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最后的三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初匈奴人虽然受制于兵力所限,不可能对晋北的蜀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但是对一些重要的关隘和要塞,还是有足够的实力来保障的,就算晋阳危急,刘猛不得不回兵救援,放弃了包括雁门关在内的一些得要关隘,但有些城池和隘口还是不能放弃的,比如新兴郡的郡治所在九原,以及九原北面的忻口,由于它是晋阳的北面门户,守晋阳必守忻口,所以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掉。
不光不能放弃,匈奴大军在向晋阳的撤退之中,还加强了忻的守备力量,刘渊派出了大将呼延朗镇守九原,力保晋阳北面的安全。
傅佥挥师南下,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攻下忻口。
忻口位于忻口山之断阙处,传闻汉高祖刘邦平城解围之后,撤军返回到这里,龙心大悦,遂取名为忻口,并在此驻城设险,成为军事防守要地。由于从忻口到晋阳已是无险可据一马平川,所以忻口就显得尤为重要,守晋阳者必先守忻口,让忻口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九原也是匈奴五部之中北部匈奴人的大本营,匈奴人在此经营了多年,整个忻口被匈奴人打造坚若磐石一般,呼延朗奉命驻守九原和忻口,自知责任重大,丝毫也不敢有所懈怠,他率军到达忻口之后,整合当地的驻军力量,固守要塞,以确保晋阳的安全。
傅佥率军到达了定襄,定襄县城也是匈奴人刚刚放弃的城池,傅佥清楚忻口的重要性,认为匈奴人可以放弃其他地方,断然不会放弃忻口,左军团暂时的留驻定襄,派人前往忻口刺探军情。
果然不出傅佥的所料,匈奴人不但没有撤走忻口的驻军,反而另派呼延朗率军增援忻口,加强了忻口的守备。
尽管忻口的守军只有三万多人,从数量上相比要远逊与蜀军,但匈奴人凭险据守,紧扼忻口咽喉要冲之地,尤其是刘渊派出内弟呼延朗率嫡系部队进驻忻口,足可见刘渊对忻口的看重。
傅佥召集众将,共议如何取忻口,张乐率先地站了出来,主动请缨道:“傅都督,末将愿率军为先锋,攻打忻口关。”
张乐所率的无当飞军一直是蜀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攻城拨寨,例来是冲锋在前,这次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傅佥没有立刻答应,道:“忻口匈奴守军战力不俗,你一个军前往,或恐有失,需得另遣一军为辅,方可攻打。”
赵卓立刻上前道:“启禀都督,末将愿往。”
赵卓统率的是阳安军,这也是傅佥的老底子部队,素来以善打硬打而称著,傅佥闻言点点头,无当飞军加上阳安军的这个组合,堪称是目前蜀军左军团之中最为犀利的攻击力量了,有这个两军担任主攻,傅佥自然是放心不小,当即点头应允,张乐赵卓领命离营,向忻口关而去。
傅佥又派诸葛尚的白帝军为左翼攻击兵团,邓忠的陇西军为右翼攻击兵团,迂回到忻口的左右两翼,从侧方面对忻口施加压力,以支援蜀军无当飞军和阳安军对忻口的进攻。
至于马融的关中军,则被傅佥列入了总预备队,随时增援各处。
张乐和赵卓并辔而行,兄弟俩自分兵之后,一直也未曾再见,此番争取到了联手进攻忻口的任务,自然是相当地高兴,张乐更是喜上眉梢,信马由缰的胡吹乱侃,细数起自己的“丰功伟绩“来。
对张乐性格很了解的赵卓,自然对张乐的话存疑,不过赵卓倒是不愿去揭张乐的短,笑呵呵地洗耳恭听,任由张乐说是的唾沫飞溅。
论起忻口之战来,张乐更是眉飞色舞,仿佛他一出马,忻口关就是手拿把攥,张乐胸脯拍得山响:“三弟你就瞧好吧,你直管在一旁看热闹,忻口关光我无当飞军一支人马就足以拿得下来。”
“傅都督可是有令,把守忻口关的,是刘渊的嫡系大将呼延朗,要我们不可轻敌,二哥你得谨慎一些才是。”赵卓得到傅佥的叮咛,自然谨慎的很,好言提醒张乐道。
张乐一付满不在乎的模样,道:“攻城拨寨,可是无当飞军的强项,弃马守城的匈奴人,又有何惧?三弟你只需要旁掠阵,看我如何破这忻口关便是。”
张乐执意要率无当飞军先行攻城,赵卓拗不过他,便点头应了,张乐率无当飞军先行,直抵忻口关下。
忻口关位于忻口山断阙处,两边俱是高山崇岭,唯忻口中断,如刀劈斧削一般,让人疑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忻口关就设在当道一座土山之上,忻口的地形特点,倒是与街亭有几分相似之处,不过忻口关所占的土山面积较大,而且无水源之虞,比起街亭来强上许多。
这座关城始建于汉高祖刘邦时代,经过历史上多次地修缮,忻口关已是固若金汤,比起雁门关这些重镇要隘来,也是不遑多让。
张乐不管三七二十一,抵达忻口关的城墙下,就立刻发起了进攻的命令,无当飞军早已是整装待发,得到命令之后,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对忻口关展开了猛攻。
以羌人为班底组建的无当飞军,自成立之日,就是一支响当当的部队,无论攻坚作战,还是绝地反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当飞军最不缺乏的就是那种勇往直前、骁猛凶悍的精神,他根本就无视忻口关的坚固程度,也无视守城匈奴军的力量厚薄,毫无畏惧地展开了强攻。
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也没有火药武器,无当飞军就是凭借着一腔的热血,和大无畏的精神,抬着简陋的云梯,对着忻口关的城墙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
呼延朗亲自在第一线上指挥,匈奴人也是十分地顽强,死死地抵御住了蜀军的狂攻猛打,双方在城墙一线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一战,打得是惊心动魄,天昏地暗。 最后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