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含热泪,心中激动难掩,知道这个外甥女做着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他们只能图日后好好回报。
宋修远的心里倒是没什么惊讶,从他见到这卫家两个开始他就知道事情可能会成这样。他虽然知道就算没有看在卫家人的份上就凭眼前这个小女孩表现出来聪明,最后也会答应把粮食贡献出来。但,到时会什么样的条件就不知道了。
不过,依这几年李家的发展,肯定不会蜷缩在这小小的边关,会向外延伸是早晚的事。镇北侯府本来就遭猜忌,不,应该是四大镇守边关的侯府都遭猜忌。所以,要是,这丫头突出什么为难的事情还真是难办。
可,这种时候粮食是关键,就算她提出了为难的要求镇北侯府要是想要这批粮食就不得不答应一些为难的事。所以,在看到李柄生将卫家的人带上的时候他没有啃声。
卫家的人注定了要上战场,而战场上的事镇北侯府操作起来简单,只要几个小小的军功就能将卫家从流放罪人变成有功的将士。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说实话,要是真的让镇北侯府出钱买的话,镇北侯府现在也拿不出钱财来了。
刚刚发生干旱时有人偷偷递了消息给李柄生,虽然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准不准,他还是和父亲拿出了钱来悄悄去外面收了些粮食。只是,钱不多,镇北侯府每年都要贴出去大部分的钱财接济那些在战场上受伤或是战场遗孀一类的人。所以,别看每年李家给镇北侯府的分红不少,但是,顶不住他们要养的人多。
所以,虽然提前收了点粮食,但没多少,又加上很快就发生了暴乱和灾民逃难,接着就是战争爆发。因此,镇北侯府收集的粮食真的不多。
而至于每年军户上交的粮食,军队有那么多人,每天要操练,都是大汉,吃的肯定就多,所以,不要指望军户粮食能剩下多少。北边这边能撑了两个月战争就不错了。像西边,西边的土地本就贫瘠,农业更不发达,每年要都要向朝廷要好几回的粮草。虽然,北方这边也会要,但是,这是必要的形式,不要的话朝廷该不放心你了。
当然,这些朝廷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也因此,一开战,朝廷先供应的是西边的战场,北边这边朝廷虽然也着急,但是,没粮草了只能是到南方运粮草来这边。
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次大梁国的进攻会这么猛,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来攻打,只为了进了大周国他们就有吃有喝了。
既然话已经说开,也可以说已经说定,李家长辈没在,李心悠又是个女子,他们全是男人,不方便待太久,于是,也没别的话就告辞了。
宋将军领着他的侍卫们走了,卫家的两个舅舅留下来了。都知道他们的关系,倒是也不必故意避嫌。因此,卫家两个舅舅很光明正大的留来下来。
看人都回客院了,李心悠转过身来向两位舅舅施礼。
“外甥女见过大舅舅、二舅舅,大舅舅、二舅舅福体安泰!刚才外甥女不得已失礼,两位舅舅不会怪外甥女哦!”说着还眨了眨左眼,一副俏皮可爱,撒娇的样子,让人怎么都生气不起来。
不过,卫家两位舅舅也没生气。刚才李心悠见了他们不行礼叫人那是因为形势,而且,这孩子处处为了他们卫家,他们又怎么会计较那些小事。
所以,二舅舅摸了摸只到她胸口位置的李心悠的头,一脸宠溺,“傻丫头,舅舅们怎么会怪你,舅舅们感激你。不光是舅舅们,你外公、外婆、舅妈们,还有你的那些表哥、表姐们都会感激你。”
说着,他眼眶湿润,有些说不下去。还是后面的大舅舅拍了下他肩膀才没有失了仪态。
李心悠知道对她们家,二舅舅是最感激的,所以,每次李心悠去看他们的时候二舅舅总是很感性。有时候李心悠都很纳闷,要说,在卫家二舅舅的块头无疑是最大的,他国字脸,再配上浓眉大眼,还有衣服昂藏的身躯,站在一群文文弱弱的书生中很是显眼。
她也听说过二舅舅小时候喜欢习武多过喜欢读书的,可是,卫家是书香世家,外公等人都不答应二舅舅习武,所以,二舅舅只能读书科举。
“二舅舅,你这一身是、、、、、、”
刚才一进来就看到了二舅舅这一身士兵铠甲了,跟大舅舅的文士长儒打扮很不一样,李心悠好奇的出声问。同时,要是转移注意力,她可不想看着这么男子气概的二舅舅对着她哭出来。到时候她是安慰他,还是直接鸡皮疙瘩掉一地的跑掉?
看了看身上穿的士兵衣服,卫二舅舅傻笑着摸了摸头,挠了几下觉得这不对,收起笑容,放下手腰身不自觉挺直道,“你二舅舅我已经是军籍了,而且,已经上过好几次战场了。这是,这是今天李侍卫叫的急,没来得及换衣服就直接过来了。不过也没事,我倒觉得这身衣服穿出来给你看看挺好的。
看看,悠儿,是不是觉得二舅舅穿着很神气?”
呵呵,是挺神气的!只是,二舅舅要是不犯傻。不犯楞的时候更好。
“大舅舅,我怎么觉得二舅舅好像傻了呢?”心里疑惑,李心悠直接问站在一旁温和笑眼看着他们的大舅舅。
大舅舅一听李心悠这话,也露出一脸无奈,“你别理他,他从小就想习武从军,现在梦想实现了,天天混在兵营了,什么都跟着那些当兵的学,可不就学傻了吗!”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当兵的怎么了?就你们这些做文职的,整天掉个书呆子,文文弱弱的,上了战场也是拖后腿,还整天气焰嚣张,怎么了?就你们识几个字就了不起了?”说着就开始喷卫大舅,不过,卫大舅不理他,朝天翻了个白眼就开始问起了卫氏跟家里其他人的事。 穿越之悠然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