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和父亲见面,并没有话题可以说,祖母只是不停地朝着父亲手里塞着瓜果点心:“这是从城里李记炒货店买回来的这是家里自己种的,我春季的时候特意肥了一遍,结出来的瓜又香又甜,城里就是有卖的,也没有这个新鲜”
父亲讪讪然地笑。
这些东西他都不喜欢吃。
他是由嫡母养大的,除了天然的血缘关系,在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和生母没有半点的相同,但他还是接过把瓜子在手里慢慢地磕着。
祖母也感觉到了父亲的不自在,她笑容里掠过几分窘然,道:“你什么时候来接寿姑”问完,又觉得这话不妥,补充道,“我是说,我没读过书,也不懂那些大户人家的规矩,寿姑偶尔到我这里来玩还行,长时间住在我这里,恐怕要耽搁了她。”
父亲道:“等我那边安排好了,我就来接寿姑。”说着,想到这也算是有了共同的话题,又道,“我也觉得她跟着王氏不太好,那边的六嫂为人很好,和寿姑也投缘,我还要在京都呆几年,寻思着还是让她跟着六嫂。”
祖母点头:“这样也好我听人说,六太太是江南的大户人家出身,有时候二太夫人都拿不准的事也会去问六太太,却又人人夸赞,可见六太太这人是很有本事的,寿姑跟着她,多多少少也能长些见识。”说话间就提到了父亲的嫡母,“你若不是在她跟前长大,哪有今天”
父亲低了头笑,道:“母亲待我是极好的。”
“我知道。”祖母道,“有次我偷偷去瞧你,见太太正拿着竹条打你的手心,一边打,还一边问,还敢不敢你含着眼泪说不敢了。可太太一放下竹条,你就冲着太太做鬼脸,还问太太,可不可以出去玩了从那以后,我就真正地放心了。”
窦世英和窦昭都不知道这件事,听得有些目瞪口呆。
祖母就感慨道:“若是太太能多活几年就好了”
父亲眼睛一红。
祖母忙笑道:“看我,说这些做什么你难得来一趟,中午就留在这里吃饭吧我让人把那只老母鸡杀了”
“不了,不了。”父亲忙道,“家里还有一堆事,我得早点回去。等过几天再来看您。”
祖母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挽留的话,道:“那我送你出去吧”
父亲没再拒绝,祖母牵着窦昭的手送走了窦世英。
村里的人都好奇父亲的身份,躲在门后或是墙角地打量着父亲,也有仗着和祖母关系好的,挑了空无一物的竹筐迎面走来,佯装偶遇的样子笑着给祖母弯腰行礼:“东家,有客来”
整个村子的人都靠帮祖母种田为生,在窦家,祖母是上不了台面的,可在这里,她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些人的生死。
祖母腰杆挺得笔直地“嗯”了一声,再无其他的话。
窦昭从前听崔大的媳妇说过,祖母刚到田庄的时候,说什么话的都有,崔家的人为祖母抱不平,祖母却把人给拦住了,还说“咱们都做了,还不让人家说说”,态度坦然,既不对那些巴结奉承她的人另眼相看,也不对那些说过她坏话的人刻意为难,好坏全凭谁的庄稼种得好,时间长了,有时候年成不好,祖母还会减免了他们的租子,哪家孩子想读书,她会出钱资助;哪家的孩子想找个铺子当学徒,她也会想办法安排。祖母渐渐赢得了这些人的尊敬。后来崔家和田庄上的一些人最终决定跟着前途未明的窦昭去京都,完全是看在祖母的份上。认真地说起来,窦昭是受了祖母余荫的。
上山打鸟,下河摸鱼。
明媚的五月,窦昭把记忆中的田庄生活重温了一遍。
可她到底不是那个懵懂的孩子了,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累得动动胳膊都全身酸痛。
妥娘急得直问祖母:“怎么办”
“多动动就好了。”祖母笑道,“她这是动少了。”然后拉了窦昭,“走,和我去给瓜秧抓虫去。”
窦昭不想去。
妥娘自然是护着她。
祖母笑道:“她是姑娘家,现在不好好劳作,这身子骨怎么能长得结实以后怎么生儿育女你看那富户人家的小姐,那么多难产死的,就是因为怀了孩子就不动,生怕有个三长两短的损了子嗣,结果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再看我们庄户人家,有几个难产的,只有养不活的”说到这里,祖母无限唏嘘。
窦昭想起自己的前世还真就像祖母说的,身体虽然受了损伤,却没有因此而香消玉殒。
人生重来一次,若不好好地珍惜,前一世的优势未必就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到你的身上。而你若是因此而错估了自己,将是件很可怕的事。
她挣扎着从炕上起来,有气无力地道:“我跟着您去捉虫。”
祖母满意地笑。
妥娘、海棠、秋葵、茉莉、萱草,还有祖母的那个仆妇,就是那个扶祖母下马车的红姑,像串粽子似的跟在她们的身后。
她们这次是去捉样子最好看的青虫。
海棠几个吓得尖声厉叫,就是妥娘,也脸色大变。
窦昭咯咯地笑,找了双筷子,见着一个逮一个,不一会就装了满满一碟子青虫。
她吓唬海棠:“等会用油炸了吃”
海棠扶着墙狂吐起来。
祖母呵呵地笑,喝斥窦昭:“再不许说这样的话。”
红姑却赞道:“真不愧是东家的孙女。”
祖母脸一沉,道:“这次我就当是没听见,要是再让我听见这样的话,你就回自己家去吧”
红姑吓得脸色发白。
祖母道:“没有规矩怎么能成方圆四小姐年纪还小,你们说什么,她就以为是什么,等她回到窦家,说法又不一样,你让她听谁的只会苦了孩子。”她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而且她祖父一直嫌弃她父亲出身不好,她若是再出什么差错,只会让她祖父更嫌弃她父亲。”
“东家,都是我不好。”红姑说着,曲膝就要跪下去请罪。
祖母一把携起她:“我也不过是窦家的一个小妾罢了,和你半两对八斤,你也不用这样,只是以后说话要小心点。”
红姑连连点头:“我知道了。”
窦昭看着,想起了窦明。
同样的一件事,祖母和王映雪的反应截然不同。
前世,她一直觉得窦明比她幸福。
这一世,她重新审视自己,第一次觉得自己比窦明幸福。
前世,窦明有个处处维护她的母亲,只要她想,王映雪就会为她争取,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和作出怎样的牺牲,却养成了窦明飞扬跋扈的性格,可一旦失去了王映雪的庇护,她除了大嚷大叫,乱发脾气,什么也不会,好好的一桩姻缘,被她弄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她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知道一味地指责别人。
自己虽然没有了母亲,却有个疼爱她的祖母。用最朴实方法,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她的人生,让她能在逆境中不绝望,在顺境中不骄傲,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去争取幸福。
她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
顿时心中再无怨怼。
甚至有些感激送她来田庄的父亲。
前一世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她都因此而得益。
突然间,窦昭心中涌起海阔天高的云舒云卷。
她诚心地跪在小小的观世音神龛前,衷心地感谢她对自己的眷顾。
一旁的海棠就小声地问着妥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声音带着哭腔。
妥娘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想回去,我明天就跟崔姨奶奶说,把你一个人送回去。”
海棠畏缩在旁边不敢说话。
窦昭忍俊不禁。
她已经见过前世帮着自己管田庄的崔大了,还没有见到后来济宁侯府鼎鼎大名的回事处管事、号称“百事通”的崔十三,还有帮她管铺子,原名叫赵狗剩,后来改名叫赵良璧的大管事,贴身的大丫鬟甘露、素绢
但这些都不急。
窦昭在想妥娘的婚事。
前世,妥娘被卖到了一户姓李的人家做媳妇,男的比她大十多岁,是个残疾。妥娘嫁过去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又三年,村里走瘟疫,丈夫和孩子都死了,婆婆说她克夫,要卖了她。
她连夜逃了出来,想到窦家讨口饭吃。
走了一年,她才走到真定,听到的,全是关于母亲不好的流言。
她这才愤然找到了自己。
也是因为这样,她身体亏损得太厉害,三十七岁就病逝了。
这一世,妥娘留在了窦家,还改了个文雅的名字叫“素馨”。
可翻过了年,她已经二十岁了。
在窦家,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嫁了,但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大丫鬟,家里的长辈都装作不知道似的,任她默默地在自己身边服侍。
窦昭拜托祖母:“您帮妥娘找个人家吧玉馨都嫁了。”
祖母哈哈地笑,说她“人小鬼大”。
这就是祖母和窦家那些人的区别。
如果是窦家的人,恐怕第一句就会问她“是谁让你说的这话”。
祖母从不恶意地去猜测别人的心思,她觉得,就算是妥娘的意思,妥娘的这种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应该给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