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愚弄
今天的第二更。
孟皇后一心求子,赵官一天天长大,等到过了生辰,太后向赵宓建议:“官哥儿也该正儿八经的开蒙读书了。”
虽说也早就选伴读,可学的东西相当浅薄,不过是略识个字,略识个数而已,远远没到开笔写字的程度。
眼瞅着他都五岁了,这会儿拿笔算不得早,但也不算晚,正可好。
赵宓不屑赵官,就算把他养大了又如何?就算让他系统的读书又如何?他一个毛孩子,怎么也越不过自己去。
何况赵宓也不愿意落个苛待子侄的名声,再说他巴不得自己的担子轻些,因此不仅痛快的答应了太后的请求,还大手一挥,把教自己的几位翰林拨了一半过来。
有朝臣夸奖赵宓宽厚仁善,可也有人摇头叹息,他这分明是自己不学无术,更有危言耸听者认定他是养虎为患。
可不管怎么说,赵宓轻松了,他一轻松,不思在国事上进取,竟只顾个人的贪图享乐。
他以膝下空虚为由,发旨在全国范围选秀,不拘身家,凡出身清白,年十三以上,十八以下,相貌清秀,性情温婉者皆可入选。
圣旨一出,底下人自然竭尽全力去执行。
何太傅不同意如此大肆选秀,带头建言,一则是孟皇后和赵宓才大婚,两人可还都年轻,二则赵宓政事不怎么着,这添充后宫倒是急切,难免让人怒其不争。三则他选秀可以,可至于闹这么大动静吗?这不典型的昏君作派么?
何太傅是一腔忠心,怎耐赵宓不耐烦听,寻了个由头,留下何太傅在宫中用膳,君臣言笑宴宴,赵宓对何太傅毕恭毕敬,可一等何太傅回府,就上吐下泄,不等天明请太医诊治,便一命呜呼。
这事闹得满朝风雨,都怀疑是赵宓公报私仇,有意毒杀何太傅。这时间实在是太巧,何太傅才建言上书,后脚就暴毙,临死前又只和赵宓接触过,他没嫌疑谁有嫌疑?
赵宓闻言大怒,他自是不屑为此事争道,只深切表达了对太傅之死的沉痛,勒令大理寺卿张饶立即严查此事。
张饶今年五十多了,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待了足有二十年,他是否公正无私不敢说,手底下也一向以没有冤案著称,可他油滑那是一定的。
他还想着往上再升一步,正愁没有晋升机会,何太傅身死这事一出,简直是送上门的机会。
何况赵宓单独给他下旨,言辞极尽相信和勉励,望他迅速、及时、公正的审理此案,又几次召见赵他,和他探讨案情,张饶压根不用多费心私下揣摩赵宓的心思,就明白他的用意。
他将何府上下都拘起来,严加看管,又将当日接触过何太傅的宫人也都逮起来严刑审问。
何太傅门生无数,为太傅之死深表哀痛,同时也深表愤怒,一边向赵宓上奏折请求还何太傅一个公道,一边鼓动人向张饶请愿,请他禀公审理。
何太傅的政敌则同样上奏折,指斥何太傅的门生公器私用,有党派之嫌,拉帮勾连,有负圣恩。
奏折雪片似的呈到赵宓御案跟前,连同人证物证,弹劾何太傅的得意门生。
赵宓顺势把六部尚书连同侍郎都撤了,不管罪证是否属实,全换了自己的心腹。一时闹得满京城鸡飞狗跳,各个人心惶惶,谁都不敢再出头,生怕自己遇上冤假错案,丢官是小,丢了小命是大啊。
没两天,何太傅身亡之事就有了结论,归根结底是长青殿的一个小太监,他的家人在何太傅当年征税时因没能按时按量交税,被何太傅严办,以致家破人亡,他走投无路,只能自卖自身进宫。
因怀恨在心,这才在何太傅的酒里下了毒,致何太傅身亡。
事情真假不可考据,总之张饶就是这么上奏的,赵宓也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命人将这小太监严惩。
历经两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何太傅身亡之案,以斩杀无名小太监而告结束,尽管朝臣们不服,百姓们不愤,到底这事烟消云散,再没掀起波澜。
赵宓追封何太傅为太子少保,谥号“忠正”,厚葬了死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何太傅。
顾老太太对几个儿媳妇感叹:“陛下是拿老百姓当傻瓜耍呢。”
可惜了何太傅,虽说他这三朝元老跨越的时间限度有点儿短,可终究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为了赵家江山披肝沥胆,哪成想最后不得善终,怎么能不让人感叹?
顾大太太等人都不好说什么,如今京中朝臣对赵宓再不敢像从前那样放诞,他可不是软柿子,是个能忍的,可一旦抓准时机,他是真能下嘴往死里咬啊?
这样的君王,没有几个脑袋谁敢惹?
顾老太太也是爱莫能助。
何太傅一死,他几个不成器的儿子立刻被撸了职位,何夫人一合计,京城不是久待之地,为保何家一线香火,免得赵宓秋后算帐,还是扶太傅之棺回老家吧。
除了何太傅几个有血性的门生,大多人连送行都不敢送。
当年何家烈火烹油,不知有多荣耀,门前长年车水马龙,都是投靠、示好、送礼之人,这回天悬地别,门可罗雀。
顾老太太对何夫人是深为同情,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派顾大太太去何家吊唁。
顾大太太去了一回就不敢再去第二回,毕竟何家到处都是锦衣卫,瞧那架势,就像看守犯人一样,她才同何夫人寒暄了两句,锦衣卫的人眼光就像淬了毒一样,冰寒入骨。
人谁不怕死?
顾老太太不怕死,那是因为她身上有着超一品的诰命,相公、儿子都是为国战死,赵宓再不给她面子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可顾大太太不同,她这后半辈子的指望全在顾铭因身上,一旦顾家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直接受到影响贩就是顾铭因。
她可不想因为同何家的这点儿情份就拖累了儿子。
因此等顾老太太打发人去送何家人出城的时候,顾大太太推脱了。
苗微毛遂自荐:“媳妇去吧。” 以身伺虎:美人投喂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