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要代隋

第150章 出征

天要代隋 莫笑忘1 2766 2021-04-06 23:25

  可是突厥内部却是被长孙晟的反间计所累,叔侄兄弟相攻,沙钵略可汗腹背受敌,举步维艰。此时,大隋初创,百废待兴,隋文帝杨坚并不想把国力耗在连年的征战上,于是与突厥讲和,收千金公主为养女,改封号为大义公主,赐姓杨。并以嫁妆的名义,赠给突厥大量的金银财宝,并且开市,满足牧民日常所需,此后突厥与大隋相安和好,互通有无。

  公元587年,沙钵略病死,其子即位,号都蓝可汗。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为表恩宠,进一步拉拢大义公主,隋文帝杨坚将陈后主陈叔宝一面华贵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一时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动之下,她信手挥笔在屏风上提了一首诗,也就是韦云起唱的这首。

  此诗文笔上佳,表达了多年来远嫁异国他乡、身怀国仇家恨的情感。然此诗流传到了杨坚的耳朵里,却是让其大怒,觉得大义公主念念不忘故国,是大隋的隐患,于是下决心除掉大义公主这个隐患。。。。。

  公元593年,长孙晟设计,派间谍杨钦装扮成流浪汉,一路流浪到突厥,便四下声言:自己是大义公主的姑母西河公主派来的心腹,西河公主与丈夫彭国公刘昶打算与突厥联合发兵,灭隋复国。报仇心切的大义公主信以为真,并说服都蓝可汗同意发兵。

  然后,长孙晟亲身前往突厥捉拿杨钦,大庭广众,对质之下,虽然都蓝可汗拒不承认,大义公主也怒骂隋使,但此时大隋国力强盛,携一统中国之势,威压突厥,加上长孙晟多年游走于突厥,与众多突厥贵族关系良好,特别是当时的突利可汗(现启民可汗)一边倒的给长孙晟助威。

  都蓝可汗顶不住压力,最后还是让长孙晟带走了杨钦,并训斥了大义公主一顿。此举让都蓝可汗在各部的威信大降,其大可汗的地位岌岌可危,隋文帝杨坚便借机下诏废除了大义公主的公主封号。

  此举等于直接断了隋朝对突厥的援助,原本两国交好的前提是公主每年由大隋提供的大笔岁子钱,这些岁子钱是可贺敦地位的象征,也是维系各部安稳的手段,如今岁子钱的来源断了,千金公主在草原上的地位直线下滑,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接着,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争取隋朝的支持,谋夺大可汗之位,偷偷向大隋求婚。隋文帝派人告诉来使:“只要他杀了千金公主。隋朝立即许婚’。

  恰好,千金公主由于有了几任丈夫,多是利益关系,寂寞、郁闷之下与一个叫安遂迦的小官慢慢好上了。

  此事被突利可汗得知,大喜,派人四处散布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私通的消息,牧民得知大哗,草原上一时议论纷纷。因为突厥一向禁止通jian,千金公主所为,已成死罪。公元596年,都蓝可汗得到安遂迦的供词,再加上突利可汗等人的挑唆和鼓噪,不由大怒,他冲入牙帐,一剑将千金公主刺死,时年33岁。

  而现在的义成公主表面上看上去贵为大可汗的可贺敦,是突厥的国母。然突厥可汗更换频繁,阿史那部之间也分为众多派系,相争不断,当突厥的可贺敦,可不必当大隋的皇后来的轻松。

  她一面肩负着促进两边友好交流,互通有无的责任,又背负着秘密监视突厥、制衡突厥的重担,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不停地周旋其中,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中原自古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然而,她们的出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从出生开始享受的各种优质资源,都变成了她们各自必须肩扛的责任。大多数世家、皇家女不过是联系家族、国家之间的纽带而已,她们大多数生来就是工具,甚至不曾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和疼爱。

  杨延郎忽然觉得有些佩服这些和亲的公主,远到王昭君,近到千金公主、义成公主,她们恪尽职守,把瑰丽的青春献给了陌生的可汗,也献给了国家的“靖边事业”。这些个可怜的少女,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忽然变成了史书中一道诡秘的幽灵,尽管没人刻意关心她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历史的记载却时常浮现出她们“救世主”般的身影。虽然这并非她们的本意,她们开始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她们都遵从了自己的本心,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做到了她们应该做的。

  三日后,韦云起将两万突厥狼骑分为四营,由部落首领率领,又将四营分为二十队,每队千人,由各自的部落的勇士和头目率领,排成整齐的前进方阵,奔驰在绿油油地大草原上。

  突厥军队基层编制极其散乱,没有明确的制度标识,这来源于其游牧的生存性质,多是以帐、幢为单位。

  其王公亲王级别的谓之叶护,相当于中原的王爷;阿史那嫡系子弟谓之特勤,权力可大可小;别部领兵者谓之设,相当于中原的大州总管;其手下大官屈律级,次阿波,次颔利发、吐屯,次俟斤,皆为首领之意,相当于中原的州、郡、县等地区的掌柜;吐屯相当于掌管一郡的民政大吏,类似于中原的知府。伯克,通常为贵族,将军。梅禄为总管。

  突厥军队本部称为虎师,又号“金狼军”,近亲部落为豹师,仆从部落为鹰师。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天要代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