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齮兵败于李牧,始皇帝也要附上责任。他一直强调君主专制,要求权利的统一,却在秦、赵大战的时候,放松了对秦军的监管。始皇帝之所以分心,是因为他对一个男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苦读书。始皇帝志在天下,平常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贵为秦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读书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是为了颜如玉,但求治国之大计尔。
秦国不是没有治世之典,吕不韦辛苦编撰了《吕氏春秋》,集百家之大成,有很多先进的民主思想,甚至适用于现在。奈何始皇帝就是对它不感冒,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吕不韦的厌恶,《吕氏春秋》当中的很多思想,确实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
面对纷乱的战国,想要天下归一,必须要有一个强权的政府。而《吕氏春秋》完全是吕不韦替自己所做的政治考量,里面都是重用贤臣,限制君权的典故。他要求君主的权利下放,有德之臣要同君王一起承担起国家的责任;他要求大臣忠心为国,不是绝对的忠君,而是要忠于自己的行政职责。
吕不韦虽然没有喊出“天下为公”的口号,但是却反对君主权利集中。他的很多政见对始皇帝来说,都是对王权的挑衅和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急需要一套有体系的理论,对始皇帝的统治地位进行保护和巩固。
无巧不成书,始皇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几篇名为《五蠹》、《孤愤》的外国文献。这些从韩国流入的政见,把始皇帝深深的打动了。
《孤愤》的观点:万乘之国的忧患,在于大臣权利太大,千乘之国的忧患,在乎君主亲信左右。君主应该牢牢掌握国家的权利,利用法家理论控制好大臣,绝不允许权臣乱国的情况。《孤愤》反对大臣分权太多,否则就会“主失势而臣谋国”。
始皇帝对这些话太有感触了,战国不乏这样的例子。齐国的田文、楚国的李园,都是此中高手,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就连秦国也有嫪毐、吕不韦这样的先例,始皇帝看的触目惊心。
我们再来读读《五蠹》,所谓五蠹者,五种蛀虫也。文章中把儒家学者、带剑的侠客、危言耸听的纵横家、结党私营的官吏以及投机倒把的商人称为五蠹,这些人破坏安定团结,无利于国家发展。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落脚点就在于王权集中,由君主一个人决定国家的大方向,把任何可能影响政策的因素都破坏掉。
读完了所有的论文,始皇帝忍不住击节叫好:“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现在他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就是这些文章都出自何人手笔,不仅文辞华藻优美,而且对政治的理解透彻深远。如此人才,始皇帝怎么会甘心不去拉拢?
韩非者,韩国公子是也。这个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结巴,正是始皇帝为之倾心的人物。
韩非博学多才、智谋超凡,精通刑名法术之学。因为他尊贵的身份、不俗的文化素养,成为了战国青年文人崇拜的偶像。他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战国被广为流传。
韩非胸怀鸿鹄之志,一身所学皆为报国。为了改变韩国日渐衰微的局面,他曾经多次向韩恒惠王进言,主张韩国变法图治、明修吏令,亲贤臣、远小人。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韩恒惠王妒嫉韩非的才能,怕他成为把持韩国实权的“四公子”之流,一直在政治上打击韩非,不给他出头的机会。韩恒惠王还曾经派遣自己的心腹大臣堂溪公去数落韩非,指责他有狼子野心。
韩非口吃的生理缺陷大家都知道,造成了他不善交流,沉默寡言。在受到莫须有罪名污蔑的时候,他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只有拿起愤怒的毛笔,宣泄压抑的情绪。
韩恒惠王不思进取,任用的都是浮华之辈,不引纳人才,不聘用贤能。国家安定的时候,他重用阿谀奉承之人,授以高官厚禄;国家危难的时候他才想到那些忠心为国之士,厚此薄彼,早就失去了人心。韩非看在眼里,诉诸笔上,《孤愤》、《五蠹》、《说难》等等法家著作都是他这个时期的创作。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韩非在他的文章中书写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塑造着翩翩于浊世的情怀。虽然自始至终没有打动韩国的统治者,却感动了他的敌人始皇帝。
始皇帝急召时任廷尉的李斯觐见,询问文章的来历,两人进行了一场决定韩非命运的对话。
始皇帝满脸笑意:“廷尉终于来了,寡人今天心情格外的好,正希望与君一诉。”
李斯看到始皇帝兴奋异常,混不知是什么缘由,急忙一个马屁拍过:“恭喜秦王、贺喜秦王,看到君上雄姿焕发,可推知大秦百姓安居乐业。”
始皇帝对李斯离谱的马屁并不感冒,淡淡一笑:“廷尉可否猜到寡人因何开怀?”
李斯谨慎起来:“臣不敢胡乱度测,还请吾王赐示。”李斯说瞎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他不是不敢猜测,是不敢让始皇帝知道他在猜测。让领导知道你随便琢磨他的心思,那不是提醒领导对你有戒心嘛。
“但说无妨,寡人赐你无罪。”始皇帝也明白李斯的担心,可他今天似乎就想听听李斯的猜测。
迫于无奈,李斯只得张口胡言:“吾王睿智,莫非有了平定天下之计?”
要知道始皇帝已经做了多年的秦王,早就学会了喜怒不行于色,平常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让他如此激动,所以李斯做了个大胆的猜测。
“砰!”始皇帝以掌击案,满脸笑容的说道:“廷尉真乃寡人知己也,一语中的。”然后笑声绕梁。
李斯趁着始皇帝大笑的功夫,擦了擦刚才被吓出的冷汗,暗叫一声侥幸,迎合着笑了起来:“君上英明神武,天下唾手可得。”
在这个君臣尽欢的氛围中,李斯怎也想不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关系他一生的权势地位,他究竟会如何应对?
全本书-免费全本小说阅读网wWw.QuanBe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