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见了她心灰的模样,原本对她逃跑的一肚子愤怒顿时淡了。之前想质问她去了哪里,为什么逃走,但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前方战事吃紧,谢宁歌是士族嫡女,又是“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嫡传弟子(身在前线的他并不知道梁武帝对道家的态度已变),而楚朝露,她心思灵活,留在军中也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论是哪个身份,她都是有价值的。
如此说服着自己,他转过身去,掩饰脸上的神情,只冷声吩咐随侍:“去把‘无情’的解药拿来。”
原来那个令自己那么痛苦的毒,叫“无情”啊,楚朝露的嘴角扯出一个笑,挺好,这样的世道,无情,才能活的更好。总有一天,我会不依靠任何人,就靠自己,漂漂亮亮地活下去。
素白的手捏成一个拳头,紧了紧又松开了,再睁眼时,一旁的侍女只觉得,她似乎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楚朝露离去的这段日子里,司州刺史羊鸦仁终于带着援兵姗姗来到。这位在军事上颇有才能的将领,在侯景投靠梁朝时,就极力反对,他曾劝诫梁武帝,东魏与西魏对峙,正与南梁修好,保证无双面受敌之忧,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收留东魏叛臣,无疑对两国邦交不利。
且侯景所要献给南梁的土地,本来属于东魏,东魏已经派出了大批兵马收复失地,他一个叛臣,拿着主子的地做顺水人情,如果东魏击败侯景,收回土地,属于名正言顺,南梁什么好处也捞不到。
然而梁武帝在朱异的撺掇下,抵御不了“一统中原”的诱惑,终归还是收下了侯景这个“定时炸弹”。不仅如此,还派自己带着兵马粮草前来支援,光是想一想,就觉得憋屈。
抱着这样的心思来悬瓠支援,羊鸦仁自然不会尽全力,好几次东魏围城,他都按着兵马不动。
侯景也知道这位大人打的什么算盘,但前方战事自顾不暇,羊鸦仁又擅长阳奉阴违的那一套,一来一去,居然奈何不了他。看着这种情况,侯景与众谋士商议,将悬瓠作为后方阵地留给羊鸦仁看守,带着大部队转移到了军事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涡阳。
好在杨鸦仁虽然不给力,梁武帝对侯景的援助还是真心实意的,夹杂着趁火打劫的野心,八月,梁武帝的亲侄儿贞阳侯萧渊明率十万大军,瞄准东魏集中精力对付侯景的机会,攻打东魏。
高澄将原本打算抽调前线的“侯景克星”——慕容绍宗召回,先对付这位花花小王爷。
和身经百战的侯景相比,萧渊明这位主帅就太好对付了。战事的实际指挥者是南梁名将羊侃,他安营扎寨得十分巧妙,将兵马安排在寒山,地势既高,又与在涡阳的侯景大军呈掎角之势。
但架不住猪一般的队友,先前慕容绍宗远道而来,羊侃建议趁敌人疲惫而击之,正在军帐内饮酒作乐的萧渊明睁着一双朦胧醉眼,嬉笑道:“将军多虑了!今我有南梁精锐十万,我还怕那东魏的蛮子?今日,呃,天色已晚,将士们都已经歇下了,据本王看,要战,便是堂堂正正一战,等明日两军休整完毕不迟。”
望着打着酒嗝的贞阳侯,羊侃连连摇头,心想着,这位风流王爷真是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和敌人谈什么休整?堂堂正正?叹着气离开主帐,羊侃的心情十分沉重。
同样不好过的还有侯景。涡阳是军事要地,进可攻,退可守,若南梁的军队能够挫败东魏,自己就能从被动变为主动,趁机夹击东魏,打乱高澄的围剿计划。
可以说,南梁军队在寒山与慕容绍宗的对决,对自己今后的出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紧要时刻,梁武帝居然派养尊处优的侄儿萧渊明来前线“镀金”,又得前线战报,萧渊明不听羊侃的建议,连连出昏招,侯景只得忍着怒火对南梁来使吩咐:“大人请告诉贞阳侯,慕容绍宗为人狡猾,我军逐击北方军队时不要深入,不要超过二里远,以免中了诱敌之计。”
送走来使,王伟在旁忧心忡忡地提醒侯景:“将军,我们还是要早做准备,萧渊明那边胜了自然最好,败了,慕容绍宗必会趁势攻打涡阳。”
寒山上。主帅萧渊明虽然是个草包,梁武帝给他配的几个副手都是能打仗的。在郭凤、胡贵孙、羊侃等人的配合下,居然打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胜仗。
萧渊明更是得意了,他半揽着新得的爱妾,笑嘻嘻地说,“我道东魏军队多么可怕,能把侯大将军逼得龟缩至涡阳不出,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哈,哈!”新得的爱妾听到侯景的名字,眉心一跳,柔声笑道:“王爷说的大将军,可是河南王侯景么?”
这位爱妾不是别人,正是薛瑞雪。一日萧渊明在朱异府上饮酒作乐,看到薛瑞雪跳舞,眼珠子都不错一下,朱异看了,十分“善解人意”,第二日就将盛装打扮的薛瑞雪送到了萧渊明府上。
这是被第几次转手送人呢?坐在轿子上,薛瑞雪无声地笑着,眼泪却滚珠子似的掉落,也好,从朝中重臣到皇室,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呢。
“姑娘到了。”听闻轿子外仆妇的声音,她连忙将眼泪擦了,露出一个柔情蜜意的笑容来。
慕容绍宗是个谨慎的人,也可以说,他的处境让他不得不谨慎。他本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的后裔,出身名门,年少便有谋略。北魏末年,局势动荡,他的表亲尔朱荣在平定叛军时趁机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欲效仿枭雄曹操,挟帝自重。
慕容绍宗看准了局势,携带家眷到晋阳投奔这位表兄,受到了重用。彼时,高欢、侯景、宇文泰等人都是尔朱荣从叛军里提拔起来的将领,一帮血气方刚的青年们聚在一起,誓要将山河改换颜色。
说起来,慕容绍宗投奔的尔朱荣,与曹操真有几分相似,只是结局不同,一样是挟天子令诸侯,尔朱荣最终却被自己拥立的北魏庄孝帝刺死,而他手下的大将们,也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当初单纯的理想被权力染上了其他颜色,乱世出英雄,这样的世道,最好浑水摸鱼了。
尔朱荣死后,高欢、宇文泰等人趁机自立山头,慕容绍宗倒是十分忠心,他继续跟随着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提醒尔朱兆,高欢野心勃勃,不能给他发展的机会。昏聩的尔朱兆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反而将他关了起来。
公元531年(普泰元年),羽翼丰满的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慕容绍宗多次与其对战,直至533年(永熙二年),尔朱兆再次败于高欢,自缢身亡后,慕容绍宗为了保全家人,不得不选择投降。昔日的同事、敌人变成了膝下降臣,高欢心里肯定暗爽。
为了安抚人心,他一直待慕容绍宗十分宽厚,不仅保留了他的官爵,更让他参与军事。不过有这么一段前尘过往横在那儿,高氏家族心中对慕容绍宗一直十分忌惮,没有让他参与到核心的战事中来。
此次东魏连派数人都铩羽而归,高澄才想起父亲过世前的嘱托,将讨伐侯景的重任交给了一直不受重用的慕容绍宗。 北朝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