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花家,得到花家人的关切问候。
花婆婆更是仔细的一番询问,瞧着钱多多气色确实不错,才带着两姐妹去绣房。
“婆婆,这是我自个儿琢磨的手套,冬天戴手上保暖的,这种露手指的还不影响绣花。”钱多多把给花婆婆的那双手套拿出来。
花婆婆按照钱多多说的法子,戴在手上,来回伸展着手,“嘿,这法子好,手掌手背都护住了,手指头拿针还不影响。不错,不错。”
花婆婆很喜欢,刺绣很受罪,不管天冷还是天热都要坐着很久不动。尤其是冬天,手都冻僵了,还不能烤火,把手熏黑了,容易把绣线和绣布弄脏。农村人也没有汤婆子。
花婆婆年轻那会儿,冬日里手指实在僵的不行了,就倒点热水,一边喝一边暖手。
那时候需要她刺绣养家,吃了不少苦。
钱多多这种手套,别的不好说,但对于刺绣的人来说,极其实用。
花婆婆很满意,满意东西,更满意这份心意!
钱多多耽误了几天的功夫,钱小妹已经能独立绣好心形叶子,钱多多还需要花婆婆偶尔指点一下下针的方法。
除了每天学习刺绣,钱多多还给家人又做了一双连指的手套。给自己和钱小妹多做了一双半指手套,她们的手不能烤火,多做两双也可以换洗。
这天,吃过午饭,一家人坐在院子晒太阳。
“爹,咱家该考虑干点长久的小买卖,最好是在镇上租个铺子,还有,过完年,把小弟送去镇上读书。”这些想法,钱多多很早就有,只是没说出来。
如今,家里有三百两的本钱了,这些事情提出来让家人心里有个准备,也都多留意下这些方面的事情。
这也不是说办就办的事情,得准备一段时间,要考虑做啥生意,还要看铺子,想找个合适的铺子,也不容易。
现在也十二月份了,过完年最迟二月份就得把这两件事给敲定。
“要是在镇上做生意,金金送去读书正合适,不然放他一个人在镇上读书,不放心。有点小了。”钱爹爹也是仔细考虑这两件事的可行性。
“做生意也是可以的,只是得想好做点啥生意。”钱爷爷接话。
“咱们大家都一起想,也不着急,慢慢考虑。”钱多多笑着道。
“金金,过来。”钱多多把正在玩石子的钱小弟给招到身边。
“金金,送你去学堂读书好不好?”钱多多心想,还不知道钱小弟是否喜欢读书,别到时候送去了,他又不乐意了,花婆婆家可是有活生生的两个例子!
“读书?跟李爷爷家的哥哥一样吗?”钱小弟说的是村长家的孩子,村长家男孩子都能识一些字,即便不送学堂,也会口口相传,互相教学。
“是的,你想读书吗?”钱多多觉得钱小弟应该喜欢读书的,说起读书眼睛都亮了!
果然,“我想啊,李家哥哥会写字,好厉害。我也想会写字。”钱小弟每次看到李家哥哥划来划去就是一个字,觉得好厉害。
“那过完年,就送你去读书,不过,去了就要好好学习,等你学会,回家教我跟你二姐,你可要好好学哦,不然可没办法做我跟你二姐的小先生。”不管如何,都要把他的学习兴致提到最好。
虽然不指望钱小弟榜上有名,但还是希望能好好读书,将来考个秀才什么的,把他们钱家发扬光大!
“姐,你说的是真的?!”钱小弟看到姐姐点头,又跳又叫,高兴的不得了,高兴完还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
“不过,你现在还没去学堂,我跟你说的是咱们的小秘密,可不能到处说哦。”钱多多说完,钱小弟就一个劲点着小脑袋。
现在到过完年之后,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又到了去镇上卖豆芽的日子,今天钱多多跟着钱母和钱爹爹去,因为钱母打算卖完菜之后,在镇上租辆牛车,带着钱多多去香烟寺还愿。
钱多多也没拒绝,不管是不是佛祖保佑,还是要心怀敬畏。
因为打算去寺庙,所以钱爹爹给饭馆送菜时就多带了一些,看人家会不会多要,如果要了,他们就不用摆摊耽误时间。
去香烟寺来回要两三个时辰呢。
跑了几趟,把这次带的菜都卖出去了,主要还是迎客来要的多,现在天冷,豆芽菜放个两三天还是可以的。
再者,推出的新菜,水煮肉片跟鱼片,也需要豆芽做配菜。
这次是他们卖的最快的一次,请包大叔两口子帮他们看着木板车,他们就去香烟寺。
镇上有拉客的牛车,按远近距离来定价,一家三口去买了香,就坐着牛车去香烟寺。
一路颠簸,到地方的时候,钱多多腿都麻了,唉,交通困难的时代啊~
跟牛车师傅交代好,在山脚下等他们,三人就上山。
寺庙大堂人还挺多,一家三口,燃了香,默念着心里所想,虔诚跪拜。
钱多多看着那大大的佛像,心里很安宁!
拜完之后,又捐了香火钱,钱母捐了五两,钱多多眼眶发热,她家虽然有三百两银子,可不代表她的家人就是大手大脚的性子,相反,他们依旧节俭。
一次性五两,也是大手笔了,而之前求佛也是捐五两,两次十两银子,都是为了她!
这么多钱肯定会心疼,却不及子女重要!
钱多多忍住眼眶的热意,拜完佛,还了愿之后,就该回家了。
走到钱爹爹跟钱母中间,挎着钱母的胳膊,紧紧挨着钱爹爹,往山下走。
她很想挎着钱爹爹胳膊,可是人来人往的地方,不太好。
女子多束缚,长大之后,面对家里的父亲兄弟,都要注意言行举止。
乡下规矩稍微宽松,在自己家还可以随意点,出门在外,还是要遵守规矩的。
等坐着牛车摇摇晃晃回到镇上时,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三人先去小摊吃了一碗面条,他们早就饿了。 悠闲农家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