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番外)终章:一场繁华难虚妄
我是东梁国唯一的公主。
一出生,便没有见过我的母妃。
听宫里的老宫人说,我的母妃生下我的时候,便已离世。
或许因此,父皇替我取名为穆思良,思良....思念良辰。
而良辰,便是我母妃的名字。
当我看到毛球那小子有玉茗姑姑娘亲,而我却没有,哪怕父皇与傅叔叔十分宠爱我,但是总是觉得缺了什么。
九年来,我对她唯一的印象便是挂在父皇寝宫的那幅画卷,那个温婉的女子,还有父皇为我讲述的故事。
那便是我的母妃,承载着父皇多年期盼的人。
隐约记得很小的时候,半夜我哭闹着要母妃,父皇将我抱在怀里哄着。慢慢,我很快的入睡,却不知半夜醒来,我的手背莫名却被咸咸的水沾湿。
直到许多年之后,我才逐渐了然那种滋味…
或许是宫里实在太闷了,我慢慢喜欢上看话本。
于是,我便让丘尘姑姑帮我收集许多故事,越看越沉迷。
随着话本里的人欢喜而欢喜,随着话本里离别而悲伤。
世人许会笑我痴,可是我痴的甘愿,痴的执着。
有次,父皇问我,为何如此沉溺于话本?
我答道:人生短短几十个春秋,所看所思所想有限,每看一本话本,便像多活了一辈子。
听此,父皇笑了笑,便吩咐恨叔叔在民间帮我寻找有趣的故事和话本。
比如说,汴城的第一女仵作祝红泪协助官府破案无数,成为茶楼的谈资。
又比如,十三岁少年郎齐安民考取状元,成就一代神童美谈...而我父皇特意为我与他定下了一段百年之缘。
随之,我的寝宫积累了许多话本,并且我已经不再满足看话本,而是开始着手将我身边人的故事写成话本。
听着傅叔叔与丘尘姑姑等人的讲述,我将母妃的故事如实编写成话本,让宫人带出宫外茶楼讲书。
没想到,话本一开讲,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信的人寥寥无几,怀疑真假的居多。
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一个人已经死去,怎么可能会起死回生呢?
还有所谓的前世,或许不过是一场浮生大梦?
甚至,年岁五、六十岁的上官卜玉,怎么可能如话本里的这般年轻?甚至说拥有高深的法术…
诸如种种…
他们都觉得甚是匪夷所思。
我无法证明其中的真假。
但是,我的母妃确实在我九岁的时候,回来了。
并且在宫中与我们一同居住,直到母妃生下二弟穆承泽和三弟穆承启。
对此,我也彻底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终于不用当东梁国的太女了。
于是,我趁机向父皇进谏,封二弟穆承泽为太子。
父皇早知道我的志向并不在朝堂庙宇,无奈之下便封穆承泽为太子。
或许是因为我当年的先下手为强,几十年来,穆承泽每次见到我,都很幽怨,而我也当做没看到。
时间证明,穆承泽比我更适合当一位明君,他在位四十九年,百姓安居乐业。
而三弟自小喜好玩乐,又自诩风雅之士,便搬出偌大的王府,带着一家老小在郡河旁盖了一间小院子,美其名是为大隐隐于市,开始隐居闹市的生活。
许是羡慕三弟的隐居生活,二弟便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孙,自己成了太上皇,每日与三弟去郡河厮混垂钓,做了河边垂钓的一介老翁。
却说我父皇,在他安排好一切事宜后,便独带了母妃离开皇宫,离开了东梁国。
我们谁也不知他们去了何处,只知道,他们一路坎坷近二十年,甚至还有所谓的“前世”牵绊。说来,他们两人能走在一起,实属不易。
对于这些故事,我执笔不停的撰写,不停将话本翻出来观看,我深怕我会忘记这一段段离奇的故事。
因为我认为,既然繁华过,就算是不再以往,也不可能是一场虚妄......
直到我写累了,齐安民拉着我去府院的花园散步解闷。
我与齐安民成亲已有几十年,虽有争吵脸红,但是磕磕绊绊走到至今,情谊细水流长。
此刻,花园的花开的正浓烈。
迎面小跑而来的七八岁小家伙,那是我的孙儿,齐佑。
他站在我面前,手环抱着一本厚重泛黄的话本,羞羞怯怯问道:“祖母,这世上真有神仙麽?”
我一笑。
这世上,哪有神仙?
我们都只是凡人,都被七情六欲所累。
可是,我该怎样回答他呢?
我摸着他的小脑袋,慈笑问道:“你信麽?”
“信!”齐佑点点小脑袋,很是向往道:“佑儿长大了,要像上官卜玉一样,拥有很高超的法术,还要像傅老爷爷一样,成为一代名相,更要像高祖母一样,济世天下!”
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笑呵呵道:“好呀。”
…
这才是我的故事,虽平淡如水,却是最为动人。
…全文完 侧妃无恙:太子,请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