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奶奶带着姐妹两个从花婆婆家出来,往回走着……
“钱大娘带着这两姐妹忙啥呢?”路上遇到一些相熟的村里人,大家就说上几句。
“这时候也没啥忙的,就是去花家,让这两个丫头学两天手艺。”钱奶奶也没瞒着大伙,一个村子里,有些事不好长时间隐瞒的。
如今村里人都知道她家有个豆芽菜的进项,现在让这姐妹两个学点东西,也没什么扎眼的。
“哟,这可是好事啊,还是你家条件好,两姐妹都学,一年到头开销可不少啊,看来真的发了财啊!”搭话的人,应该是心有不平,说出来的话,都有股酸味。
“发什么大财啊,我家那生意几文钱的赚头,能发什么大财,不过是凑凑手,让孩子们学点手艺,以后日子好过罢了。”钱奶奶依旧好脾气的回道。
人们会羡慕嫉妒很正常,别人家过的好,自己过得不好,自是会眼红,好在这些人也就眼红,说说酸话,并不做其他歪心思。
大家听钱奶奶这么一说,心里一寻思,确实如此,一时间大家心里又平衡了,哼ヽ(≧Д≦)ノ才挣几个钱,这会儿又给两个丫头开销,这样一折腾,又回到老样子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都不知道钱家人卖方子的事情。若钱家人没有钱多多卖方子这一出,她家的情况就会跟大家猜想的一样,若只是靠豆芽菜的收入,如今两姐妹花了可不就是回到原样吗?
幸好有些事别人都不知道,所以啊,闷声发大财,真是个好主意。不招人眼便不招人妒,少了很多纷扰。
一路上遇到人就打个招呼,说上两句,很快就到家了。
这一路过来,现在村里人大多都知道钱家姐妹跟着花婆婆学手艺,很多人也是不能理解钱家的做法,有钱了就好好攒着,给家里男孩存家底才重要。
钱家人这是咋想的,给两个丫头花这么多钱,真是不值当!
太多人重男轻女了,只要不虐待家里女孩,就算是对孩子好的。有些人家看到女孩处处流露着嫌弃!
可想而知,钱多多是多幸运,才拥有这么好的家人。
有一大部分人不理解钱家人的做法,也有几家明白人理解钱家人的做法,这些人家也不是文化人,但他们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只要在乎,就总想给对方最好的,因此他们很理解钱家人的做法,心里也是感叹,若他们有钱了,也送孩子多学手艺。
别人的猜想也好感叹也罢,钱家人不知道也不在意。日子是自家人过的,只要一家人好,就好。
到了家,家里没人,钱爹爹跟钱母去镇上卖豆芽菜了,钱爷爷带着钱小弟去后山砍柴,都还没回来。
钱奶奶翻出一双鞋底,拿在手上,纳着鞋底,看大小应该是给爷爷做的鞋子。
两姐妹也坐在旁边,帮忙捻着线,纳鞋底用的线是要几根线搓成一股,才结实好用。
“奶,你知道花婆婆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一条规矩吗?”钱多多抵不住心里的疑惑,就问了钱奶奶。
钱小妹也是眨着眼睛看向钱奶奶,意思很明显,她也想知道呢!
“这个,我大概知道点原因,不过,也不确定。”钱奶奶手上不停,口吻带着几分疑惑。
“花婆婆娘家有个弟弟,现在好像不来往了,据说在花婆婆刚守寡就断了交情。其实她还有个亲妹妹。花婆婆当姑娘的时候,家里穷,把她们姐妹卖到县里的有钱人家做奴才,花婆婆的一手绣花手艺,就是那时候学的,花婆婆年轻时人挺漂亮,你们看她这样大的年纪还这样得体就知道了,而他妹妹听说比她还要漂亮的多,可是啊,漂亮的姑娘,没人爱护,那是造孽啊,相传是那妹妹被那户人家女主人处理了,也有说是给人做了小。都不一定,都是大家相传的,谁也没再见过那姑娘。”
“花婆婆后来是被主家归还了卖身契,卖身的奴才还能赎身,是很少见的,具体也不知道为什么,花婆婆换回了良籍,才回了家嫁了人,不过,她也是命苦,她那娘家人,也是心狠,花婆婆才回家,就被家里人嫁到咱们村里,说是嫁,跟卖也差不多,花婆婆从大户人家带的东西,也被她娘家人扣了,她算是净身一人嫁到咱们村的,嫁了人两口子都是勤快人,日子也过起来了,后来有了她儿子,可好日子没过几年,一场意外男人去世了,留下他们孤儿寡母,那时候我也嫁给你爷不久,那会儿啊,村里人都说花婆婆命硬不好,流言蜚语真是害人啊。这是过了许多年花家的日子才稳定。她那娘家起初还想让她改嫁,想再卖她一次,花婆婆性子也烈,跟娘家人闹了一场,后来还是村长出面解决,也不知道咋说的,反正这几十年了没来往,她家现在也没有走动的亲戚了,唉……不容易啊,多多,莱莱,你们姐妹要好好学手艺,女子不易,多学一些技艺傍身,多一个保障!花婆婆是个好人,你们要听话,也要孝敬她。花婆婆订得那个规矩应该有这些事情里的缘由吧,这些事情太久了没人理会,不是听起这么个规矩,也想不起来这回事!你们也别出去乱说,人家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怎么回事。你们只听着花婆婆的教导就好,她在大户人家待过,懂得也多,你们跟着学习,奶奶放心。不要计较那规矩的由来,你们记着就行,奶奶跟花婆婆的想法一样,奶奶就想你们姐妹啊,以后都嫁个老实肯干的厚道人家,一辈子踏踏实实过日子,不许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不然奶奶可不认你们。”
“奶奶放心,我们不会的。”姐妹两个都不是多嘴的,也不是心思多的。
奶孙三个偶尔说上几句话,手上忙着自己的活,一时,倒有了几分惬意的感觉! 悠闲农家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