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天赐多娇任逍遥

第149章 陶丘历史不一般

天赐多娇任逍遥 吉吉国王 4714 2021-04-06 19:2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天赐多娇任逍遥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十大名丘之首——陶丘

  陶丘在历史上一度享有盛名,是中国古代十大名丘之首。在《山海经》中被列为第一丘。《说文》记载:“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竹书纪年》云:“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这里是孕育鲁西南乃至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文明的神圣之地。

  神秘的仿山

  不无夸张地说,仿山在鲁西南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且不说这里是西周曹国二十六代君王的安息之地,是曹氏族人的寻根所在,是历代善男信女祈福平安的、烧香还愿之所。单说,千百年来民间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的“降雨日”就给古老的仿山增添了无尽的神秘。原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曹叔振铎的祭日,据说上天因感曹叔振铎勤政爱民,每年到了这一天,上天都会降雨洗山。虽然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民间传说,但每年到了这个广为传颂的“降雨日”,一场场春雨总会如期而至。所以仿山在鲁西南百姓心中,是一座永远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的灵山。

  千古遗迹任凭吊——范蠡墓

  战国时期,陶因位于济水与菏水的会合之地,因此陶也就成为了一座四通八达的中心城市,被人们誉为“天下之中。司马迁对其评价为“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意思是说,当时的中原各诸候国不管从什么方向来,无论是经水运还是陆上交通,都可以很方便到达陶这个地方进行货物交易。此时,范蠡从齐国至陶,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让其流连忘返,遂自名为“陶朱公”在陶地开始经商致富。由于他眼光独到、经营有方、善于用人,十九年间,积资巨万。从而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天下首富。当时的商人们都很钦佩他,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范蠡富可敌国后,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司马迁先生也曾对他评价为“富好行其德”。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意思是说:范蠡曾经三次搬家,驰名天下,他不是随意离开某处,但他不论住在哪里都会成名于天下,最后老死在陶地。

  范蠡墓位于定陶镇崔庄北200米处。墓地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100米,最高处2米。墓顶呈椭圆形,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墓地及其周围曾出土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

  长使英雄泪满襟——项梁墓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拿这句诗词形容项梁恰如其分。项梁,别称武信君,项羽的叔父。项羽年幼之时,其父亲去世,所以项羽从小是被他的叔父项梁所领养。有史学家说,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么,推翻秦朝暴政,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人必定是项梁。这位楚国贵族后裔卓尔不群,司马迁在《史记》对其盛赞道“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是继陈胜、吴广之后最有实力的起义英雄。当年,项羽和刘邦皆是他的部下。起义之后,屡战屡胜,就连秦国最有军事才能的章邯大将也败在他的手上。可惜因屡胜而骄,在驻守定陶时,被秦军偷袭,最终兵败身死。带着永远的遗憾和满腔的惆怅被葬在了定陶。项梁的坟墓位于定陶县定陶镇崮堆刘村南100米处,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高2米,占地10余亩,清朝诗人李恪三曾感慨其壮志未酬著诗道:“轻骄最足败三军,惜斥良言武信君。战烈未成为已死,吞秦遗恨吊荒坟。”

  大汉之源——官堌堆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那么由刘邦一手缔造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就是从定陶这个地方开始起航。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一土丘(官堌堆)之上举行了开国大典。这座曾见证过历史那一伟大时刻的土丘,至今依然高高耸立在鲁西南的大地上,当地史料一般都称它为“受命坛”,但我们鲁西南当地百姓认为刘邦曾在此登基做了大官,所以千百年来又风趣地叫它为“官堌堆”。

  刘邦为什么将他登基之地选在定陶了呢?第一、定陶曾经是尧帝居住的地方,刘邦一生对尧帝是久仰其德,甚至一生都以尧帝为榜样。第二、定陶是一块充满祥瑞的吉祥宝地,从战国时便被誉为“天下之中”,是当时天下第一流的经济都会。就如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刘邦崛起之迷》文章说的那样:“刘邦即皇帝位,他即位的地方在定陶,定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这是个风水宝地,传说尧帝当年居住在这个地方。”

  官堌堆位于定陶县仿山镇姜楼村,高6米,总面积近2900平方米。是当年大禹治水之前,我们先民为躲避洪水的一个原始先民居住的地方。因其即是一处珍贵的原始文化遗址,又是汉朝兴起的发祥地,1992年山东省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冤魂不散何时了——梁台绕雾

  汉初有三大名将,他们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他们在天下大乱之时,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屡战屡胜,战功累累。刘邦登基称帝之后,封彭越为梁王,定都于富庶的定陶。但没过多久,刘邦和吕后开始大杀功臣,以谋反之名,诛杀了彭越并且灭了其三代家族。彭越含冤死去以后,定陶百姓对他的这种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因此在他生前的点将台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这座保留了两千多年的彭越点将台也称梁王台。梁王台位于定陶县定陶镇贾楼村西北,是彭越当年在定陶一带招兵买马、聚众纳士、点将练兵而修筑的土台。梁王台周围低洼潮湿,早晨远望台上,白气茫茫,似雾环绕,因此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神话。(梁台绕雾为定陶八大景之一)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曾拜访过“梁王台”,纷纷来此祭奠这位含冤而死的英雄。“梁王台”更是通过历代文人所作之文,千百年来一直声名远播。譬如,唐代大诗人高适曾经做诗悼道“梁王昔全胜,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宋代诗人石延年也有《梁王台诗》,叹曰“梁王力战辅炎刘,百二河山一旦收。千古高台依旧恨,功成何不效留侯。”

  芳魂一缕何处寻——戚堌晚鸦

  戚姬是定陶戚家村人,是刘邦一生最为宠爱的女人。戚姬不仅美貌,同时她还是一位极有才艺天赋的女人。史料记载她是“通音律、善歌舞”,尤其擅长跳“翘袖折腰之舞”。另外戚夫人还擅长乐器,一个是瑟,一个是筑。刘邦爱屋及乌,于是想另立戚姬之子刘如意为太子。此举遭到了吕后及诸大臣的极力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刘邦死后,吕后首先将戚姬之子刘如意用毒酒杀害,然后派人残忍地将戚夫人手脚砍断,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并且将其扔到厕所里,起名为“人彘”。

  吕后死后,汉文帝为报戚夫人救高祖之恩,亲诏在戚姬救主之地———戚夫人的故乡定陶建祠以示祭奠,这就是定陶著名历史遗迹——戚姬寺。戚姬寺原有三间大殿及配房,院内古树参天,引来许多乌鸦来此筑巢。每到傍晚,群鸦归来,绕寺飞鸣,似为戚夫人的惨死而哀悼,故有“戚堌晚鸦”之说。后人有诗记道:“从幸关东爱正稠,一朝永巷动人愁。而今世远荒坟近,树梢乌啼恨未休(“戚堌晚鸦”后来成为“定陶八景”之一)。

  西汉“黄肠题凑”墓

  公元1999年,在定陶发现的“黄肠题凑”西汉古墓,因是“黄肠题凑”墓葬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意义的一座汉代“黄肠题凑”。所以此墓的发现,一时轰动了考古界。2013年4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我们菏泽,倍受关注的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揭晓,定陶的这座“黄肠题凑”墓葬,从600余项考古发掘中脱颖而出,无可争议地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黄肠题凑”陵墓位于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公里处,该陵墓共发现了一万多汉砖,这些汉砖大多刻有神秘的汉。走进这座古墓仿佛进入了一个用松柏木搭建的迷宫。沿着回廊走,仅墓室就有23个,甚至地板都是用松柏木所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古墓所用的松柏木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但至今仍然发出阵阵的清香。

  由于此墓至今没有发现墓志铭,所以专家推测,该陵墓的主人很可能是汉哀帝之母丁姬。

  鲁西南佛教发源地——左山寺

  左山,位于定陶县马集镇郭庄村南,县城西南13公里处。左山之名,源于鲧禹父子治理古水(即黄河)。他们于古水之左,建民工城一座,即名之左城。此处高丘,人称之左山,亦名左岗。“左岗林樾”为古曹州八景之一。

  左山是鲁西南地区最早的佛教发源地。东汉时期始建堂林寺,隋代改称法源寺,达到鼎盛。盛唐时期该寺更名为龙兴寺,北宋时更名为兴化禅院。宋以后又称左山寺。

  隋文帝杨坚为弘扬佛法,于法源寺宝乘塔下镇藏六颗佛祖舍利。法源寺从此声名显赫,受到四方佛教信徒的顶礼膜拜,成为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寺院,位列“全国六大名寺之一”。

  该寺院历史上高僧辈出,唐朝高僧赵州和尚最初就是从龙兴寺落发出家。唐代高僧临济宗师,先到法源寺,后到镇州,开创了禅宗史上最为卓绝的临济宗,“其后传其法者十有六宗”。

  左山附近不仅为鲁西南地区佛教发源地,还是大儒左丘明故里、兵圣吴起故里、临济宗师与赵州和尚故里、汉定陶共王陵群(含丁姬、傅太后)和魏晋王墓群所在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春秋时期左岗村人左丘明出任鲁国太史,其父葬于此。此地屡为古曹国、古陶城、定陶国、济阴郡、西兖州府、古曹州等府衙驻地,其中曹州府治在此800余年。 天赐多娇任逍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