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九千岁

第126章 刘娥的遗愿

大宋九千岁 青衣行 5506 2021-04-06 17:44

  赵祯很满意,文臣很满意,赵允让也很满意。

  他可不想直接介入到这种朝廷之争里面去,就算以他的智商,这种朝堂之争也过于复杂了。

  尤其是没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简直就是一款地狱级难度的智力游戏。

  本来赵允让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的的确确有着非常宏大的理想的,跨时代的理想。

  这种理想,在经历了战争之后,非常的淡化了。

  因为他深刻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数万人的生命,填到了这样的一个坑里,不过争夺的是一些土地而已。

  而边境上的这种战争,又往往是以拉锯战为主要的形式。

  也就是你打我我打你,最终没有形成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勉强支撑着各自的生存空间。

  却有着众多无谓的生命,无谓的牺牲。

  这种史诗一般的壮美之中的为家为国,站在更高的视野看来,简直就是蜗角之争。

  虽然站在大宋的立场,赵允让绝不愿意让任何一个民族的铁蹄,践踏在大宋的土地之上。

  但是这样的战争,赵允让是有些厌倦了。

  更别说,在朝堂上这些文武之争,皇权与臣权之争,乃至皇帝与太后之争。

  正打算就此大隐隐于市,就在这碧落山庄,青衣楼中终老,宫中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太后招他入宫。

  赵允让有些惊愕,这种时候,可是一个敏感的时期。

  自己刚被封为安阳公,这个时候太后召见,自己不怕赵祯有什么小心思?

  不能抗旨不遵啊,赵允让收拾收拾就进宫了。

  结果进了宫,才发现赵祯居然也在,而且一群太医围在那里。

  太医的脸色都很凝重,这是刘娥已经又不行了吗?

  这手段刘娥之前可没少用,可是这次真的是不行了。

  刘娥迅速的进入了一个衰老的阶段,而且现在已经要进入弥留状态了。

  在刘娥弥留之际,赵祯也很是痛苦的问自己这位母亲,还有什么遗愿?

  结果刘娥表示,要见赵允让一面。

  众人都疑惑不解,这种时候,是要交代些什么呢?

  要知道刘娥和赵允让其实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还不像赵祯,起码也是收在膝下。

  当然这一点,赵祯并不知道。

  赵允让走到床前,赵祯也站在一边儿。

  刘娥不说话,眼睛望着赵祯。

  旁边的一位老宫女看向赵祯:“太后的意思,是请陛下先回避一下。”

  赵祯面带惊愕,让自己这个儿子回避一下,虽说平常与太后权力的争执是有的,关系稍微有些隔阂,可是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啊?

  不过赵祯还是顺从的,所以他带着万分的不情愿,退到了一边。

  赵允让也十分的尴尬,难不成这位刘太后在临死之际,还要坑自己一把?

  别的不说,赵祯对自己起码是有意见的,亲儿子都不在旁边,自己这个所谓的侄儿去站在一边聆听,这算什么呀?

  疏不间亲自古以来就是真理!

  刘娥看起来有些吃力,连说话的声音都是很微弱,但是眼神却格外的坚定。

  赵允让小心翼翼的靠在床头:“太后,有事请您吩咐。”

  刘太后看看,一把拉住了赵允让的手:“我是不行了——”

  “太后,别这么说,您一定长命百岁。”

  刘娥突然笑了:“你——这算是安慰我吧——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

  赵允让:“……”

  “我有一点事情要问你——当初,李妃死的时候,你是在身边的,她有没有留下什么样的话?”

  赵允让摇头:“没有啊,真要有的话,当时我能不和您回禀吗?”

  刘娥点点头:“那你和皇帝说了没有?”

  赵允让举起右手:“我发誓,绝对没有,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

  刘娥点点头:“那你现在可以和他说了。”

  这——真的可以说吗?

  赵允让看出来了,刘娥这是要留下遗嘱了,把这点儿心思要了了。

  当初从人家手里把孩子抢过来,养成自己的儿子,估计怎么着也觉得有些对不起人。

  尤其是现在,自己就要去世了,那么赵祯一定会知道这个事情,自己的家族也要留一条后路。

  不过赵祯应该不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刘太后对李妃那确实是不错。

  说实在话,刘太后的胸怀是蛮宽广的。

  在历史上,她和武则天吕后那是齐名的,可是名声要比那两个好太多了。

  “您确定可以说?那我就说。您觉得是现在说合适,还是等您去世之后合适?”

  “现在就说,我要看着你和赵祯说。”

  “好吧,”赵允让硬着头皮,这活不好干。

  嗯,这躺着的不是你亲妈,你亲妈前阵子已经去世了,你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

  这怎么说怎么觉得自己不是人啊!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允让走到赵祯身旁,冲着赵祯一躬身。

  这是赵祯给他的待遇,不用磕头。

  赵允让别的都谦虚,就这事儿,没有谦虚。

  说实在话,膝盖不容易弯儿。

  “呃——皇兄,我有点事儿,要和你说。”

  赵祯早就看他在太后那边嘀嘀咕咕,就知道有事情。

  现在看赵允让过来了,一副尴尬的模样,就知道有事。

  “你说吧,我听着。”

  “这个说起来话长,我只要简单一说就可以,皇上可还记得,一年多前去世的李妃?”

  “记得,那不是父皇的妃子吗,最后还被封为宸妃。”

  “是,那个李妃——是你的亲生母亲!”

  “什么?”

  赵祯十分的惊讶,目光转向了病榻上的刘娥。

  两人视线相对,刘娥微微地点了点头。

  赵祯连着退了两步,一下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赵允让连忙上前:“这个事情,说起来话长,不过,我可以保证,李妃虽然说前去守灵,可是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不公待遇。”

  赵祯点点头,还没有哪个先帝的妃子,在死之后还能享受这种待遇。

  “这么说,是因为她是我母亲的缘故了——”

  要说赵祯完全没有怨恨,那也是胡说八道,毕竟亲生母亲被隔离这么多年,刚刚知道。

  可是,刘太后对她的养育之恩,那也是不能忘的。

  刘娥把他收养在膝下,把他养大成人,送他登上了皇位。

  虽然垂帘听政了几年,可是一直也没有过多的干涉他。

  换句话说,刘太后完全有能力自己挑起来干。

  可是并没有,还是把皇位给了他。

  这个时候,刘娥能够说出这个秘密了。

  李宸妃已经去世了,那么,这个刘太后现在也要去世了。

  能够在去世之前,把事情说出来,也足见刘太后的诚意。

  否则的话,正所谓“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对不对?

  “这个时候太后说这件事,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作为皇帝,赵祯还是很敏感的。

  赵允让硬着头皮:“嗯,一个大概是了结一桩心事,另外呢,恐怕要为刘氏一族,留下些恩泽了。”

  赵祯点头:“李妃去世你是亲自去的,你知道具体的情况——”

  “太后和我商量处置的,当时是贵妃中最高的规格。”

  “如此就好,”赵祯走到床前,“太后——朕已经知晓此事,还望太后保重身体——”

  一听太后两个字,刘娥的脸上绽放出了一丝微笑,这“太后”二字,就表明赵祯是把他还是当了母亲。

  赵祯还在那儿说着:“请太后放心,以后刘氏一族,我仍当做自己的母族来看待——”

  旁边的老宫女突然叫了一声:“太后薨了!” 大宋九千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