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最后的三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负责东面两路军事行动的是匈奴大将常海,匈奴军今天的进展非常地顺利,一日之内,又向前推进了十几里,基本上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
对于这样的战果,常海很满意,现在蜀军除了逃逸,基本上没有什么别的能耐了,他们根本就不敢与匈奴大军正面交锋,现在匈奴大军只要保持着这样的推进速度,不出十天,必然可以直捣蜀军的老巢。
常海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的笑容,在七路大军之中,东面的两路进展现在最为顺利,只要按照刘渊的命令,最先完成任务,想必刘渊的封赏也是会极厚的,加官晋爵,指日可待。
不过,在憧憬未来之时,常海似乎感觉到那儿差了一些,好象有什么重要的事给遗忘了,不过他思虑再三,对始终想不起来。
“将军,今天的军粮还未运到,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手下的一位千夫将说道。
常海一拍大腿,这才想起来本来今天该是粮草运抵的时间,可已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还未曾看到粮车的踪影。
“对呀,我说把什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原来是粮草的事,现在还没有送过来,这帮偷懒的家伙!”
常海正抱怨着,有兵士向他报道:“将军,东面二十里外,有浓烟升起。”
常海悚然一惊,举目向东望去,果然看到东面的天空上,浓烟滚滚,升腾起的烟雾,差不多把东面的半个天空给笼罩住了。
“将军,那浓烟升起之处,似乎是东涧谷,我军粮队的必经之路,该不会是押运的粮草出了问题吧?”千夫将有些担忧地道。
他这么一说,让常海的眉头紧锁起来,的确从方向上来看,就是东涧谷的方向,这么大的烟,除非把粮车全点燃了,才会有这么大的阵势,看来运粮队真的出了状况了。
常海二话没说,立刻点起了三千骑兵,火速地向东涧谷赶过去。
二十里的路程,换做是骑兵,不过是转瞬即至的距离,常海很快地就来到了东涧谷。
满地一片狼籍,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匈奴人的尸体,差不多押送粮草的两千人都死在了这片山谷之中。那些粮车,早已是化作了灰烬,残火还在慢慢地燃烧着,冒着几许的青烟。
常海的头皮,顿时地发麻了,谁干的?
可这地方除了匈奴人的尸体,任何的发现都没有,根本就无法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
粮车被袭,似乎除了蜀军之外,没有别的可能了,但蜀军可是一直就呆在匈奴军的包围圈中,他们又不会胁生双翅,怎么可能会悄无声息地越过匈奴大军的包围圈,杀到后方来的?
常海百思不得其解,派出斥侯兵来侦察,十余里之内,也未曾发现任何的踪迹,真是活见鬼了。
找不出原因,常海是一头的雾水,不过一次阵亡两千多人,如此重大的事件,常海也不敢有所隐瞒,第一时间他便向刘渊做了禀报。
┄┄┄┄┄┄┄┄┄┄┄┄┄┄┄┄┄┄┄┄┄┄┄┄┄┄┄┄┄┄┄┄
袭击匈奴人的粮车只是一道小菜,刘胤想要在外线搞出名堂来,就必须要整出更大的动静来,这样才可能会引起匈奴人的注意,吸引更多的匈奴大军回援,从而彻底地打破匈奴人对根据地的围剿。
刘胤将目光锁定在了东北方向上的长子县,决定实施战略大迂回,强攻长子县。
长子县也是羯人的地盘,不过和当初曾攻打的涅县、谷远相比,长子县现在仅剩下了千百八的守军了在驻守了,实力大不如前。
当初石豹南下,从各县之中抽调兵力,差不多每县都抽调了一千多人,长子县自然也不例外,此次参与围剿行动,刘渊也下令从各县之中再抽调一千兵,自然让长子的守军所剩无几。
不过刘渊对这些县城的安危倒是浑然不在意的,目前匈奴大军七路齐发,已形成了铁壁合围之势,蜀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突破这样的包围的,所以处于后防的长子县基本上没有什么隐患,只留下一千多人来驻守,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刘渊万万没想到刘胤居然会率兵突破了他的这一道防御网,不光袭击了运粮队,而且将手直接伸到了长子县城。
本来刘胤还准备玩一玩偷袭涅县那样的把戏,不过带兵到了长子县城下,刘胤才发现长子县城城门紧闭,戒备森严,根本就没有任何偷袭的机会。
既然偷袭不成,那就强攻呗,反正刘胤的目标就是拿下长子县,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实现这个目标。
守城的羯军一听到蜀军攻城的消息,个个都胆战心惊,一来蜀军如神兵天降一般,不知怎么就杀到了长子县的城外;二来蜀军“凶”名在外,他们已经连屠了三座羯人所占据的城池,连一个活口都留下,就连羯人的酋帅石豹都死在他们的手中,如此“残暴”的行径,自然让这些羯兵胆寒。
不过害怕归害怕,守城的羯兵却没有丧失作战的勇气,一想到城破之后的惨状,这些羯兵自然不敢懈怠,面对蜀军的强攻,也只能是强打精神,拼死而战,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死,守住长子或许还有命在,而一旦失守,他们必将是死无葬身之地。
刘胤没有动用火器,现在火器已经成为了稀缺品,得不到补充,用一枚就少一枚,刘胤自然地将这些火器留到将来比较重要的战役或处于重大危机的时候才能使用,攻打一座敌我双方一比五的兵力对比的城池,根本就无需动用火器。
蜀军的攻势相当地猛烈,在箭矢的掩护之下,蜀军士兵就用简易的云梯向着城墙上攀登而去。羯人拼死抵抗,双方的战事一度相当地胶着,不过在兵力上占据着优势的蜀军还是占据了上风,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强攻,终于在南城墙这一段上撕开了一个口子。 最后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