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姜也要比别的时节贵上几文钱,但还是很多人买。
钱多多之前还担心姜吃多了上火,好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许是平时饮食比较清淡,少油少盐,再者,冬日里天冷,人们喝热开水喝的也多,这样一来一去,消了姜里含的火气?!
钱多多也说不清楚,反正也没有不好的作用,何必追究那些原因,事事都要弄个明白,那得多累啊!
还需要买些棉花,今年的冬衣暂且不用做新的,但是棉鞋需要做新的。
旧的棉鞋已经不保暖了。里面的棉花因为使用时间太久,成硬硬的小疙瘩。
即便没有钱多多挣的银子,钱家人也是打算做新棉鞋的。
只不过,只做三个孩子的。
现在,每个人都会有新棉鞋穿!
又过了两天,终于迎来一个好天气。
一家人吃了早饭,钱爹爹跟钱爷爷一人背个大背篓,用来装买的东西。
钱多多三姐弟把前段时间做的小布包也都背上,整装待发!
今天天气好,出来走动的人也很多,一路上遇到不少人,有同去镇上的就一起走。
一伙人说着闲话,很是热闹,一点也没有赶路的无聊。
到了镇上,要办的事情不同,一伙人就各自分开。
钱家一家七人直奔艺品居,艺品居东西最齐全,铺子里人挺多的,他们一家进去,有个小伙计招呼让他们随便看。
让伙计包三斤旧棉花,旧棉花是陈年的东西,比新棉花便宜一点,新棉花二十个铜板一斤,旧棉花十二个铜板一斤,旧棉花也是很暖的,只是没有新棉花白,新棉花摸起来更是蓬松柔软。
其实做棉鞋,旧棉花比新棉花合适。
称完棉花,就开始扯布料,粗布颜色不多,黑色、灰色、白色(这里的白色不是纯粹的雪白,有点偏米白)深蓝色、浅蓝色。大红、深紫色、浅紫色。
成人一身衣服大概要七尺左右的布料,扯了十五尺的黑色,八尺深蓝色,三尺灰色,十五尺白色,五尺浅蓝色,十尺浅紫色,五尺的深紫色,五尺红色。
粗布有的颜色,钱家人都扯了一些。
粗布没有花色,其他的布料倒还印上简单的花色,不过那些稍贵,暂时还不能出手那般阔绰。
买完这些,钱多多跟钱小妹两姐妹又买了几根绣花针,挑了一些绣花线,本来还想着买点布头,奈何布头都被挑完了。
捡漏也不是次次都能遇到的,布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些布头给孩子们做个鞋面还是可以的,因此有的是人买布头。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一两二百个铜板。钱家很少买这么多东西,心里感叹钱可真不劲花啊!
出了艺品居,钱多多跟钱小妹两姐妹从钱母那要了一百个铜板,打算去红袖坊看看有没有布头,钱爹爹他们去药铺买姜。
两姐妹到红袖坊,跟李掌柜两口子打完招呼,就问李掌柜这段时间有没有攒到布头。
好在李掌柜一直为钱多多留意着,还真攒下来一些,比上次还要多一些,两姐妹很惊喜,两人把布头归拢整齐,用一些窄条的碎步绑起来,两姐妹怀里抱着布头,笑的傻乎乎的。
李掌柜在旁边看的失笑,钱多多问李掌柜多少钱,李掌柜说五十铜板就行,不过,钱多多把身上的一百铜板都给李掌柜,李掌柜不要,钱多多不依,钱多多在这堆布头里可是看见好些不错的料子呢!
李掌柜无奈,她也发现这姑娘主意极大,为人处世自有一套章法,钱多多两姐妹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不耽搁,跟李掌柜告别,抱着布头就出去跟钱爹爹他们汇合。
店里不少人用富含深意的眼神,看着两姐妹,不过,两人完全不在意,他们看他们的,她们做自己的。
出去之后,就看到钱爹爹他们也正在往这边走,显然是为两姐妹来的。
钱爹爹接过两姐妹抱的布头,放在背篓里。
该买的也算买完了。钱家人就商量着回家,自然,还给钱小弟买了两串糖葫芦,还顺路买了猪肋骨大骨头,一整份猪杂,还打了五斤酒。
回家之后,随意做点吃的,转悠一上午,也有点累了。
吃过饭,就开始归置买的东西,满满的两大背篓的东西,就这里的东西,花了一两半银子。
不过,买的都是实用的东西,花的也值当。
两姐妹则是拿着那些布头,就钻到自己的屋子里开始研究那些布头。
接下来的日子,钱奶奶跟钱母就忙着做衣服,做鞋子,忙个不停。
两姐妹也帮着缝几针,也要练刺绣,全家人一时都不得闲。
钱爷爷跟钱爹爹上山挖些树根子,再拢一些枯的枝叶,这些烧火耐火又好烧。
如此忙活几天,新的棉鞋跟衣服都做出来了。
新衣服试穿过后就收起来,等着年初一换新衣。
菜地里的大白菜,白萝卜全都收到家,放地窖存放着。
粮食也都准备的足足的,天气越来越冷,等雪下来之后,做什么都不方便了。
终于,在忙碌中迎来了第一场雪!
虽然早有准备,要下雪了。
可一觉醒来,眼到之处,全部被洁白的雪覆盖,第一场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欢喜。
钱多多三姐弟也不管外面飘着的雪花,三人往院子里冲。
钱母跟钱奶奶赶紧拦着,让他们套了草鞋,戴上蓑帽才让他们去院子玩。
这天气要是弄湿衣服鞋子,可不好干。
钱爷爷跟钱爹爹一个扫院子的雪,一个扫院门口一截路面的雪。
钱多多三姐弟拿着根木根,在雪里划来划去,弄的雪到处都是,惹得钱爹爹跟钱爷爷大声吼他们。
钱奶奶跟钱母在厨房做饭,听着外面的训斥声,大笑声,无奈摇头。
早饭好了,三姐弟还在贪玩,说不听,最后把钱母惹毛了,好一顿训斥,这才消停。
不过三人眼里还带着笑意,大人们看着三个这副德行,也是无奈,好在大多时候还是乖孩子! 悠闲农家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