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迢迢帝路牵汝星

第65章 赤子之心

迢迢帝路牵汝星 墨竹潇湘羽 2703 2021-04-06 17:51

  静安!宁妃起死回生,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心中挂念的第一个人,只有静安!

  纤裳的眼睛莫名的有些酸涩,曾经风光无限的母女俩,一个名义上已经是个死人,只能在别人看不到的暗处了却残生;而另一个,因为被人下了蛊神志不清的被独自囚禁在皇宫之外的安国寺。世事无常,山水流转,今日往昔不过一瞬之间啊。

  看着宁妃关切而又急迫的眼神,纤裳只感觉如鲠在喉,实在不知要如何去回答。周围的宫人和医者都看着她们,却没有人能找出一句合乎时宜的话来打破僵局。

  宁妃久久没有得到回答,环顾四周,看到旁人严肃而又充满了同情的神态,心中呼之欲出的答案就更加坚定了。眼神中的侥幸一点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切被验证之后的心灰意冷。

  之前,无论她做了多少坏事,她都一一祈祷,千万不要殃及静安。可是如今,无论她怎么精心筹谋,她最爱的女儿依然还是受到了牵连。

  “你们都出去吧。”纤裳极力稳定自己的情绪,随后对着旁人低声说道。

  筱菱和神医都默契的不出声行礼告退,小小的密室里只留下宁妃和纤裳。

  宁妃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一点,突然又遭受这么大的打击,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所有的力量,就连瞳孔都十分的空洞无神。静安出事了!看着那些人的表情,她就了然于心,她的静安出事了!可是,她现在名义上已经是个死人,又要怎么去保护她的宝贝女儿呢?

  “静安因为中了蛊毒,行刺了父皇,现在被关押在安国寺。”纤裳知道这种事与其瞒着,不如如实相告,索性直接说出了事实。

  “蛊毒……蛊毒……”宁妃口中轻轻呢喃着这两个字,貌似在想些什么。

  纤裳以为她是担心,故而轻声宽慰道:“我已找到神医为她医治,相信不日之后就会恢复的。”

  想到之前去看静安的时候,她看自己的眼神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明,纤裳就觉得无比欣慰。突然,宁妃猛地抓住她的胳膊,一字一句地说道:“求你,护住静安!”

  纤裳不知宁妃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静安好好的在安国寺,为什么还要求她护她?正要细问时,宁妃却不知在何时悄然闭上了眼睛,虚弱无力的躺在床榻上,费力的呼吸,皱着的眉头无一不说明了,她睡得并不安稳。

  纤裳替她掖好了被角,而后站起身来出了房门。想到刚刚宁妃令人心疼的眼神,纤裳就不由自主的多嘱咐了一句:“好生照顾她!”

  神医微微颔首,然后神情严肃的看着纤裳远去,顺势向她离开的方向递了个眼神,这才回到了密室里。

  纤裳回到寝宫里的时候,时间尚早,可是她却什么都不想做。父皇生病以后,她就每天都忙着煎药,送药,喂药,总之她能做的她都尽力的去做,可是现在她却不知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

  转眸扫视房中的一切,除了满屋的杜蘅晔画像以外,好像也再没有什么了。走进书桌旁,看着上次匆匆停笔的画像,因为她的吩咐一直也没有收起来,保持着之前的模样。而此时,桌上的一片狼藉无疑昭示着她究竟是多么的无聊,整日画着一样的画像,过着悠闲而又堕落的生活,完全和她的豪情壮志背道而驰。

  指尖流转,轻轻划过画中人的脸庞,脖颈,胸膛,轻轻一笑,原来曾经她所有的生活都在围着他转呀。之前说过,画到一百张就去找他,可是第一百张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的被搁浅,尤其是皇甫琰的病重,宁妃的突然清醒,答应保护静安的承诺,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她不能自私,自私的离开。

  转头看向被供在梳妆台上的玉笛,现在就好像是一种嘲讽。原本很早就应该送出去了,可是现在却依然在她的手里。哎,这年头,送个定情信物都这么难!纤裳不禁感叹道,还是父皇母后那个时候好,定情信物算什么,直接是定情之地,有山川草木为证,皇天后土为据,真是让人羡慕呀!

  “公主,皇上醒了!”筱菱欢呼雀跃的跑进来,成功的把纤裳也带的欢呼雀跃起来了。

  两人赶紧前往盛乾宫,皇甫琰果然醒了,由元公公在一旁服侍着。

  不知是太高兴了还是被风沙迷了眼,纤裳竟然有些想哭,快步跑过去跪坐在皇甫琰的榻边,带着哭腔委屈地说道:“父皇真是的,也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您知不知道,你昏迷的这几天,裳儿有多担心!”

  一听这话,元公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这盛乾公主还真是胆大妄为,对着一国之君竟然敢这样肆无忌惮,真是恃宠生骄啊!

  可是谁承想,皇甫琰非但没有生气,还好声好气的道歉:“是朕错了,让裳儿担心了。”

  纤裳摇摇头,起身钻进皇甫琰的怀里,带着浓浓的鼻音柔声说道:“父皇一定不能有事,裳儿已经没了母后,断不能再失去父皇了。”

  皇甫琰眸中的柔光渐渐变为了对于某人的思念,不忍再去想那人已经离世的现实。转眸轻轻抚弄着女儿的青丝,慈爱无比的应道:“父皇答应!”

  元公公看着这一幕,不由得也红了眼睛。难怪皇帝会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只因这女儿是真心为他着想,不为名利,不为权势,只为一颗孝顺父亲的赤子之心。 迢迢帝路牵汝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