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唐神道

no、252 回信

大唐神道 自挂西南枝 3586 2021-03-28 10:51

  黄俊明将万冥子沐轩子寄送过来的信件放在一旁,又取过随信附带的一卷书册,找来李元亨让他带给李世民。并将这本书册的来源说了个明白。随后就打发他去了。

  打发走了李元亨,黄俊明又独自一人思索了片刻,从案头取出一张纸,找来硬笔沾了墨水,沉思了一番之后下笔写道:“吾徒万冥、沐轩。来信为师已经收到,阅信后深感欣慰。汝等所为,为师甚是欣喜。突厥贸易一事,应加快速度,今我朝发展民生,壮大军队缺少马匹建立骑兵,缺少耕牛进行劳作。至于羊,更是明年蝗灾时果腹之良畜。马匹虽过万头,于我朝来说确如杯水车薪,耕牛更不足以使我大唐百姓耕田所需。所以应需加进贸易力度。同时牲畜一多,主意清洁,若引发疫病前功尽弃。”

  黄俊明写到这里暂且停笔,斟酌了一番似乎觉得又有些疏漏,随后继续写道:“关于突厥陈兵边境阻碍马匹买卖,汝等应大力支持突厥部族走私马匹于其他城市过境买卖,守边将领应须提前打好招呼。若发生劫掠之事,与我朝无益。清洁牛羊马匹时,应多用清水清洗,粪便及时处理,送与官府,作为肥料。定期向马概,牛圈,羊圈。播撒石灰。预备些蒜头,如疫情发生,以蒜头为药,可以控制疫情。并及时隔离病畜。另,马匹、牛羊及时移交官府。若有可能,询问突厥是否有买卖奴隶意向,前隋至今,每逢战乱突厥总会俘虏一批战俘充作奴隶,汉人在突厥地位低下,生活困苦,若有买卖奴隶之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将以往被掳掠汉人尽数买回。免其再受突厥奴役之苦。突厥奴隶也可以买回。今大唐各处修筑城池,翻修道路。劳动力奇缺,突厥人任劳任怨,乃优秀力工。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突厥的汉人以及被买来的突厥奴隶,绘制突厥地图留备反攻突厥所用。”

  这些东西都是黄俊明临时想到的,虽然说言辞方面少显欠缺,但意思很是明了。在黄俊明的记忆中,无论是汉朝对匈奴。还是唐朝对突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被突厥人裹挟着前往北地突厥做奴隶,这些奴隶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突厥人养的牲畜的地位高,男的奴隶是突厥饲养牲畜的劳力,有技术的奴隶在突厥的弯刀下进行劳作,制造出兵器再由突厥手持前来中华大地打劫,如此反复。女奴的生活更是悲惨,女奴被掳掠之后完全成了突厥人的生子机器,生下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是拿起武器前来攻打唐朝。而遇到灾年,游牧部落为了节省粮食,对于老幼的奴隶就是一个杀字,那些体弱的也往往免不了被杀一途,可以说相当的残忍,黄俊明想到这一点虽然也算是偶然,但本着同一血脉的原因,还真的不忍心让这些同胞继续受苦。要知道去年突厥打来时在秦州就掳掠了五千人。也不知道这一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到大唐。

  按照万冥子所说的,突厥现在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去年大雪牲畜和人口冻死不少,想必也是有很多的汉人被杀了吧同时正因为突厥现在过得不好,让万冥子他们通过贸易换取在突厥的汉人,恐怕突厥人是会很乐意接受的。起码多换一匹布就可以在冬天抵御寒冷,多换取一些金银器物,想必在那些突厥贵族的心里。那些精美的器物的价值应该比一个奴隶的价值更高。

  黄俊明又思量了一番之后提笔写道:“另,据说突厥之中有前隋义成公主,以及前隋萧皇后、及一位皇子存在。多多打探此事。传言华夏至宝传国玉玺在其手中。若有机会能将义成公主、萧皇后、那位皇子或是传国玉玺带回我朝,必是大功一件。若不能带回则打探好所在位置。待反攻突厥再作打算。”

  “关于何时反攻突厥一事,吾徒暂且不用关心,今年大唐不会发生任何对外战争,以内部发展为主。明年蝗灾,突厥必定受到严重损失,长时间的贸易又会使其缺少粮食,再加上民怨积压严重,定会发生变乱。此时才是我大唐反攻突厥之时。现在的目标就是笼络亲唐部族,以求分裂突厥。同时绘制地图,打探突厥王庭所在。以备战时所需。”

  黄俊明写到这里,又停下了笔,拿起万冥子和沐轩子写的书信看了一遍,随后写到:“关于西秦耶教一事,暂且不用太过担心,此教正处于混乱之中,又离我朝太过偏远,不必多费心思,值得注意默罕默德此人。十年之内必定平定大食全境,发展其宣扬之思想宗教,实乃今后我道之大敌,唐大食之间今后必有一战,有机会搜集一下次教之战法。留作日后所用。至于你等所说之天竺佛教,为师已经悉知。并有所打算,你等暂时不用考虑。发展突厥人信奉道教为正途,大力促成两国边贸为基础。留意各方面情报为任务。望吾徒谨记。”

  黄俊明取过这些了回信的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似乎又有些疏漏,在反攻突厥一事之后又用小字写到,“梁师都之情报尽早收集,待到明年灭之。”

  写完这些,黄俊明检查之后觉得并无疏漏,随后写到:“为师身在长安,欲于道藏编纂完毕之后,周游神州大地,若有空闲定赴商城,与汝等一叙。商城地处偏远,情况复杂。望吾徒保重身体。多多留意身边动态。另有千言万语不便写于纸上,一切尽在不言中,望吾徒珍重。以上,贞观元年七月,百年子。”

  黄俊明抓着硬笔,似乎还像多写两三句,可是却又不知写些什么。只好无奈的放在一旁,待信上的墨迹干了。找来个信封小心翼翼的将信纸折好,放在信封当中。又提起笔在信封上一笔一划的写到:“吾徒万冥子、沐轩子亲启。”落款又用一行小字写到“长安天仙宫百年子。”

  写完了这个,火漆也不封,转手将信放到了一旁,现在封这火漆是没用处的。这两封信之间有些信息是要告诉给李世民的,方才李元亨走的时候,黄俊明正沉浸在万冥子的书信当中一时间忘了这一点,现在想起来又有些懊悔。

  黄俊明给万冥子和沐轩子的回信并不多,但也对这二人透露了足够多的信息,像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一点黄俊明和袁天罡说过,和李淳风说过,和孙思邈说过,就是没有和这些人之外的人说过,既然这两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宗教,那就先透露一些信息给他们吧,没准在他们了解之后,会有一些想法呢。毕竟他们远在边疆,这些讯息接触起来比较容易,更能及时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处理。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黄俊明现在真的像是他在信中所说的一样,对这两人在边疆的所作所为很是欣慰,没有别的,单单为了这中华道教几千年没有走出国门的这一步在这两个人的手底下终于迈出去了。这一点就足矣让黄俊明高兴一阵子了。

  道教并不是不适合对外传输,但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前提,就是说道教和整个中华文化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想要了解道教,就必须要了解中华文化。而纵观古代历史,但凡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无一不被中华文化所同化,成为了中华的一份子。所以黄俊明便将这道教强盛的方法依托给大唐这个伟大的朝代。

  唐朝时注定不会安分的,注定会向外扩张,也正是因为唐朝会扩张,因为他的强盛,才会让蛮夷来朝,万国臣服,也正因为这一点,才会让周边的属国和大唐打下来的地盘接触到中华文化,并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同化,道教才有向着外界更进一步的可能。而自古以来,每一个帝王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开疆扩土的期望,每一个将军都会有裂土封侯的愿望。而这种期望和愿望,正是道教所需的一股子东风,带着道教乘风破浪,走出国界,走向更远的地方。

  而现在突厥还是唐朝的大敌,也没有灭亡,但突厥却通过和唐朝的通商,提前了解到了道教,而万冥子和沐轩子也不负众望的将道教扩展了出去。这无异于给道教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依托大唐是一,通过商业贸易是二,相信就这两点,在一段时间之后,道教遍布整个亚洲那都不会是一句空口之言。

  今日第二更,接下来还有,加油加油,目标一万一千字,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