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慌忙从里面提了两个风笼,塞到了黄胜祖和李氏的手上。虽然这过年这几天天气不错,但气温依然不高,她担心黄胜祖和李氏上了年纪,大清早赶路,给冻着了。
这风笼又叫火笼,是农村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外部是用竹篾编制成的花篮状笼框,样式像极了缩小版的花篮,里面是土陶烧制的盆状容器。每到冬天三九天,连续霜冻,气温骤降时,这里的老人,几乎人手一只,抱着取暖。里面装的自然是农家自己烧制的木炭,木炭都是烧过了的,不会冒烟子,再在木炭上细细地铺上一层热灰烬。这样,既可以保证火笼温度不会太高。同时,热灰隔绝了空气中过多的氧气,确保木炭烧的更久。
笼不仅可给人取暖,还可以当“烘干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衣服没办法晒干是小事,尤其是孩子的衣服晒不干就没得换洗,这时,火笼就派上用场了。家庭主妇们会拿出所有的火笼来烤衣服,又烘干又杀菌,是家庭主妇的好帮手。
一路上,黄胜祖的表情颇为凝重,而黄仲谦也闷着头,不做声。看到他们这样,黄钟、黄钰、黄镛自不必多说,就连平日里叽叽喳喳爱说话的小六,也沉默了下来。所以,路上只听得到毛驴嘚嘚的走路声。
涂管事早就站在镇口的大青石旁等了,看到黄家如约而至,他似是松了口气,跑了几步,迎了上来。“黄老爷,您总算来了。我们家老夫人,昨天整晚都没有睡着,一直念叨着……”他看了看黄仲谦,脸上的表情变得更恭敬了。
黄胜祖抿着嘴,一直没有开口。
涂管事一直把他们带到了镇上的悦来客栈。白竹镇地处驿道跑,南来北往的,所以镇上的客栈不算少。而这悦来客栈,可以说是白竹镇上最好的客栈。
况老夫人早就站在了客栈门口。那两个眉清目秀的丫头,依然一左一右,搀扶着她。
“孩子,没想到你竟然是……仲谦?”一见到黄仲谦,况老夫人就激动了起来。她欲上前去拉黄仲谦。黄仲谦作势闪开了。
“老夫人,这位是我的父亲。”黄仲谦恭敬地回答道。
况老夫人头发斑白,看起来,似乎要比黄胜祖年长几岁。她听到黄仲谦这样说,这才看到了站在黄仲谦身边的众人。
“妾身失礼了。余妈,快引贵客进屋。”况老夫人颇有几分激动地看了看站在她眼前的几个孩子。
昨天没有注意到,今日细看,这几个孩子,都当年的二弟,颇有几分相似。尤其这最大的孩子,那一脸的端肃形态,真是像极了二弟!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况老夫人拉起黄钟的手,慈爱地问道。
乍被人拉着,黄钟有几分不自在。他脸红了红,不过依然大方地答道,“回老夫人,我叫黄钟。”说完,他看了一眼李氏,见李氏并没有过多的表情,当下也释然起来。
况老夫人把三楼的住房全部包了下来,余妈一路把他们带到了天字号房间。黄锦进门,四下环顾了起来:房间非常大,布置的也很精细,看那木床,应该是黄花梨木雕制的。这可算是现代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了吧?
待他们一进屋,坐好后,况老夫人就看了看身旁的余氏,余氏起身,就把门关了起来。
况老夫人就又看了看屋里的众人,接着,她起身,缓缓走向黄胜祖夫妇,竟是福了个大礼。况老夫人头上插着金步摇,随着她躬身下去,步摇就晃动起来,李氏似乎是被晃到了眼睛,立马就站了起来。
“哟,这位夫人,怎能受您如此大礼!事情还没弄清楚呢。”李氏拔高了声音,语气中多了几分不确定。
“错不了了!昨天我已经详细问过仲谦了。”况老夫人说到此,眼泪就流了出来,“真是没想到,咱况家还有……后继有人。”
她似乎是担心失礼,赶紧掏出手帕,轻轻擦了擦。
“况老夫人,请问……您闺名真的是叫浅?”黄胜祖就开口了。
“嗯!”况老夫人平复了下情绪,点点头。
“那……敢问夫人,这都近三十年了,您怎么今天才来……”黄胜祖问道。
“这……说起来话长了。当初,我在南昌就被许配到了山西临潼,成亲后,上侍奉公婆,下照顾孩子,一直也就没机会回娘家。只是,一直以来,我都和家里人有书信往来,谁知,后来突然就断了音讯……我也曾派人前来寻访,得到的消息却是……”况老夫人的眼里,又有泪花出来。
“这么说,后来况家的坟墓,是您派人处理的?”黄胜祖疑惑地问道。
“这……不是我。我也很奇怪,当我接到消息,赶回来的时候,已经距离事发三个月了。我四处打听,都说况家全部灭门了……后来,有人告诉我,我才知道况家上下没有个活口……”况老夫人哽咽了起来。
“老夫人,黄太医说过,您不宜过于激动。”余妈见况老夫人情绪过于激动,就走向前,搀扶着她,坐了下来。
黄锦拉了拉何氏的衣袖,悄声地问,“娘,这……是怎么回事?”
何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一会儿就清楚了。”
“老夫人,不是老朽……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您可有什么凭证?”黄胜祖想了想,见况老夫人情绪平复了,开口道。
“自然是有的。这是当年我二弟给我去的家书,上面详细写了仲谦的生庚八字,你看看,是不是对得上?”况老夫人掏出来一封家书,示意余妈,递给黄胜祖。
黄胜祖接过家书,转手就给了黄仲谦,让他读给他听。
“这……家书似乎也……让人信服的力度不大,您可还有其他的证据?”黄胜祖又道。
不怪他不信,当初他和仲谦的亲生父亲曾打过几次交道,从来没听说他有姐姐嫁到了外地。况且,当年况家鼎盛时,在这七里八乡,最是闻名。家里哪怕有人生个病,都能传上几天。
却从来没听人说起,况家还有一个外嫁的闺女! 重生之锦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