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缕阳光洒向建康城时,太子萧纲已经骑着马,和羊侃一起开始巡城了。
说起这位太子,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角色,梁武帝最初立了他的哥哥,萧统为太子,萧统在历史上颇有盛名,一本《昭明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萧统本人也是礼贤下士、勤奋好学的典范,可以说是个完美的太子人选。
可惜萧统没有活过自己的老爹,英年早逝。他过世后,梁武帝十分悲痛,过了好几年才立萧纲为太子。萧纲为人老成持重,如果没有比较,也不失是一个中规中矩,不出大错的太子,奈何他大哥光芒太盛,满朝文武总会不自觉将两人比较,连民间风评里,这位太子也是大大不如他哥哥。
大约知道自己不怎么受待见,他平时一向十分低调,就是这么一位存在感有些低的太子,熬到了四十四岁,梁武帝还活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他有点像现代英国皇室的查尔斯王储,碰上一个超长待机的女王,在预备役的位置上待了太久太久。
此次统领平叛,是萧纲太子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眼下建康城的三个卫城丢了两个,剩下一个东府城,也处在侯景的重兵包围之下,苦苦支撑。
侯景攻入建康的第一件事就是筑起了高高的土墙,切断了建康城内和外界的一切联系。而根据南梁军队的速度,勤王军队再快也要近一个月时间才能赶到。一个月,建康一座孤城,不到三万人马,要抵挡近一个月的攻城战,十分困难。
大大小小几场仗下来,萧纲发现,他能依仗的只有老臣羊侃。在头天击退侯景叛军后,梁武帝随即加封羊侃为侍中将军,赏黄金五千两,白银万两,绢帛万匹,让他赏赐士卒。
这种两鬓斑白的老将军婉拒了圣意,反而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财犒赏部下,他希望用这种悲壮的方式,将自己和士兵们紧紧相连,将士兵们和整个王朝的命运紧紧相连。
随着临近几个城市相继被攻破,建康城内的难民一下子多了起来,不少流氓也趁机在城内杀人越货,建康城内,一片人心惶惶。又加固好一个地方的守卫力量,整顿好治安,萧纲才发觉,从早晨到现在,自己粒米未进。望一望苍老却依然保持着挺拔身姿的羊侃,他内心愈发佩服:“羊将军,咱们歇歇吧。”
羊侃摇摇头:“太子殿下请在前方军营稍作休息,城南还有三处据点,老臣去看看就回。”
羊侃这个人因为素来刚直不阿,看不惯宠臣朱异,在南梁承平时,并不怎么受重视。此刻萧纲见他比自己还拼命,还拒绝了朝廷封赏拿自己的私财打赏,又见每每去一个军营,将士们对羊侃的崇敬信任程度都高于自己,心中生出了一种自愧不如的微妙愤恨。不过他十分清楚,此时不是搞政治斗争的时候,一切,都要等平定了眼下这场叛乱再说。
此刻他见羊侃不肯休息,也只好咬着牙坚持跟了过去。羊侃去了离台城最近的一处军营,此处共有一万精兵待命。羊侃从袖中拿出一封射书,称离建康最近的勤王部队已经出发,不日即将抵达,又做了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说,眼看着士兵们的神情坚定下来,才喘了口气,去一旁稍作休息。
萧纲跟了过去,疑惑道:“羊将军从何处得来的射书?昨日父王才得到急报,勤王军队最快还要二十日才能赶到建康。”
羊侃苦笑道:“太子殿下,老臣并未得到射书。老臣以为此刻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安定军心,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萧纲心中一片惴惴:“那将军你看,建康能守到援军来时吗?”
羊侃望着来来往往积极备战的军队,沉默了好久,一字一顿道:“不能也得能。建康乃王都,建康在,则大梁在,建康失,则国之不久。”看着萧纲仓皇的神色,羊侃内心叹了一口气,安慰道:“请太子殿下放心,有老臣在一天,就不会让侯景这个奸贼得逞。”
此后几天,凭着羊侃指挥得当,梁军果然打退了侯景的多次进攻。楚朝露从特洛伊木马中汲取了灵感,和能工巧匠们商量,连夜赶制了几十只尖顶木驴,用来攻城。这种木驴,形状像小棺材一样,驴身厚重,石头砸不破,弓箭射不穿,而头部却削得特别尖,用来当破城锥,可谓无往不利。
台城周边,有三处城门都被这种木驴撞毁了大半,危急时刻,羊侃将弓箭换成涂满油脂的铁箭头,用火点燃后,射向木驴,木头遇火就燃,这些木驴不久就全部着火,再也用不了了。
侯景久攻不下台城,又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派楚朝露和王伟分头行动,用重金收买了几个宠臣,让他们在梁武帝前鼓吹打开城门,乘胜追击。此刻侯景虽然已经和朱异撕破了脸,但还有一些素来养着的官员安插在朝中,果然早朝时分,就有御史中丞张绾出列,慷慨陈词,力主主动出击。
朱异一见梁武帝心思活动,最会见风使舵,也跳出来道:“此刻我大梁军队士气高涨,应一鼓作气,追杀叛军。”
羊侃看着几人蛊惑君心,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朱异的鼻子,怒气冲冲道:“现在我大梁占据了地利,又刚刚稳住军心,此刻出击,如果去得人太少,不能破敌,如去的人一多,一旦失利,必伤亡惨重!”
梁武帝和太子萧纲听到“伤亡惨重”四个字,都不高兴地皱起了眉头,梁武帝难得硬气一回,大声道:“即刻传朕命令,宣城王萧大器领一千精兵,出城平叛!”
“皇上!万万不可!”羊侃急的跪在地上,将头磕得咚咚作响,眼前渐渐呈现一片血红色,大殿内的青砖上,殷红的血迹氤氲开来。梁武帝轻哼一声,拂袖而去。羊侃颓然坐在地上,内心一片灰败。大梁,气数将尽。他闭了眼,仿佛不愿看到一个王朝如何走向灭亡。 北朝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