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之被他这句话雷到了,心里想,“是不是接下来准备说,我就是那个被大神选中的人,肩负着拯救世界、拯救整个宇宙的使命”
现代人是心思,绝对不是古代人能猜得到的,他们之间的代沟有一千五百年当然,事实上,事情也不可能这么无厘头。
“你知道你自己的姓名吗”王秀才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自己取了一个,叫李行之。”李行之道,他可不敢说自己本来就叫李行之。
“姓李倒是没错。行之、行之,这名也取得不错,不过你爹娘给你取得名字却是改不得”他深深的看了李行之一眼,接着说道:“你本名李清,乃京城一李姓富商之后。十五年前,你父母带着你在回去的途中遇害。”
王秀才也不等李行之回话,将其中的缘由和盘托出,连同他自己的身世也丝毫不避讳。
李行之从王秀才要看他那块玉佩开始,便差不多相信了他。到后面,王秀才将其中因由全部托出,便再无疑虑。只是心里捉摸着什么时候还是要去京城李家看看才好,至少也得把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亲人照顾好才是。
“不知道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
“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今次出来本是为刘滔办事,却被你给坏了。这里是留不得了,我明日一早便启程。”王秀才说道。虽然他没说是办什么事,不过李行之也只得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不过王秀才不说,李行之也就不问了。
“刘滔是谁”李行之学的是理工科,对于唐朝的历史也就记得几个名人和一些大事以及一些野闻轶事,比如唐太宗的儿子李治是个小正太,讨了他老子的老婆武则天作皇后等等,其中大多是后人的猜测和八卦,当不得真
“刘滔是洛阳珍珑斋的掌柜,暗地里,却是为兵部尚书卖命。”
“兵部尚书是谁。”李行之好奇的问道,想看看有没有他熟悉的人物。
“侯君集。”王秀才说道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低沉,伴随着嘶哑,让李行之有些不适。
侯君集这倒是一个名人,李行之在电视里看过,后来随太子谋反,被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行之知道的大佬就那么几个,诸如李靖、程咬金、秦琼等,而侯君集显然被他悲催的归到权利中心顶层的第二列去了。
李行之对唐代人物的认知显然还停留在书面上,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兵部尚书在这个朝代代表着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能在后世史书上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物,到底是多么的不简单
侯君集,唐代著名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肥城节公侯植之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间,他曾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太宗即位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贞观四年,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有宰相之职权。十一年,改封陈国公。十二年,迁吏部尚书。同年,带兵击退吐蕃军。贞观十三年,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出击高昌王曲文泰。十七年,谋逆被杀,太宗赦其妻及一子
什么叫平步青云,什么叫根正苗红,看看他就知道。以他的地位、人脉,再加上开疆裂土的大功,若非谋逆,他就是下一个李靖,甚至犹有胜之
李行之显然不知道他惹了什么麻烦,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理会。
“不知道先生准备往何处去不如留下来帮我如何算了。”李行之又道,“他们要查到我们身上还不知道要多久。一个刘掌柜我还应付的了,至于后面的那个兵部尚书人家哪里会理会我们这种小人物”
虽然如此说,实际上李行之并没有将什么兵部尚书放在心上,一则有武侠系统在,二则就像他自己说的,侯君集哪里会亲自处理这等小事,三则是穿越者的通病,并不了解皇权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
“这”
李行之见王秀才没有直接拒绝,便知道有门,实在不行慢慢磨便是。李行之现在急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帮忙,毕竟他跟小狗蛋都太小,有人生地不熟的,很多事情实在不方便。这个便宜叔父一出现,正是打瞌睡送来的枕头。
一时间寺庙里面只有烧柴的“哔哔啵啵”的响声,小狗蛋早已无聊的在逗着小金子玩,偶尔还摸摸佘二,也不像往常一样孤单了。
李行之坐在旁边,左右无事,又到商店看了看,琢磨了一下。
他本来偏向于修炼道家的易筋锻骨篇,但是本来他已经习练过来佛家的易筋经,没必要再开一门;而且,到时候教给小狗蛋也方便些。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系统中的易筋经,只是一种锻炼筋骨、贯通气血的炼体法门,正适合他现在用
李行之兑换出来易筋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将意念集中到脑海中。
他看到一个光头和尚在练习,和那个大耳大肚的大和尚教他的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
看完一遍,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出现在心中,似乎他就是那个和尚,和尚就是他,再也不分彼此待到李行之蓦然醒悟,便怅然若失,只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意味在心间回荡,和尚到底教了他甚么,却全然忘记了
王秀才正沉思着,突然看到李行之站起来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旁人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旁边的小狗蛋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行之,不同的是,练习过易筋经的他对这一套动作有些熟悉,又似是而非。
李行之做完一套动作,出了一身浊汗。也是因为他沉浸在易筋经的意境里面,才勉强将这一套动作做完,实际上易筋经统共有七套动作,后面的他是无能为力了。看王秀才和小狗蛋看着他,心里对自己的旁若无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从一个大和尚那里学来的易筋经,不过被我师傅改了一些。”李行之解释道,他现在撒起慌来绝对不要打草稿,不过外人多么奇怪。
唐朝虽然扬道抑佛,甚至诸多志怪小说里面都写那些佛门多么的丑陋,但是,却不影响少林寺的名声,十八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在草莽混迹多年的王秀才自然听说过易筋经,不过并不惊讶,毕竟他在这个少年身上奇事见得多了。
这里并不是一个武侠世界,即便有什么神功,也没有多少人会为之打死打生的。
高妙的功法多得是,但是能看懂的人就不多了,看懂了,还能练出名堂的更是寥寥无几。
李行之又把这一套动作练了一遍,感觉效用没第一次好了;练完第三遍,便觉得身体开始酸痛无力,便再也不敢练下去,过犹不及,以他现在的身体已经是极限了
为了给小狗蛋一个高的,李行之将易筋经第一套动作尽数教给了他。小狗蛋年纪小,身体柔软,第一套动作做下来并不如何艰难。王秀才在旁边看着,却不打算学,在他看来,武人打生打死的,终究不是正道。
李行之见小狗蛋这般聪明,也感到欣慰,索性将冰心诀一道传了他。不过,冰心诀的学习可就难多了。即便有李行之这个好老师的指点,小狗蛋也过了很久才能入定,这还是他年纪小、杂念少的缘故。
看看旁边努力入定的王秀才就知道。像他这种在草莽中打混的人,心思多、杂念更多,虽然要比后世天天被信息流冲击的人好多了,而且有李行之从旁相助,不需要什么百日筑基,但没有个几十日的修身养性,写要入定,是不可能了。
听得李行之这样说,王秀才也定下心来。
其实,对于王秀才和小狗蛋的修炼,李行之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先得让他们体会到艰难才行,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不珍惜。后世的书多得都经常被人拿来擦屁-股了,但是真正将书读到骨子里去的人,就不一定比现在多多少。真正的文坛大师、大儒更是销声匿迹,为什么呢
李行之做完一套易筋经,又开始静默打坐,修习冰心诀。他必须早些达到小成的地步,这样才能练习内功心法。
这东西真正的入了门,滋味便让人难忘,实在不想书上说的枯燥。当然,对于王秀才来说,却是枯燥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