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卫氏现在淡定了,训了故意的大女儿几句调皮,然后帮忙将东西搁到了他们那院里,以便冯平回来后好炮制。
恶作剧成功的李心悠则是心情很好的进屋逗弄弟弟、妹妹去了。想着,是不是家里还要再加进一重院子。这就一重,下人们住在两边的厢房,主子住在主屋,虽然跟乡下的建屋风格像了,可是,要做点什么的话有下人看着总是不方便。
就像刚才,她是特意注意了家里没人,除了必须在家里的三人外都出去了才跟白霜开玩笑的,要是家里有下人在的话她就得偷偷摸摸的先藏起来了。
看来,当初建屋子的时候还是自己想的简单了。自己家里秘密不少,就算是下人,他要是人,是人就会有好奇心,也会有八卦,要是哪天不小心做个不能让人知道的事被家里的下人不小心说漏嘴了也是不无可能的。所以,加进院子还是有必要的。
自家本来在买地基的时候就想到了会扩大,所以,院子也大,后门已经到了山脚下,而为了更好的方便自家今后进山,将加的屋子建在后院那里最合适。
想好了,李心悠决定找个时间跟家里的人商量下。不能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说了就干,奶嬷嬷一家现在已经不是家里的下人了,冯平更是个大男人,虽然他平时都是不怎么出声,自己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没把自己早就不是下人,而是自由身的思想转换过来。但是,时间长久了再好的感情也会退去,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商量着来才是彼此间好的相处方式。
果然是像冯平说的,熟悉了,劳作起来就快了,没用几天,程家父子就把地耕出了一半。
地耕出一半了,这秧苗也该先育苗了。
育苗,这个是在央视频道上看过。她估计,现在的种稻子还是直接种植的,因为她在晒稻种的时候程婶还问她这是干什么呢!
晒稻种,用温水稍微抛下稻种使其种牙早发,然后,将泡过的种子找一块较好的田里播种下去。等到稻苗发芽,长高到一定程度就拔了秧苗,直接插秧。
果然,等到李心悠找了一小块地将稻种密集的种下去时,不光是程刚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了,就是没种过地,只收过租子的冯平都反对。还是李心悠好说歹说,最后搬出了在山上那个神秘人教她这么做的才能说服了冯平进行下去。
别看冯平平时什么都听自己的,一旦涉及到了这种底线的事情那也是不好说话的,而程刚的话因为他家上一个主家就是因为他们不听话而被赶出来的。这一次遇上了李家这样好的人家,他做事就很小心谨慎了,就怕再被赶出去卖掉。所以交代了家里的孩子也是凡是都听话。因此,只搞定了冯平,家里种植稻田的事情就按照了李心悠想要的来了。
而杨家姐妹虽然疑惑,李心悠也交代了她们不能将在李家看到的一切说出去,包括她们大姐问也不能说。
不是李心悠自私,当然,作为现代人她确实有现代人的自私。但是,她们现在的身份实在是不敢太打眼。也许等过几年后,等她长大了,在这个地方也能立足了,她们曾经的身份差不多被人遗忘了的话她再将更好的耕作方法教给大家,这样才是最好的。
转眼,到了播种的季节。槐树村家家户户都出动,每天天不亮就在地里劳作,天擦黑了才会从地里回家吃饭歇息。
李心悠她们住的地方在山脚,有点坡度,从后门出来往山上去一点就可以看到村子前面的地里像是蚂蚁一样的一点点动。看着就是一副春种图,而在这时候已经长大了点的朝阳是彻底的在家里待不住了。正好现在农忙,没有人上山来,卫氏就带着奶嬷嬷和孩子的奶娘诗棋抱着三个孩子到山上来看风景。
诗棋今后就叫江家嫂子。江家嫂子虽然在一开始见到朝阳的时候觉得朝阳比心悦大很多,但想着两人是双胞胎,朝阳是哥哥本来长得就该比心悦好,再说,从夫人亲自喂养少爷,而把小姐交给她喂养来看,就知道夫人是多么看中少爷的,少爷吃母乳,喂得好,长得快也是应该的,就没有多关注了。
而众人要的就是她这种误会,要不然朝阳这明显比小心悦大很多的没法解释。虽然,这很对不起小心悦,但是,也没有办法。
现在,朝阳能出来放风了,那是一天都不能少了他放风的时间。要是哪天不抱出去了,他准的哭的惊天动地,让卫氏好几次都说这性子一点都不像卫家人的安静。还是奶嬷嬷笑着说,他这性子是像极了他爹二爷了。二爷小的时候就很调皮,哭起来就是惊天动地,长大了一点读书也坐不住,还是老爷拿着板子打着才收敛了的。
卫氏比三个哥哥年纪都小很多,自然不清楚,奶嬷嬷是家生子,对卫家的几个少爷、小姐的才这么了解的。
有了像的人,大家好像对朝阳的小脾气都宽容了一些,每天都会在上午阳光正好的时候抱着几个孩子到后面的小山坡上站着看农人种田劳作的景象。
李心悠弄出的秧苗也已经出了仗多高了,绿油油的喜人。田里也放了水,正好插秧的时候到秧苗的下半部,不会把秧苗整个淹没。所以,李家也开始插秧农忙了。
李心悠看电视上人家插秧的时候没注意怎么做,而在看小说的时候也是一笔带过,所以,真的到了这正式开始‘上战场’的时候,她自己倒是先懵了,她没亲自做过啊!
还好,还有程家这个专门种过田的,只是听李心悠稍微描述了下就知道怎么弄了。然后,就在李心悠眼前,从开始的不熟悉,到快的看不清人家的速度。这不仅让她想起了在电视上看过的一个幽默影片。 穿越之悠然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