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把五双轮流戴着感受一番。很满意,尤其棉手套。
单手套要走高端路线,提供给城里那些小姐太太们,有钱人家的女人都好追求风雅,自己动手种些花草,又怕磨粗了手。单手套的出现她们肯定会喜欢的。
棉头套,中高端都能走,他们镇上适合中端路线。李掌柜很开心他们铺子也能做这门生意。
从一开始李掌柜就没打算把这个方子自己揽下来,她很清楚这东西适合走哪条路,她在乎的是,把方子交给上面的人,好给她记上一功,让她有拥有铺子归属的机会!
没错,李掌柜目前只能算是红袖坊这个牌子的工作人员。
她有管理这家分店的权利,却没有这家店的归属权。
她有个念头,她希望有一天镇上这家铺子的房契上写的是她的名字!
只有她为红袖坊这个招牌做的贡献多,才有资格拥有最好的待遇。
可是做贡献哪那么容易,红袖坊大大小小一二十个分店,她连总店都没去过,她是县里掌柜带出来的,那是她师傅,因为她曾经帮过师娘,加上她自己有点能力,才得以提携有幸一人管理一家小铺子。
她在这镇上快十年了,人是在这里嫁的,孩子是在这里生的,落户在这里了。做掌柜的银子跟生意有关,除开一年三十两的固定工钱,店里收益好,就有赏钱。有的时候还会赏些别的。
听她师傅说,曾经有个掌柜的做得好,主家就赏了一家铺子。那时候她就有了念头,她也要有一家她自己的铺子。
这些年她也存了些钱,她可以另外开一家铺子,可是他们做掌柜的也是有规矩的,在任期间不能私自开店。
再者,她从十二岁就进红袖坊,从最下面一步一步爬上来,红袖坊见证她的成长,也给她人生带来改变,她对红袖坊有很深的感情。
她爹娘去的早,家里没地,就两间房。亲戚也顾不上他们姐弟,她也是好强的性子,不愿意看别人脸色生活,听人家说可以在县里找活干,就打算去县里看看。
她们村子到县里得走上两个时辰。就那么跑了几天,最后有幸进入红袖坊干活。
从那时候她的人生才算活过来了,干了三四年,她给她家买了三亩地,送她弟去做了学徒,姐弟两个互相努力,她弟也争气,在她分派到于凉镇做掌柜时,弟弟也出师了,家里没人,地多了不好管,攒的钱就给她弟买了一间小铺子,这几年下来,姐弟也都安稳了。
日子过的顺当。她嫁人生子了,她弟也成家立业了,如今她弟弟两儿一女。他们李家,在他们姐弟手上越来越好。
她完成了长姐的责任,还要为她自己的家庭考虑。
最重要的是,她累了,这么些年一直都是卯足了劲头干,似乎耗尽了所有的激情跟精力,现在,她快三十了,她已经不妄想太多,但想要一家属于她的铺子,这个念头她从未断过。
在她心里,红袖坊就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她若能名正言顺的拥有红袖坊这个招牌的铺子,她的生命就完整了!
她不想留遗憾,所以一直很尽心的打理着这家铺子,虽说镇上比不上县里,但她也知足。
李掌柜觉得她是幸运了,遇到了她夫君。婆婆人也好,她早早没了娘,婆婆就是亲娘,更别说婆婆对她也是没得挑,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照她婆婆的话说就是,我就一个儿子,儿子的媳妇就是女儿,都是她最亲的人。
她很感恩现在的生活,也很珍惜。如今有一儿一女,孩子也懂事。他们在镇上买了一座小院,是四间砖瓦房。
可以说李掌柜现在不奋斗,也没关系了。
人或许都会有一个疲惫的阶段吧,不可能一辈子激情饱满。李掌柜有段时间真的歇了心思,想辞去这个掌柜,最后舍不下红袖坊,她才重新有了斗志。
红袖坊成就她如今的美好生活,她也成就了于凉镇的红袖坊。红袖坊于她是割舍不开的,意义不同!
她想要这家房契,也是为了她子女打算,他们在镇上住,没有田地。不是买不起,而是没人打理。也想过请人打理,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孩子们还小,人的精力有限。只能一样一样来!
有个自己的铺子,生活也是一个保证,也会让李掌柜的心彻底安定!
是的,她有家有孩子,娘家关系也好。可她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那种感觉说不清,就好像十分才完美的东西,只做到了九点九分的结果,别人都觉得你很成功,可只有自己为着那一点,一颗心没个着落。
李掌柜的一切都跟红袖坊分不开,红袖坊就像她的执念。似乎只有红袖坊才能让她有安全感!让她心里踏实,真真切切的活着!
钱多多不知道这里面的缘由,即便是知道了,她没有经历过这些,可能也不会懂这里面的微妙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念想,人活着也是各种各样的念想支撑着,没有念想就等于行尸走肉!
钱多多新奇的方子,无异给了李掌柜希望,她满意的不仅仅是盈利问题,更多是为了她心底的念想。
对待钱多多也是真心更多。
李掌柜在商场滚打摸爬并没有被利益侵蚀,她依旧保持自己的底线,坚持自己的本心。
她跟钱多多有些方面挺像,她们都没有坐拥荣华富贵的野心,她们只求在尘世间不再飘摇,她们要的只是一份灵魂上的安稳!
两人年纪虽差了一轮多,但品行相投,钱多多跟李掌柜发展到后来不仅是生意伙伴,更是难得的好友!
后来李掌柜拿着写了她名字的房契时,站在红袖坊外面,看着三个字的匾额,百感交集,泪流满面。无人能明白那一刻对她有多么重要!她更是感激老天让她遇到钱多多,钱多多就是她的贵人,她的几个方子让她此生无憾! 悠闲农家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