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放下了土豆不想,李心悠还让冯平买了各种瓜类和蔬菜的种子种到了离住的院子最近的收拾出来做菜园子的地里。连院子的角落里都被程家的种上了茄子、豆角、辣椒之类的蔬菜了。
不过,鉴于家里都是闻不得异味的,院子里的有机肥上的是锅底的柴火灰。而院子外面的则是挖的泥沼地里的烂泥直接种上的,比其他什么粪便之类的有机肥方便的多。但是,那味道也是在空气中飘荡了好些天,弄得李心悠都不敢待在院子里。
李家热后朝天的忙着种菜、种地,而此时的镇北侯府里却是气氛紧张。
‘啪’书桌上的砚台落地应声而碎。
整个书房都因为生气中的人而寂静。
“父亲不必生气,生气也没有用了,这件事既然大哥已经接了懿旨镇北侯府就不能抗旨。再说,就算是娶了,放在京城里就是。”终于,在安静的气氛紧绷到要窒息的时候,不缓不慢的磁性声音响起,打破了这一紧张气氛。
而与此漫不经心的话语不同的是老者恼怒的语气。
“你说的轻巧,娶了,娶了就是跟后宫那两位站在一起了。镇北侯府祖宗有训,不参与后宫、前朝皇位之争,只守卫边关,保卫大周朝不被侵犯。
如今,你大哥不光是纳了她吴家女为妾,宋家要是再娶了吴家姻亲赵家女,那镇北侯府就彻底打上了吴太后和吴皇后的印记,这跟背祖忘宗有什么区别。
再说,四大守卫边关的侯府只中心于在位的皇帝,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站队,这跟将镇北侯府绑在吴家的穿上有什么区别,让天下人怎么看我们镇北侯府,怎么看宋家!”
面对激动的父亲,宋二爷只是神色淡淡的看着窗外那棵刚刚发出新芽的榕树,不疾不徐的又来了句,“懿旨已经下了,大哥也代替我接了,除了抗懿旨,父亲就是现在发脾气,甚至杀了大哥,事情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对二儿子的质问,镇北侯面色一僵,满心的怒气在这个二子面前是一点都发不出来。
是啊!还有解决的办法吗?
这要是在京城的镇北侯世子没有接旨,而是搬出祖训,就算是得罪了太后,那也没办法。
可是,偏偏作为镇北侯府的世子接旨了,现在就算是搬出祖训,甚至是搬出皇上来那也没有改变的办法了。这就是镇北侯怒气冲天的原因。
一个侯府的世子,眼光如此短浅,一个女人就将他哄得团团转,连祖宗家法都忘了,更是连侯府的未来都不考虑,这样的世子,怎么能担得起镇北侯府大任。恐怕,连固守都难!
镇北侯挺直的双肩胯了。
他一辈子刚正不阿,从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可是,生的儿子却如此不堪,这让他怎么对得起那些战死疆场的宋家列祖列宗,又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妻子。
这个儿子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对于眼前好像瞬间苍老的男人,宋修远拧眉,他知道父亲是对大哥的不争气难过,却没有更好的安慰方式。对于大哥不通过父亲,私自安排他的婚事他不是不动怒。可是,就像是他跟父亲说的一样,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没有办法改变,宋家只能再次进一个跟后宫吴太后有关系的人。
想到将要娶的女人,他有一点印象。吴家大房的嫡幼女嫁到赵家去生的女儿赵家赵雁翎。小时候进宫的时候见过,依偎在当时的太后身边,穿着一身大红的衣裳,是在场所有人中最显目的。除了这一面,其他时候没再见过。
之后,他母亲去世,他也跟着父亲到了这边关来守卫。
皱皱眉,眼神深邃,心里也在盘算着这吴家和宫里的太后的打算。将皇后的外甥女嫁到宋家,嫁给他这个只是侯府嫡二子的人,这吴家是真的太看得起他宋修远了,押了那么大一份筹码,怎么想都想不透。
从书房出来,宋二爷唤过跟着自己的另一个负责京城消息往来的侍卫——常胜。他是从小跟着宋二爷的小厮,宋二爷上了战场后,为了照顾他从小厮变成了侍卫。
看着常胜出去办事了,留在自己小书房的宋二爷眯起眼睛,里面危险迭起。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好大哥会这么作践他!即使两兄弟不长见面,但是,毕竟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他虽然对大哥平时的为人不喜欢,但也不会多评说,更不会干扰他,可是,他的大哥竟然拿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来讨好女人,讨好吴家,这真的是,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深吸口气,免得自己越想越恨不得回京城将那不争气的大哥给打死。要是那样的话,那就是弑兄了!
、、、、、、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这一个月里李心悠席的红薯秧已经成长到可以栽种,就拿剪子剪了一捆捆的绑好,到了地里,一个窝子,一根红薯秧,然后浇上点水就培土,一个下午十好几亩的地就种完了。
红薯是耐旱的食物,要说,这里不缺水,就是不知道红薯种出来有没有旱地种出来的好吃了?
中间李心悠也抽了空进山了两次,又给爱玩小孩子玩意的人参精带去了铃铛、拨浪鼓、还有泥人等去镇上的时候买的小玩意,人参精得到后都很喜欢。李心悠也跟它说了自己打算的给它积功德的事。结果,对于要用它身体上的部分做好事人参精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来。
“你别看我身上的参须多就大主意,我告诉你,我这些可都是要花个上百年才能修炼出一小根的,要是都用了,那我还不如不积功德,自己慢慢修炼,时间长了总能提升修为的。”
要是人参精不说,她还真不知道它身上的那些须子那么珍贵呢!要知道,她第一次的时候就问人参精要人家身上修炼了近百年的东西,没想到人参精很痛快的答应给了。 穿越之悠然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