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西村虽说也是背靠大山,但是,这个村里的平地也不少,起码比起槐树村的田地来说就多多了,怎么这个村里的村民也到了她家这里。
李心悠将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那个带头说话的黄大树道,“李家大小姐有所不知,朝西村虽说田地还算多,但是,好的田地大多都是镇上地主的,村里人自家的地也就犄角旮旯里有那么点自家的地,剩下的就要租种镇上地主家的地种。要是赶上了好年景,交了租子还剩下个两三成的粮食,再加上山上挖来的野菜也就对付着过了,一年到头粮食也就刚好够一家人吃,连件粗布麻衣都舍不得给孩子添,哪里存的下粮食。要是遇上了灾年、、、、、、
像今年,没水了村民们还能进山找水,这没粮食了,野菜这时候也没有了,村里人就只能到处乞讨。这不,听说李家粮食多,希望李家的大小姐能够大发慈悲,可怜可怜咱们这些小老百姓。”
由于她没打算在别的村子置办田产,所以,也就没了解过附近村子田地的情况,现在听这个汉子一说,才知道,原来,这山里的田地也没能逃得了那些有两个钱的地主的魔掌。只是,
“按照你这么说的话,你们不应该来找我啊!你们不租种我的田地,咱们连点香火情都没有,你们又怎么会找到了我家的呢?还有,你说听人说我家粮食多,这又是听谁说的?”难不成她提供给军队粮草的事情这么快就有人知道是她家了?应该不可能吧?为了保密,她可是连自己的人没让搀和进去,只画了路线图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找!
被问的汉子眉头一皱,显然知道自己不小心说漏嘴了,没想到说了那么多,就这一句不小心说出嘴就让面前这个小姑娘抓住了!还真是不能小看了这个女娃娃了呢!
“这,是听你们嫁在你们村里的闺女说的,说你们家天天开火做饭吃,养了百多十个的下人,还收留了战场上下来的残兵,这么多人,每天就是喝粥都的要不老少,你家要是没有存够多粮食的话,也不敢养着这么多的下人啊!
再说,夏天的时候,都知道了李家能耐,在旱地里都种出了粮食来了,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要多,大小姐就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口吃的就行!”
这乡下,拐着十八道弯的都是亲戚,说是乡里乡亲也没错,可惜,自家是外来户,跟他们还真弯不到亲戚上去。不过,他说的倒也合情合理了。
“这位黄大叔却是说的是合理的,只是,乡亲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我李家人多,粮食就更是紧张。下人们是我家出钱买来的,他们干活,我们就得负责养他们,至于你们说的战场下来的残兵、、、他们都是曾经保家卫国的英雄,为了守卫边关才会失了身体的一部分,这种时候我李家就更是不能弃他们于不顾。而你们,说实话,我李家是才刚搬过来,对自己村里的人都还没认清楚,又哪里来的情分?
我李家自己人都不够吃,乡亲们又怎么能确定我李家就会拿了粮食送与你们呢?
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怂恿了你们来我李家闹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不傻吗?这样缺粮缺水的时候,你们这么远跑来李家不累吗?累了就要更饿。不渴吗?渴了就要喝更多的水。你们觉得值得吗?为了我家那不确定有没有的粮食。
还有,这朝廷都下发了消息说过几天就要发粮了,你们这时候不应该是在家等着哪天发粮食,还有那个心情又跑来玩家闹呢?
那个怂恿你们来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本小姐真的很想知道他要干嘛?”
“李家小姐要是这么说的话就没有人情味了!都是都是依靠着这东坪山生活的大山里的人,应该互帮互助才是,虽说,我们这些人家都没有李家过的好,但,正因为李家过的好了,才更应该帮助咱们这些穷苦的人家才是,要不然李家赚了那么多的黑心财怎么花的安心?”
没等到站出来的这个姓黄的开口,似乎人群里的人意识到这个姓黄的被李心悠问的牵着鼻子走了,于是大声的躲在人群里发表意见。
“有什么话正大光明的站在我面前说,躲在人群里起哄算什么。哼,从来不知道,有的人脸皮这么厚!自己过不好就怪那些过的好的人。即使怪那也没办法,谁让我好命,会投胎,家里就算没有父亲了,可还是留下了家财,你们看着眼红,那也还不晚,学我那死去的老爹,去战场上拼杀,然后,你们的后代也就有了富起来的资本了!
还有,我李家赚的也不是黑心钱,一笔一笔都是来的光明,我花的一点都不亏心,又怎么会不安心?所以,乱起哄的那位仁兄可以歇歇了。”说完,眼神精准的盯住了人群中的一人,在那人匆匆低下头后,还是吩咐了身边的人看着那人些。
围在门外的众人见李家的这位人不大的小姐不好对付,哭穷、装可怜她全不在意,甚至还奚落他们,不少人觉得这个姑娘心实在是硬,当然,也有不少人挤出了人群,只在外围看着事态发展了。
就在众人只剩下了妇孺在前面跪着哭着求给她们一条活路时,一道大声又引起了人的注意,就连哭着的声音都停下了。
“李家的小姐真是心肠狠毒,一点的同情心都没有,亏当时看他们老弱妇孺的可怜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咱们槐树村,没得坏了槐树村的声望。村里的老少爷们们,把这李家赶出咱槐树村去!”
这一声怒吼,成功的引起了所以人的注意,人们这才看清,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这是槐树村的杨家老婆子。
看到这老虔婆,李心悠不觉心里气笑了。 穿越之悠然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