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嫔好像事先知道她要来似的,衣带未解,正襟危坐的等着她。
一进门,纤裳还未开口,岑嫔就说出了她心中所想:“静安是敬安侯的女儿。”
果真如此,纤裳难以置信的看着岑嫔的眼睛,虽然早已想到会是这样,但还是有些吃惊。纤裳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岑嫔上前拉过纤裳的手,严肃地说道:“公主,现在不是吃惊的时候,赶紧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应对吧?”
敬安侯突然出此一招,着实让人忐忑不安,无论他意图如何,早做打算总是对的。
纤裳思索片刻,突然抬头坚定的看着岑嫔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想尽一切方法,找到静安!”
岑嫔虽然对这答案有一丝不解,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只是现在她们人微力薄,又没有明确的线索,要从何找起呢?
正在两人发愁无措之际,岑嫔突然想到了上次寻找睿儿的时候,突然拉住纤裳的手,激动地脱口而出:“公主可以找上次那些武林人士帮忙。”
经岑嫔一提醒,纤裳也想起了上次的事情。
那时找睿儿,他们带了大队人马四处搜寻,突然接到了一只飞镖,上面的纸条说明了睿儿的藏身之处。等他们赶到时,已有两方人马相斗厮杀。纤裳粗略一看,大致猜出了这些人的身份。如果不出意外,这些便是之前与哥哥提过的武林中人。
倒不是纤裳先入为主胡乱猜测,而是这些人出招的手法正巧与杜蘅晔所说的那些武林人士的手法出奇的相似。记得那时,哥哥说自己曾亲自验过树林中那些杀手的尸体,他们死于何种招式,杜蘅晔也一一告知过纤裳,如此看来,必定是他们无疑。
可是,这些武林中人屡屡相助,究竟是为了什么,纤裳实在想不明白。
如今岑嫔再次提到他们,纤裳虽然也觉得如有他们相助,必定是事半功倍,可是……
“不是我不愿,只是我并不认识他们。”
“什么?公主不认识他们!那他们为何尽心相助,自找麻烦?”岑嫔显然有些吃惊。
“我也不知道,或许是他们喜欢行侠仗义也说不定。”
“绝无可能!公主可知,上次那些人一看就绝非鼠类,从招式到阵法都登峰造极,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们应该就是江湖上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的最大门派——赤焰阁!听闻他们的阁主皓月公子温润如玉,可是却从不插手朝堂之事,更不会四处游走行侠仗义。无人知道他为何创建此派,亦无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上次公主有难,他能出手相助,定是与公主有什么关联。”
纤裳赶紧自己摸摸小心脏,让它平静下来。岑妃的话实在冲击太大,原本以为普普通通的武林人士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听得纤裳后背有些莫名的发凉。再三斟酌之后,纤裳决定先去找哥哥商量一下,而岑嫔呢就负责时刻注意宫中的局势,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告知她。
安排好这些事情,纤裳赶紧回到寝宫,将宫里发生的一切连同武林人士的消息都一一写下,想要派人送到相府。可就在准备开口叫筱菱时,突然想到现在夜色已深,哥哥怕是已经就寝了。
随后纤裳皱着眉头看了看手上的信封,仔细想了想,其实也没什么好着急的,反正静安也是敬安侯的亲女儿,难道还能遭遇不测?
想到这里,纤裳如释重负的耸了耸肩,随后放下手中的信封,慵懒的伸了伸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算了,不管了,先睡一觉再说。
彼时,在纤裳熟睡的夜里,一道黑影划过天际,令人膛目结舌的轻功对于此人来说如同探囊取物,轻松非常。不多时,那道黑影已经越过千家万户,稳稳的落在一处城外的树林中。而在那树林深处,男子身着一袭白衣负手静待着他的到来。
“属下参见阁主。”那黑影一开口,竟是悦耳动听的女子声。
“她,如何?”男子的声音充满一股冷冽之气,虽然淡淡的,却有着一种不容质疑的威慑。
“禀阁主,公主欲寻静安,可惜尚缺人马。”女子言简意赅,一矢中的。
“助!”干脆利落,仅仅一字足以撼动千军万马,想那真龙天子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属下领命!”女子说罢,再次闪身隐于黑暗,依照来时的方向原路返回。
男子微微一笑,遂自顾自的向前走去,最终消失在被青翠藤蔓遮蔽的洞穴之中…… 迢迢帝路牵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