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虽然失败了,不过他虽败犹荣,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夸赞的。况且,夏侯惇的失败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备此人不容小觑。
曹孟德还记得当初与刘备煮酒聊天时对刘备的赞扬,当时只是为了试探外加夸张的赞扬一番做做样子,没有想到,如今似乎竟是一语成谶,那话也已经有了会变成现实的趋势。
对于这次的失败,夏侯惇这个老实人在自我反省之后心里百般觉得不是个滋味,这不应该那么看啊!虽然说曹相大人是自家亲戚,而且又非常大方的并不在乎这些,不过,他夏侯惇可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本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想法,不就是一条命吗?
大不了豁出去,也不能给丞相大人留下骂名。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然而,夏侯惇终究还是做不成“二十年后的好汉”了,因为曹孟德百般阻拦,这才把一心觉得做了错事想要弥补的夏侯惇给拦了下来。
这要是换了旁人,那失败的将军肯定是哭着求饶的,不过这个夏侯惇可能就是傻人有傻福,自己骄傲自满打了败仗,在回到许都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活的很失败,就想着丞相大人能够秉公办理,把他给就地正法了,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丞相大人念着那亲情,到底是想方设法的为他开脱,最后只是打了几十军棍就算了事。
哎!好吧,既然丞相大人有他的主意,那他也不多说了。
在夏侯惇失败一事之后,没有过多长时间,丞相那儿下达了新的命令。
把自己的得意将领整成五个军排,然后打算一举进攻江南地区,说是江南,还是为了孙权刘备这两个眼中钉。
话说他以前也没有觉得这两人多么可恶的,怎么如今,反而有点担心起来了呢?难道,这两人会是他统一大业中的变数?
曹孟德无语的摇摇头,是他多虑了,就算那孙权刘备联起手来,对上他都没有任何的胜算。
显然,对于已经统一了北方的曹相而言,他已经忘了领兵作战时不能靠人数这个硬道理。因为,但凡事实都会发生意外,而意外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正比如那官渡之战,没有人会想到是这么个结果,所以,若是孙权刘备真的联手,那最后的结果也是值得商榷的。
不过,此时的曹相大人显然有些骄傲自满,只是满心以为着可以用实力与势力来碾压对方,对于那智谋什么的,压根都不当回事儿。
总会有些人出来不自量力的阻挡,从前袁绍强势时,有人用星象给袁绍说明道理,不过袁绍没有听进去。而现在,场景转换,在知道了曹孟德用兵南下的意图之后,也有一个人用星星来劝导他。
这个人很著名,那就是孔文举!
什么?不知道!好吧,换个外号,让梨的孔融,这就明白了吧?
话说这孔融还是先哲孔子的n代孙子呢!这是谁说的?除了那姓孔的,还有谁对他们圣人家的事情了如指掌?所以,这也不用猜测揣摩了,那就是孔融给自己打个广告,倒也是无可厚非的,虽然那个广告是假的。不过,这份真情那可是真的,当然,这真情指的是孔融对先辈孔子的真情。
孔融把孔子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学了个十足十,再加上他从小被灌输的某种“让梨”思想,让梨让利,若是事事要与人争,岂非永远没有太平?
于是,为了世界和平,孔融大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到了自己身上,然后,他很聪明的把星星当做了自己的借口。这样的话,即使上面领导不满意,不过,说是星星如何如何,那领导上司再怎么头疼,也不能和“天意”过不去吧!
然而,还真的有这种和“天意”过不去的人。
其实本来也没啥事的,只是很不巧,孔融一下子把丞相大人的禁忌都给占了,这么来上一趟,说了三五句话,差点把丞相大人气的偏头风发作。
丞相大人有这么几个禁忌。
一,最讨厌别人说星象天命之类的。所以,孔明和孔融都在丞相大人讨厌的名单之内。
二,不喜欢那种虚伪的为自己打广告的人。所以,孔明和孔融都在丞相大人讨厌的名单之内。
三,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意见。所以,文若和孔融都在丞相大人讨厌的名单之内。
就凭着这三点来找个共同点,那还有比孔融更适合的人吗?没有了。
孔融这厮一来就在这儿消耗自己的名人效应,然后告诉他昨夜有星象如何,将会发生什么,预示了什么之类的。曹孟德听得窝火,直接让人把孔融这个晦气给赶了出去。
谁让他姓孔的?现在,曹孟德最讨厌的就是姓诸葛以及姓孔的人。
曹孟德把孔融给撵了回去,孔融倒也是个锲而不舍的家伙,然后把中原人的这种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没过上半天,孔融又来了。或许他是想通过自己来的次数然后来打动自己,希望自己收兵?这怎么可能呢?
曹孟德实在受不得孔融这股子精神劲儿,于是,他最后找了个拙劣的借口,然后把孔融打发回去“告老还乡”了。
至于这孔融一家人最后的流落不知道在何处,所以也就给无数的人某个借口,所以,这为了文化,大家动不动一个孔融墓地一个孔融故乡的,可真是让人汗颜。
处理完孔融的问题之后,曹孟德接着准备了他的部署。其实孔融那边倒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是随随便便的把孔融给遣到其他地方,然后再由他做个长文,表示对这人的追念。
当荀彧进来时,他正是见孟德兄似乎正在走神,总之并没有想什么正经而正规的事情。
“孟德兄,咱们什么时候启程?”荀彧问道。
“哈哈,荀彧,你可不能去,你要是去了,谁还帮我看顾许昌呢?”
曹孟德笑着说道。
对于江南,他俨然已经胜券在握。 谁主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