故此,他们就更加惊讶于张道的表现。此时想来,张道仿佛从一开始就确信土豆能达到超出这个年代作物许多的高产。
不多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细细想来,却是如何也说不通的。
张道一行人在赶路途中,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谷。恰巧在搭帐篷之时,从土里挖出了一个不知名的植物。晚间,张道只看一眼此物,就几乎确信此物产量超出其他农桑之物十倍不止。并且不顾一切,于晚间刀剑相击,兴师动众,满山谷寻找。找到之后,一个公乘的爵位,一个六品的军职,一个张家族学的名额,随口就赏了。
接着突遇夜袭,张道的话里话外,却是务必要保护好这一片土豆,宁愿放弃逃离险境的机会。到得最后,将此物收获之后,他们却发现此物产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是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此物果真可以食用……如果此物可以大面积种植……如果……
思及此处,再想一想张道的失态,就能说得通了。
此时,若说张道第一次见此物,那是荒唐到谁也不会相信的。
可是,若说张道曾经见过此物,又有些不知如何解释。毕竟,在场众人哪个不比张道去过的地方多。对于民生农桑,更应该比张道知道的更多才是。更何况,他们确信土豆这个名字,绝对第一次听说。甚至除了王召和楚伯钧两人之外,对于张道用的这个“豆”字,众人都很是陌生。
知道的越多,想的就越多。想得越多,就再难享受静如止水的心境带来的快乐。最后,这几人只能再次将张道从普通人的类别中划出去。
张道不是普通人……张道此人,很不普通! 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