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的头低得更低了,“属下不知……”
“不知是什么意思?”
黑衣人听到阿笙的文化,猛地一咬牙,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道:“属下认为里面似乎没有活人了!”
阿笙张了张嘴,没有发出一个声音。
“属下进去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有活人的气息。”那黑衣人仿佛已经豁出去了,“我也没有看到我们的人,但是我感觉很不对劲,我怀疑他们都已经死了,属下有罪,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导致我们失去了保护的对象……”他还在列着自己的罪状,不过这些对阿笙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莫叔拨给她的人里头就没有差劲儿的,虽然自己面前的黑衣人只是替自己做着最外围的事情,但阿笙知道自己其实应该相信他的判断力的,作为一个常年游走于生死边缘的精锐杀手,生人与死人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尤为敏感。
“姑娘……”阿笙一路以来做了多少事情,瑶花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她的叹息只叹息了一半,就生生扭转了过来,此时她不得不提醒阿笙部署下一步的计划,“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阿笙坐了良久,低低叹了口气。
大理寺初步调查结果出来的那天,蒋离再次来到了周家大院,因为阿笙的身份所限,她不能够直接前往廖府调查,所以她得知的一切信息,都是通过蒋离每日不辞劳苦地跑来告诉她的。
“这件事情,大理寺呈给皇上的结果,是仇家灭门。”蒋离道,“但是据我的调查,我认为不是仇家。”
阿笙蹙着眉颔首,她这些日子以来也想过仇杀的可能性,但是成立的可能并不大,朔风也传来了消息,他将廖公子过往得罪过的人都详细列出来了,不过她看过这些旧事的最后定局时,又一一否认了报复的可能性。
至于廖大人本人,他是个狡猾又聪明的人,从冬至宫变发生以后他还能一直保住自己的性命来看,更加不会是能惹这种灭门大祸的人。
“其实我有怀疑过,会不会是冬至宫变的算后账。”阿笙站在窗边缓缓道,“但是这个算后账的时间似乎有些太久了,若是皇叔要杀廖大人,早在当年事情一了后就动手了,廖大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出事,可见他也是有自保本领的。”那么应该也不可能是皇叔动的手了。
“另外,廖府上下我在帮大理寺查案的时候都找过了,没有留下你想要的东西。”蒋离说着,看到阿笙明显黯淡下来的眸光,他心里微微叹了口气,“那些供词,很有可能也付之一炬了。”
阿笙听着,心里却忽然一动,她直接说了给蒋离听,“难道……廖府的灭门一案与那些供词有关?”
此言一出,蒋离与阿笙也是四目相对,空气静默了一瞬,两人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动。
蒋离的眉梢也微微皱着,斟酌道:“阿笙……你还记不记得,上次你去森林时,踪迹被泄露一事?”
阿笙对上蒋离暗藏深意的眼光,顿时明白他话中潜藏的意思。
他是在暗指,她的身边有奸细,而且那个奸细还一直都在。
“我懂你了意思了。”阿笙抿了抿唇,双手拢在了袖子里。
蒋离看着阿笙忽然沉默了下去,知道她在思考,于是也不打扰她,只坐在桌边自己静静地喝了一口热茶。
半晌,阿笙沉沉开口道:“只是我不知道,这样做对这个人有什么好处。”
“你知道是谁了?”蒋离抬了抬眼皮,放下茶盏。
“我不确定。”阿笙没有看他,自己垂了垂头,“只是我觉得有些奇怪,这个奸细前后的做法都让我有些不懂。”
奸细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澹台瀚哲,或者裴家的人吗?
第一次,此人将她的消息泄露给了裴家,让她在森林里险象环生,如果没有蒋离在身边,那么她一定回不来。
而这一次,这个人又在她即将要得到廖大人的供词时,抢先一步下手,甚至直接将整个廖家上下都灭了口。
她身边就这几个人,虽说她从未真正信任过他们,但这些年里头,她与他们却是真正彼此相依的,出生入死的伙伴。
阿笙揉了揉眉心,蒋离也没再多问她,因为他只要确保阿笙有这个心理准备就够了,剩下的一切纠葛,他相信她还是能够自己理清楚的。
“对了,我打算搬回蒋侯府了。”他忽然提起自己这两天的打算。
“为什么?”阿笙抬头,面色有些木然,还沉浸在奸细的情绪中,“那你的乌衣巷十六号呢?”
“先给阿仲看管着吧。”蒋离随意将手放在膝盖上,敲了两下,“毕竟我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这些事情以后怎样还说不准,趁着现在有机会,我还是多陪陪他们吧。”
窗外的光线透过窗棂射入屋内,蒋离的表情阿笙看得十分清楚,他一派坦荡,对于未来的吉凶完全没有担忧的模样。
她想起来他之前告诉过她的,若是此间事了,他是要继续逍遥江湖,自由自在的。
她微微吸了了一口气,表示自己知道了,不知为何,她心里头想到这样的将来,除了产生一种淡淡的羡慕,现在竟然又多了一种新的复杂情感。
若是以后能够成功,他自然能抽身无牵无挂的离开,但她呢?她自问自己,真的可能像他一般离开吗?
不知道。
但是,她……好像,也不想让他就这么离开。
这就是她新的感觉,难道是因为这段时日与蒋离在一起呆久了,他也救过自己多次,所以让她对他产生了这样的感情吗?
这样,未免有些自私。
她心乱如麻。
不过蒋离的下一句话却让她有些惊愕了,他问她:
“不如你也随我一起去侯府吧。”
“我和你一起去侯府?”阿笙是真的有些吃惊了,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他一个未娶妻的男子,无论是否光明正大,他这样带她回侯府终是会惹来别人的闲言碎语的,毕竟侯府中没有别的年轻女眷,这样的举动太容易惹人深思了。
“没错。”蒋离看着姑娘一双因为惊讶而微微瞪大的眼眸,淡然地点了点头,“你现在还不确定奸细是什么人,我无法留你一个人在这里,因为保不齐哪一天这个奸细就会对你动手。”
阿笙看着蒋离坦然的模样,一时间有些拿不准要不要把自己内心的顾虑告诉他,他看起来,邀请她去侯府似乎只是因为担心她的安全问题?他一心为她着想,那她也不应该累及了他的声名。
她听着蒋离继续道:“在侯府你不需要带任何人在身边,我有信心能保证你的安全,你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会是多大的隐患。”他用她的真实身份敲打她,希望她能够同意他的话。
然而真实身份这回事也提醒了阿笙,若是在以前,她是不会答应的,那是因为不想身份被揭露时连累了其他人,然而现在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以后,尤其还与蒋老侯爷见过面,通过气后,如果她再拿这个梗出来说,那就太没有意义了。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蒋侯府现在已经与她站在一起了。
所以现在,她剩下的担忧就只有两人的名声了。
“不,蒋离,你难道……没有想过我们的名声么?”她垂着头,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换做是哪个要脸的姑娘家,说这样的事情恐怕都会有不好意思吧?
虽然她相对比一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来说,已经是相当的开放了,但是若要论这样跟一个男子回家,这还是令她有些无所适从。
如果父皇还在,纵然他这么宠爱自己,也定是不会允许她这样胡来的。
“名声?”蒋离很明显愣了一愣。
没错,他好像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蒋离摸了摸下巴,他常年行走江湖,见得更多的是不拘礼节、率性而为的江湖女子,而且这段时间与阿笙相处,她也没有那些贵女们扭扭捏捏、谨守女则的风气,因此他自然没考虑到名声这一点,他全把她当作以前自己在江湖上见到的那些女子了。
想清楚以后,他掩唇咳嗽了一声,似乎在掩饰什么,他看了阿笙一眼,姑娘也正有些为难地看着他。
“那个……在我外公外婆眼里,你已经是他们的外孙媳妇了。”蒋离有些不自然地移开了视线。
阿笙看在眼里,却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她早就发现蒋离这个人“表里不一”,他行事大胆,似乎从不受教条的约束,随心所欲地来去,然而他实则又是牢牢守着一条线的。
她回想起第一次遇见蒋离的时候,他虽然深夜闯入她的闺阁,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一点轻挑逾距的行为。
真是矛盾地有趣。
阿笙慢慢叹了口气,这会儿她倒是又淡定了,“你骗了他们,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后的妻子会怎么想?”
“以后的妻子?”蒋离的视线又转了回来,落在阿笙脸上,他似乎微微挑了挑眉,“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你倒是不在乎名声。”阿笙道。
“你很介意吗?”还是因为我?蒋离抓住她的眼光,反问道。
阿笙一怔,蒋离的眼神似乎别有深意,她垂下眸子掩饰道:“你都不介意了,那我还有什么好介意的。”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蒋离又看了她一会儿才缓缓道:“名声这件事,的确你们姑娘家的损失要大一些,不过若是以后我们所图之事成功了,我们蒋家收留了你,就是护主有功,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名声。”
蒋离这一番话的考量是十分周到的,到时候若真的扳倒了皇叔,谁还在意她是蒋离带回蒋家的呢?大家只会说是蒋家顶住了风险,无畏地保护了公主。
明明蒋离这一番解释是为她最好的安排,但她却不知为什么,竟从里头听出了两分低落来,令她自己也有些胸闷。
“好,我跟你去蒋侯府。”她飞快地回了一句,就转身快步出了门,这架势更像是在逃避身后的什么。
阿笙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搬去蒋侯府实际上是非常轻松的事。
阿笙从周家大院里头踏了出来,回首望着空荡荡的周家,而且受着奸细一事的影响,她心中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不舍。
“姑娘,虽然您在蒋侯府有蒋公子的保护,但难免还是会有疏忽,就让属下跟着您吧!”瑶花在门边俯身对她道。
“不用了,我之前不是同样没让你跟在我身边么。”阿笙像前几次那般拒绝了,“从前如何,就继续如何好了。”
瑶花抬起头,阿笙的表情淡淡的,瑶花知道其实姑娘是已经下了决心了,她心里头虽是不解,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听从姑娘的命令。
“这是我这两天新给姑娘做的药粉,姑娘拿好了。”芹姨这时才从周家大院里头走出来,手里提着几个黄纸包。
“芹姨不跟着姑娘一起去吗?”瑶花这下子是真的惊讶了,姑娘又不是离开京城,只是换个地方居住罢了,从前她都会带上芹姨的。
芹姨看了瑶花吃惊的神色一眼,摇了摇头,“我继续留在周家。”
“那姑娘您的……”药妆怎么办?这里头已经是门口,瑶花没有问出口,但是阿笙知道她问的是什么。
“我也是会一些的。”阿笙笑了笑道,从芹姨手里接过卸妆用的药粉,“这几天我还特意在芹姨那里又学习了一番,毕竟以后我不可能时时刻刻总依赖着芹姨不是?总要自己学到才好。”
这个理由十分合理,瑶花纵然觉得姑娘的行为有些奇怪,却没了继续追问由头。
阿笙到了蒋侯府的时候,蒋离并不在,是侯府老夫人亲自招呼了她。
“老夫人,请问蒋离去哪里了?”阿笙有一点尴尬,但还是礼貌地问道。
蒋离这厮明明答应过她一定会在的,可这会儿却连人影都找不着了。 公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