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谁主三国

第90章 血诏揪心

谁主三国 胡阿女 4544 2021-04-06 17:20

  关羽点点头,刘关张三人丝毫没有以说别人坏话为耻的自觉,他们三人小声的议论着当朝丞相,幸而丞相不在这儿,也没有个多言给他们说教的。不幸的生活在这个年代中的人,连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谁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给别人讲道理?

  而几乎是所有人都怀着这样的想法,朝堂上也依旧是那般的乌烟瘴气,不过随着冬猎一事的突发,少年天子明显感觉到,群臣们似乎有倾向于曹孟德的趋势了。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但是现在却是非常的严重。

  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会出现个什么结果……尧舜禹不是最好的先例吗?刘协心中不安,他要找机会废掉丞相。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纵然刻不容缓,但是刘协头脑还不昏迷,他知道要想做成此事,必须要有讲求的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地利都是次要因素,只是这人和,他应该怎么去找人呢?

  保持中立的人不多,敢“弃暗投明”的人很少。而更多的,大家都是一种倾向于丞相的趋势,反而他这个天子没有任何的实权,就是个傀儡皇帝。

  时间一晃到了初春。

  他现在的挣扎也只是暂时的,而且成功的几率还小的可怜。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光武帝之后的每一任帝王都得过且过,只要祸乱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管他死后朝政会怎么样呢?

  本着这种想法,刘协的父亲给他大哥留下了这么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如果大汉能在他的手中再度辉煌,那不叫努力,而是奇迹!

  但是身为帝王的责任与自觉还是让他再努力一把。

  思前想后再三忧虑之后,刘协终于暂定了计划中的人。他茶不思饭不想,对比着那满朝大臣的名册,看了一遍又一遍,精挑细选,无数次的勾勾画画之后,把方向指定了董承。

  要执行这计划,首先要找自己人。因为你琢磨不透外人的心思,哪怕表面上再忠诚,背地里也不一定会如何的算计。如果找外人的话,首先担心的就是外人会不会向曹贼告密。毕竟,面对着什么封公进爵的赏赐,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安如泰山的。

  而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要找年龄大、资历老、职位高、关系深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大义凛然的与自己做这等冒险之事。于是,在区区几个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刘协发现整个朝堂就剩下了董承一人!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自己数漏了?他再次把名单上的臣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过程很揪心,结果很失望。没有看错,真的只有董承一人!

  这算是什么事嘛!而在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本来还计划着如何如何的伏击曹贼,这样一来,他连想法子的欲望都没有了。只要能除了曹贼,怎么样都好,用什么方法都不过分。因为如果曹贼不除,那朝堂再无可用之人啊!

  最简单的方法,不过是写一封感人肺腑的诏书。刘协把人都遣了出去,他关上大门,准备好笔墨,就在要动笔之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豪笔一扔,然后用匕首划破了自己的手指……

  他不是什么感受不到痛觉的人,他心中也很痛苦啊!但是这些都比不得悲愤这种情绪在他内心的影响。有时候,某种情绪真的可以压倒这些肉体上的疼痛。

  曹贼,你欠皇室的,你欠大汉江山的,我一定会让你连本带利的还回来。这个时候,不止是刘协,似乎所有人,都忘了一点。如果不是曹孟德,哪有许都的重建?哪有汉末这短暂的辉煌?

  他刚想用血迹写在面前的这张宣纸上,就在指头刚刚落下时,他又想起了什么,将素白的纸张换成更薄更小的贡品纸。

  他的手指落在了纸上,划下了第一笔。横平竖直的第一笔。

  不过须臾时间,刘协那虽然有些歪歪斜斜但是却力透纸背的字显现在纸上。艳红的令人触目惊心。

  与其说是一封血诏,倒不如说是刘协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他在向这个时代控诉,然而,贵为一国之君的帝王手中没有半分的权利,于是他只好试图求助于外援。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与之相配的代价,但是,刘协未曾想过如果自己所做的泄露了怎么办?

  反正曹贼不会杀了他,还能怎么办?他都不在乎了。

  召来国舅董承之后,刘协没有做那些表面功夫上的客套,但是有些话有些请求有些想法又不能说的过于明目张胆。刘协可不想让自己费了诸多功夫的计划还没有见影就夭折在了胎腹中。

  “陛下召老臣前来所谓何事?”董承恭敬问道。

  “哦!这样,朕见国舅忧于朝政为国为民,心中甚是感动。故特赐玉带一条,以示褒奖。”刘协眯着眼睛笑道。

  “谢陛下——”董承国舅赶紧跪下扣头谢恩。

  虽然他不知道陛下怎么着就看见他忧心朝政为国为民了,虽然他不知道好好的陛下怎么会突发奇想的在这种鬼天气把他传召进来只为了给他一条玉带……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今年,正是建安四年初春。

  董承内心忐忑的拿着这条御赐的玉带回家了,他心中无比无奈加无语,这到底算个什么事啊?莫名其妙的被叫到皇宫,莫名其妙的被赏赐了一条玉带,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回来了。期间,他连发生了什么没有搞清楚,然后就回来了。

  回到家中,董承借着烛火瞅着那条玉带,当初陛下说的非常珍重的样子,不过,就这么一条玉带,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窗外月光正好,董承看着那条玉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董承将玉带拎起来,心中是对陛下这种说话说一半的性子的埋怨。当时就他们两个人在那儿,难道陛下还害怕什么隔墙有耳之类的吗?

  哎!帝王的心思,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搞懂的。

  咦?等等,这是什么?

  董承小心的用短刀割开玉带的一角,从里面拿出了一封素绢,上面是已干的红色的字迹。一定是有人割破手指写下的,董承看着这封密诏,是谁写的,他心中已然有数。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董承慢慢读着,眼角已经弥漫了泪水,而这个正在读信的人却丝毫不知,他已经跟随着陛下的心陛下的血,看到了那般的过去与不可想象的未来。

  曹贼蛮横,败坏朝纲,夺朕之权……

  卿乃汉臣,两朝元老,朕深信之。朕以血成书,望卿量之,勿负朕意……

  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看完了,在今晚之前,他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老臣子。人一老,就不中用了,他只是想着保求自己的平安以及家人的平安,但是在看了这封信之后,董承那颗快要凉下去的心又重新的注满了活力,重新活了过来。

  陛下之全心托付,老臣岂能相负?董承抓着那信,心中只感觉到了一份责任,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他是一个汉臣。他所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这大汉与朝堂与天下。岂能容得曹贼祸乱朝政?

  陛下,你放心,老臣明白该怎么做了。辛苦你了。

  董承这才想起来,他素日里瞧不起的天子不过只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天子能撑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身为臣子,自己何时给过他几分指点与帮助?反而在这种局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要天子来给自己血书相告,自己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想到这儿,董承就感觉神色羞赧,他赶忙摇摇头,把这种想法甩出脑海。

  这的确是他的过错,不过也不能只怪他一个人,不是吗?况且他都知道错了,而现在,他正要出去找人来协作完成这项艰巨的刺杀任务的安排呢!

  不过,半夜没睡的董承国舅毕竟不比过去年青之时,他半夜没睡,然后又激动又悲愤的,在年龄的限制之下,刚刚准备着要出色完成陛下所吩咐的任务的董承扒在桌子上,呼呼的睡了起来。

  这实在是怪不得他,因为董承国舅实在是需要好好休息。不过董承忘了一点,那张陛下花了无数心血与心思写就的密诏还摆在桌子上……

  幸好窗外无风,只有华华月光透过这窗子照射进来,投到那条熠熠的玉带以及触目的密诏上。也幸而只有董承国舅一人,尽管他还在昏睡中,但至少,这封密诏目前没有人看见。虽然不知道将来的事情会如何发展,但这一刻,还在彰显着它的美好。

  不过,这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上演着,如同被计划好了的故事一般。与故事不同的是,演绎这一幕幕惊险过程的,是活生生的人。

  陛下还在皇宫里等着国舅的好消息,曹孟德睡得正香,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却还在为了冬猎一事而忧愁。 谁主三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