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人,五个人走过了这条路,这五个人,都是测灵种的时候站在一起的人,命运似乎对他们特别眷顾,一直没有给他们任何的挫折,除了第九个人。
赵泉也不知道他到底算不算入室弟子,如果算是,那么谁为他设立拜师路,肯定不是这里的任何一个。赵泉看向了九个座位中唯一空缺的一个,如果有师尊,也只有那个人了。
拜师,不仅仅是师父挑徒弟,徒弟也在挑师父,赵泉用超出常人的敏锐,当那个大叔走到他这里的时候,他就知道是这个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现在收自己为徒,或许是因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通过这条路,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赵泉不知道,但是他没有担心,反而对于那个菜园,那个种菜的地方期待了起来。
久久没有看到虎叔再回来,掌门和各位峰主也没有再等了。毕竟以前不知道虎叔是云九峰峰主,他们就不会过多的过问这个在云九峰种菜的人,现在知道了,反而有点不敢过问了,有的只有淡淡的尊敬。
云五峰到云九峰,虽然都是论道峰,但是其中的道韵,其中的玄妙都不一样,不仅仅种类不同,层次也不同,越往后,玄妙层次越高,能够领悟的人就越少,能够论道的人,相应就越少。
白云九峰分内外两峰,这里说的道韵,自然是内峰的道韵,内峰悟道,外峰论道。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慢慢地能够感应内峰,开启内峰的人越来越少,就像这些玄妙找了个地方藏起来了一样。
但是外峰,却多了一份神奇的玄奥。或许是因为论道的人,也或许是因为内峰玄奥的散溢,外峰逐渐带上了一种类似内峰的感觉,而且比内峰更加的繁盛,就像一汪纯净的池塘,今天被你带一瓢,明天被他带走一瓢,虽然池塘还是那个池塘,但是带出去的水,结合所带人的道,在外峰开出了自己的花朵。
所以每个峰的景色都不一样的,但是毫无意外,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奇景。
不过若想成为峰主,不是你修为高就可以的。只练气不悟道,是观察不出各峰的玄妙的,也走不远。峰主都是境界最高的人,也是进过那个峰内峰最多次数的人。
外峰虽然也有玄奥,但是这些玄奥都带上了别人的色彩,或者多个人的色彩,只能去感悟而不能体悟,内峰依然是大家向往地存在,但是在外峰的包裹下,内峰太难感应了。
那么要多次感应内峰提升道行更是难上加难。峰主都是令人尊敬和佩服的人,他们是一个门派真正的顶梁柱。
但是这些峰主,也最多去过云八峰,没有到云九峰。因为云九峰太平常了,平常得大家都知道它不平常,但是发现不了。
“赵泉的拜师礼日后自有安排”掌门真虚子安抚地看了一眼赵泉,继续说道,“本次拜师礼正式结束。”
“同时,我在这里,正式的欢迎你们来到白云门,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求道。”
“这条路不好走,若是百年不得寸进,能持否?”掌门率先开头,白云第一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若是迟迟找不到自身的锐气,能持否?”云一峰峰主剑虚子,白云第二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若迟迟没有一技傍身,没有财侣法地,能持否?”云三峰峰主阳虚子,白云第三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若跟不上同道的进度,没有道友,面对无边孤寂,能持否?”云四峰峰主悟虚子,白云第四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道阻且长,看不到方向,蹒跚学步,艰险异常,能持否?”云五峰峰主凌虚子,白云第五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有时如无边地狱,有时又如春暖花开,一边天堂,一边炼狱,能持否?”云六峰峰主火虚子,白云第六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前路艰难,有莫大压力,地面厚实有无尽包容,享受压力而抵制包容,能持否?”云七峰峰主土虚子,白云第七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有无尽诱惑,有无穷疲累,又无穷艰难,能持否?”云八峰峰主灵素仙子,白云第八问。
“能!”
“这条路不好走,要一心一意不回头,要一心一意往前走,披荆斩棘,能持否?”云九峰峰主从空中传来,白云第九问。以前不知道是谁,今天各大峰主心中都浮现出了虎叔那平凡的面容,和他的一心一意。
“能!”
白云九问,每一问都是一难,修仙路上又何止九难?但是现在站在大殿里的弟子们,没有畏惧,依然用他们略带稚嫩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的声音回答出了同一个字。
能,是的,我能。不管多少艰难,不管多少苦难,我还有诗和远方,我还有修为和境界,我还有思考,那么我就能。
我能用自我发出声音,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们修仙,更多的是想真正的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来到世间,又是怎么来到世间的,为什么刚好是我,不是他。
少年们在这里开启道心雏形,赵泉却突然在这些回答中看到了被一团丝线缠住的自己,和在玄心阵中一模一样。
不,有点不一样,混乱减少了,指向那条路的丝线变得更粗了,连距离都近了少于。
赵泉却没有管这些结果,他依然沉浸在刚刚的回答中。每一声能,像晨钟暮鼓一样重重地敲在了他的心间,强制让他什么都不想,强制让他什么都不悟。
他像刚出生的新生儿一样,无思无想,无欲无求,整个人像一张白纸,纯洁的任何印记都可以印上去,没有难度。
他首先印上去的是他的修持:我有道心一颗,大千开遍道果。就像新生儿突然有了思维一样,他感觉他突然有了想法,有了思绪,有了许多的感悟。
一个个懂的,或不懂的感悟纷纷化成丝线,缠绕到自己身上,伸出的方向,却悄然和最粗的那根融合了。就像本来就是那跟丝线的一部分一样,自然无比。
一根根,一次次,那跟线变得更粗了,粗得带着赵泉向着那条路的方向再次前进了一段距离。
再印入的,是自身的情感,好的坏的,伤心的开心的,他像第一次体会这些情感一样,有种时间沉淀下的另一种美好,那是成长的声音。
这跟粗线突然长粗了,长大了,拉着赵泉猛然往前又走了一段距离,一大段,似乎是总距离的一半,又似乎是一点点。
赵泉被股拉力惊醒了,一醒来,就发现旁边的弟子们有的还在兴奋中,有的已经镇定下来了,有的却陷入了某种感悟,而各位峰主们,却定定地看着自己。
赵泉疑惑地看了一眼自己,就发现了还没散去的道韵,或者说玄奥,刚刚他的身体难道也出现了某种玄奥?是因为那跟丝线吗?
赵泉似乎真的懂了自己该走的路,这是条充满乐趣,十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的嘴角带上了淡淡的微笑,还是有点痞痞的样子,却让看着他的峰主们感受到一股自然,似乎本就该这样。
峰主们发现有点看不懂赵泉了,他似乎并不是立道了,也不是可以突破立道,而是他在修持。这种类似立道状态只是他的修炼状态,是他的日常,那么他站在到底是什么状态,修为多高,境界在哪里,是否已经起灵了?
哦,他没有灵种,肯定不会起灵。赵泉的这种奇异已经让他们忘记了这是个没有灵种的天才,也看不懂他的修为了。或许虎叔知道吧。
一场拜师礼在白云九问中落下帷幕,二十年一轮回的门派更迭也将继续进行下去,但是他们这群人,终归是入了仙门了。
刚开始入门的弟子,都是住在云一峰的,等到修为够了,修行久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修行,住到各个峰去了,或者在大峰旁边的小峰单独住,这些白云门都没有规定。
但是赵泉等人,都属于入门弟子,或者即将进门的记名弟子,他们现在就可以住到师尊所在的山头了。但是白云门不提倡,甚至是强制性不提倡。
因为刚刚进门的弟子可塑性很强,而且都是处在少年时代,都是好玩或者喜欢成群结队的。
修行毕竟需要有道友,道友就是相处出来的,最开始的三年,大家可以随意的请教走动,但是要求都住在云一峰,如果有师尊的,可以适当的调整,大方阵就是这样的。
赵泉等人也喜欢这样。或者说大部分人都喜欢这样。入门之前的六个月太短暂了,短暂得他们只能不停歇地修习引气决,没有时间来结交同道。
所以认识的,要么是同乡的,要么是同族的,很少有像他们这样一大群的。
闲不住的少年们都想交朋友,陌生的地方,有个人说话,总比一个人好的多。
在杨旭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云一峰,印入眼前的并不是准备好的小阁楼,甚至不是大房子,也不是房子,而是一大片空地,泛黄的土地给人一种亲切感,但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道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