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双方的准备
看着自己画的军用铁锹。
“系统,我用灵魂能量强化,最多能出多少铁锹。”
系统:
“你想做成一万把铁锹,一张卡牌都没问题。
问题是你要那么多铁锹干嘛?”
……
我看着系统。
“当然是挖坑喽,晚上的时候就充当武器。
别小看军用铁锹,那个侧面是开刃的。
侧过来一下脑袋就能上天,和大刀一个效果,比大刀还顺手。
现在,二十五万人等着用铁锹呢。
我只有十万的蓝,不用灵魂能量增强怎么解决?”
……
系统:
“那就做成一千把铁锹一张,完全够用了。
二百五十张卡二十五万把铁锹。
一万两千五百的用蓝量,你完全可以持续供应。”
……
我点头。
“那就按你说的处理。”
转过脸。
“项羽,把部队的人都分散开。
每名队员都带二十五人干活。”
……
来到外面,我指着帐篷说道:
“首先用帐篷,将营地向外扩张二百五十米。
把帐篷扎的近一点挡住对面的视线。
我们在里面挖。”
……
我指着地面。
“这里是河边土很松软。
也不用挖的太深,挖个一米五就够。
就沿着现在扎着帐篷的外边缘向周围空地挖。
把挖出来的土填在帐篷内。”
……
“别小看帐篷是一小块地,可以少挖很多土。
也可以填进去不少土。
到时候我们们就直接用帐篷,遮住里面的高地和土。
不打开看谁知道里面全是土啊?”
……
“扩张的那二百五十米地。
我们把地面轻微的铲出斜面。
用二百五十米面缓冲一米五的高度。
别说天黑的时候,就是白天他们也绝对反应不过来。”
……
“晚上,我们趁着天黑,把扩张的帐篷都撤掉。
他们根本察觉不到这二百五十米的斜面。
这是视觉欺骗。
等他们冲进营地,已经进入挖掘的深区。”
……
“我们就开闸放水。
你我各带兵从外面围住,向内挤压。
他们在水里,战没法战,跑没法跑。
这事就算成了。”
……
分发了铁锹,各队人出发。
扎帐篷的扎帐篷。
在自己门口挖土的挖土。
营内火热朝天。
……
董卓营地中。
李儒、董卓、吕布正在帐内讨论着战事。
李儒首先开口分析。
“东营、南营、北营,外加支援的铁骑五万,总兵力二十万。
他的兵就算再强,也只有一万多人。
换掉十万兵力,还能剩下几人?
现在他们营内必然兵力空虚。”
……
“具探子报。
他们将七十五万,老人、儿童和女人送上了船。
他们船满,走的就慢,想一个来回至少十天。
现在河边正有二十五万青壮。
这是正是他们孤军的时候。”
……
“二十五万青壮,没有当过兵的人。
他们就是想组织,也不可能在一夜间组织起来。
别说这些人没有武器,就是有武器也只能顺风压进。
只要逆战,他们除了慌乱,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
“洛阳现在是空城,与我们无用。
试想一个没有百姓的城市,谁来供养军队?
我们不能供养军队,就会失去权力的根基。
而老人、孩子和女人平时只能浪费粮食。
这二十五万人正是全城的精华所在。”
……
“只要这二十五万人在。
我们的根基就在,就算战事伤亡太大,立刻征兵也没有问题。
有了足够的士兵,哪里不是根基?
我们立刻迁都长安,百姓还不是哪里都有。
谁还能拿我们怎么样?”
……
“这些青壮,既不会浪费粮食,也有足够的产出。
还可以发动大规模的兵役、劳役。
为了我们的未来,必须拦截下来。
就算损失再大也在所不惜。”
……
董卓还是犹豫,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好。
但也要有命在才能享受,如果死了给什么都没用。
在账内来回的走动。
说道:
“只是军中相传有恶魔现身,一夜能屠数万。
我们只有十六万兵马,不知够还是不够。”
……
吕布拱手,做不屑状。
“都只是妖道作祟耳。
此世根本无人能夜斩上万。
必然是障眼之法。”
……
李儒接下话柄。
“温候说的没错,一夜斩数万人闻所未闻。
试想,就是站着不动,一夜能砍几个脑袋?
恶魔什么的,绝对是士兵的杜撰。
夜斩数万,肯定是妖道的障眼之术。
想当年张角道术何等厉害。
举兵百万之众,还不是化为一捧黄土。
此事不值一提。”
……
吕布又说道:
“我们有精兵十六万。
他们只有没拿过武器的农民。
无需战法、战阵,只需全军压进他们必降。”
……
李儒一看吕布热的过头。
赶紧洒洒水,降降温。
“温候稍安勿躁,他们现在背水一战。
如果逼得太紧,容易生出决死之心。”
……
“我们要一面紧逼,一面疏导。
防止他们进入背水一战的境地。
这些青壮没有武器铠甲,这是其一。
没有当过兵,没有士兵的经验,这是其二。
只需要用到这两点,我们完全可以小战而胜。”
……
董卓眼睛一亮。
“文优可有谋教我?”
李儒点头。
“新人最怕夜袭,如此紧张的时候,非常容易炸营。”
……
“他们没当过兵,一旦遇到夜袭肯定慌乱。
最可怕的就是,他们在慌乱中彻底不听命令。
只要害怕的程度高于对命令的执行。
哪有不输的军队。”
……
“只需要温候领一军突袭正门。
丞相领一军突袭左门。
只要冲散了这群人,就没有任何威胁。
至于敌方将领,在温候前面谁敢言勇?
不降便将他们斩于马下。
无人组织,又被冲散的二十五万人。
到时候只需要下令大喊。
投降不杀,必然全部投降。”
……
董卓奇怪。
“为何要突袭左门,而不突袭右门?”
李儒拿出地图,铺在桌子上。
指着地图。
“丞相请看,右侧是高坡,适合大军突袭。
他们的将领也必然有所防备。”
……
“定然挖有壕沟,确实突袭不易。
但反过来,也会阻止他们自己撤退。
而左侧是平地,他们的戒备就少很多,容易些。
我们从左侧和正面包夹。
他们的后面是河水。
那挖的壕沟必然成为他们自己坟墓。”
……
董卓一拍桌子。
“那就依文优所言,夜袭。” 三国小发明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