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公路路边上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纳拉伯国家公园,三十三英里”,在这行字的下面,一个明显的左转弯标记标示着前往纳拉伯国家公园的路线。
唐风和索菲亚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唐风一打方向盘,车子立即转了一个弯,离开了艾尔公路,驶上了一条并不算宽敞的沙土公路,向着茫茫的纳拉伯大平原的深处驶去。
在广阔的澳大利亚,有着诸多的国家级保护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这主要都是因为澳大利亚这片巨大的大陆上,生物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有很多都是澳洲大陆上独有的生物,再加上澳洲大陆那独特的地貌,这才会形成众多的国家级保护区。
据统计,在澳大利亚这个面积7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300多万的国家,光是国家级的保护区和公园,就多达618处,这个数字很恐怖。
其实在很早之前,澳洲就以人工建造的公园以及其自然风景保护区而闻名于世。早在1836年,塔斯马尼亚就被宣布为自然风景保护区。在1866年,新南威尔士州的杰诺伦溶洞周围的两万零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也被宣布为风景保护区。而早在举世闻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风景保护区宣布建立前的六年,也就是1879年,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建造的国家公园—XN南部公园宣布建立了,这个公园在1954年以后改称皇家国家公园,1982年又宣布在XN北部建立库令芥蔡斯国家公园。
到1916年,澳大利亚的六个州都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级保护区,到现在,澳洲大陆上的保护区面积一共为5800万公顷,约占澳洲大陆总面积的7.55%,除了大陆上的国家级保护区之外,在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上也有保护区。此外在澳大利亚还有2700多个指定的保护区分散在全国各地,还有145个海洋保护区,其面积将近3800万公顷。
这些国家保护区、制定保护区以及海洋保护区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各处,类型众多,其中既有像天下第一植物城、土著地区那样的国家级保护区,也有诸如大堡礁那样庞大的国家海洋公园,更有像唐风和索菲亚今天要去的纳拉伯国家公园那样专门以天坑和奇特的地貌而闻名于世的地质公园。
公路虽然不宽,但很直,一路驶来,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转弯的地方,而且这里的车辆很少,唐风开了三十多英里,竟然连一辆车都没有遇到。
很快,前方的地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陷坑,因为离得远还看不清楚,但这无疑是一个类似于天坑的存在。
事实上,天坑这个名词最早是2001年的时候才由华夏的地质学家提出来的,一直到2005年,“天坑”这个学术名词才被国际认可。不过在国外尤其是在澳洲,这种大型的喀斯特负地形一般都被习惯性的称之为“洞穴”。
唐风他们遇到的这个天坑并不算很大,直径大约也就是在三十多米,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巨大的天然陷坑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天坑。
所谓天坑在学术界是有些限定标准的,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为超级天坑,全世界仅有三例,全在华夏(山城的小寨天坑、八桂大地的乐业大石围天坑都属于超级天坑);深度和宽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华夏有9例;深度和宽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的为标准天坑。
而低于标准天坑标准的天坑,就不能算为真正的天坑了,不过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在乎那个,只要天坑足够神秘,那么就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在澳洲,大部分天坑都是属于那种不合标准的“天坑”,怪不得人家澳洲人民一直坚持将这些天坑称为“洞穴”呢。不过澳洲的这些小天坑虽然在宽度上无法成为真正的标准天坑,可是在深度上,这世界上却是鲜有天坑能和澳洲的这些神奇“洞穴”相媲美。
前面说过那个位于那拉伯大平原深处的科克尔比迪水洞,其实那就是一个天坑,只不过那个天坑宽度并不算很大,但深度却是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法国的那几个潜水运动员借助潜水器都下潜到了4500米深度,却依然没有探到那个水洞的底儿。
当然,像科克尔比迪水洞那么深的天坑,即便是在澳洲也没有几个,不过这里的天坑众多,虽然都不是很大,可是里面的风景却都是很美,而且因为深度不够,这些洞穴中大都居住着一些动物,而且都是澳洲独有的动物。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纳拉伯国家公园的这些天坑才会引起众多游人的关注。比如说眼前这个并不算起眼的天坑,周边竟然聚集了四五十个个人。
在来的路上唐风可是一个人都没有遇到,可是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却忽然出现了这么多的游人,真的是有些蹊跷。
不过再看看这个天坑周边那通往四面八方的车辙,唐风这才明白,原来在纳拉伯大平原上驾车,并不一定非得顺着公路走才成,平坦的纳拉伯大平原哪儿都是路,你可以随便走!
这个天坑并不算深,低头看去大概也就是十多米的样子,而且天坑并不是直上直下的,在天坑的东侧有一个因为地表塌陷而形成的缓坡,无论是游人还是动物,都可以顺着这个缓坡上下。
唐风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才发现,不仅仅是在天坑的上面有四五十个人,此时天坑的下面也有二三十个人呢。
这个天坑实际上有点像倒扣的漏斗,上面小而下面大,要不是有那个塌陷的缓坡存在,要下这样的天坑,除了用绳降的办法之外,恐怕还就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上下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造型,让天坑的下面显得很宽敞,二三十个人聚集在下面,一点儿都不显得拥堵,相反,天坑中的一些原住动物,面对这些游人的时候也并不显得多么惊慌,该吃草的吃草,该遛弯的遛弯,反正只要那些游人不刻意的去接近那些动物,那些动物一般是不会逃跑的。
很显然,这里的原住动物已经熟悉了每天来往的游人,可能在经过了最初的惊慌之后,这些聪明的动物们也发现这些游人其实并不可怕,因此故土难离的它们就这么和游人们和平的相处下来。这些原住动物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澳洲的代言人——袋鼠了。 大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