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年里,也有不少人打听钱多多的亲事。
钱家婉拒,就说明年再确定亲事,想留孩子多一些时间在身边。
这话若是别人说,或许会被笑话,钱家说,那说明人家是真真正正疼闺女的。
你想啊,明明吃不好穿不好,却说舍不得孩子嫁人吃苦,这不是搞笑吗?
留在身边干家务做农活就不辛苦?
钱家现在条件这么好,吃的好穿的好,姑娘留在家是真的享福。
而钱家人疼孩子,更加出名,不光疼儿子,女儿也是疼爱呢。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应付这样的亲家。
不是每个人都把女孩当累赘,也不是谁家姑娘就可以随便踏上去享福的。
打着人家姑娘的嫁妆,又不想把人家姑娘当回事,咋不上天呢?
人家实实在在疼女儿的人家,敢对姑娘不好,人家能放过你?
钱家疼女儿的事实还真打退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算是意外收获。(远离人渣,好的收获!)
这一年,周磊依旧花样刷存在感。
以前钱家人不知道这货的心思,倒也罢。
可他们都知道了,任他伪装再好,总能被看到破绽,而周磊自己还不自知。
那画面太喜感了。
抛开偏见,钱家人也得承认,这是个好小伙。
尤其是看着他很想好好看一看钱多多,却还是克制自己守着礼仪,不给钱多多带去一丁点的不好。
真正在意一个人,你会为对方考虑到方方面面,你会努力不让对方受伤害。
更不会把对方陷入困境。
钱家人都在暗暗观察这个少年,不过,也不会故意刁难。
真情可贵,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珍爱。
钱多多在合理的情况下,也对周磊留意了几分,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个喜欢自己的人,她还是好奇的。
她想知道那是怎样的人,她也想知道,他为什么喜欢自己。
周磊并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观察他,而且都是份量极重的人。
无知也是福啊。
虽然大家多了一项观察工作,但日子还是有条不紊的过着。
在入秋前,钱家决定买头牛,既能代步,又能耕地。
不过,最后他们没有买牛,买的是驴骡子,骡子是马跟驴结合的后代,骡子又分驴骡和马骡。
马骡更像马,个头像,力气大,跑的也快,但是,脾气也暴躁。
驴骡,个头偏小一点,但又比驴子好看。(是的,钱多多嫌弃驴子不好看,马难驯。)
驴骡也比驴子能干,性情也温和,当然,也有驴的犟劲,不过,这也不算大问题。
而且,代步可比牛车快多了,也好喂养,一头驴骡照料的好,用上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最后钱家便买了一头一周岁多一点的驴骡,虽然不是最得力的时候,但拉他们一家人还是妥妥的。
等到壮年,负重更多。
买这头驴骡花了十二两银子,又花了一两多银子,配了一套新的木板车,一般的木板车花不到一两银子,而他们配的是能带兜的板车。
这个兜不是正规的车厢,只是简单的在板车周围加了一截板子而已。
巧妙的是,这兜可以自己拆卸,自己安装。
贵也是贵在这里,多几块木板还不至于花几个钱。
钱家带来的改变多了,村里人也就淡定了,看到钱家又新买了驴骡子还配了板车,大家也就是感叹一下,羡慕一下,也就过去了。
人家青砖大瓦房都盖了,驴骡带车加起来十几两银子,人家买了不是正常现象吗?
不过,很快便有了让他们议论的事情。
收秋之后,钱家人便商量着,置办点家业,房子盖了,车也算有了,商铺也有了。
但他们还是农民,农民离不开什么?当然是田地了。
秋收过后买地,还能跟上播种。
只是他们在合计着,买多少地,买什么地合适。
银楼里存的五百两,他们不打算动,就凑着那个整数存着吧,也是他们家的底气。
手上的银子,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五十两,做了两年多快三年生意,他们没有往钱庄存钱。
但他们挣了一座青砖大瓦房,现在还买了骡子配了车,送孩子去学堂,平时吃喝穿戴。
如今手上还有一百多两现银。
可见钱家人还是踏实过日子的,并不奢侈。
他们打算拿出一百两去买地,零头得拿着,不然要用钱的时候咋弄。
生意赚钱那也是要一天一天攒下来的。
一百两能买多少地?
能买一百亩,也能买十几亩。
一亩良田八两银子,荒地三两银子,山地一两银子。
可山地只适合种果木之类的,他们家又不开果园。
荒地养个两三年,养肥了也是良田。
只是,养地过程中,就没什么收成。
其实,他们家买荒地更划算,荒地有三年的免税,而且,他们也不急着靠种地发家。
但是,良田的收成能顶荒地几倍,不买良田心痒痒,没有人会不爱良田。
一家人仔细商量后,决定买十五亩荒地,五亩良田。再算上他们家现在的地,他们家就有三十亩地了。
有地有房还有铺子,这份家业也是足足的量。
当然,要是跟大地主比,那是不值一提的,对于钱家已经很好了。
有这三十亩地,过几年不想做生意了,就回家种地,铺子可以租出去。
反正,不管怎么安置他们家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好过。
别忘了,他们还做着生意呢,兴许攒的钱多了,还能买上一些地呢。
这日子,想想都觉得美的很,生活也更有劲。
决定了,就行动,接下来两天,钱爹爹跟钱爷爷就回村里去跟村长交谈,然后又去选地,又到衙门办地契。
等把盖了官印的地契拿到手,已经是两天后了。
而东河湾也知道钱家人买了二十亩地,虽然十五亩是荒地,但荒地也是地啊,养个两三年一样是肥田。
钱家人做生意盖房子,都没有买下这么多田地来的震惊。
农民眼里土地为本,地越多,越了不起。 悠闲农家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